[导读] 胡彦斌胡彦斌出道15年,胡彦斌不仅赶上了内地音乐繁荣的末班车,还体味过唱片业转型的阵痛。现在...
胡彦斌
胡彦斌
出道15年,胡彦斌不仅赶上了内地音乐繁荣的末班车,还体味过唱片业转型的阵痛。现在,他思考着自己和音乐、和整个行业的关系,希望能成为主动的一方。他在做什么?心态如何?
拍摄当天,头戴鸭舌帽的胡彦斌刚坐定就指着四周的家居摆件,对经纪人说,“这是我喜欢的风格,简单、直线条、没有多余的东西。”以前,他偏好的是欧式风格,但现在,胡彦斌清楚自己的品位,成立不久的“太歌文化”工作室就是按照极简主义装修的。
前一晚,他在工作室待到凌晨三点,起床后,因为担心面部浮肿,所以在镜子前花了比平常更多的时间。“我知道今天有封面要拍,心里也记挂着,但还是不知不觉忙到那么晚”,胡彦斌说。
他近来正忙着制作新专辑。这么拼,算是胡彦斌对音乐的一份承诺。他告诉记者,曾数次从歌迷口中得知,自己创作的音乐给他们带来了力量和感动,而这对他来说,是享受音乐之余的意外收获,“我的音乐能感染到别人,能让人兴奋和鼓起勇气,这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不能辜负大家。”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音乐玩的是内心,只有真心待音乐,才能引发共鸣。在音乐圈摸爬滚打了15年后,胡彦斌热爱音乐的理由愈发简单明晰 ——“愉悦自己,感动他人”。
他还把这份热爱投射到了对产业的思考上。胡彦斌反感炮制口水歌的商业体制,“因为经济效益的刺激,有太多粗制滥造的音乐被做出来,而投资人又不关心音乐本身,他们也没有这个自信”,他解释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尽量保持对音乐的敬畏,是胡彦斌成立工作室的初衷。他试图纠正烙印在大部分音乐公司上的惯性思维,即“不要把眼前的利益作为衡量音乐好坏的标准”—— 当然,他能做到的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