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人口破14亿 这是道世界级的财富算术题

发表于话题:中国总人口超14.1亿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中国人口破14亿,这是道世界级的财富算术题 

  在各种因素之间做妥善的权衡,才能利用好中国的人口总量优势,避免人口结构性的挑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大陆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总人口数突破了14亿。这其中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但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超过发达国家总人口

  我国的人口规模,形象的说,比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包括欧盟28国的5.12亿,美国加拿大的3.64亿,日本的1.27亿,澳大利亚新西兰的0.3亿,以及亚洲四小龙的9000万,一共大约有11.2亿人口,比起中国大陆人口,还要少3亿。

  中国的人口规模,并不是一个贫穷的人口规模。中国人口增加的同时,经济持续发展。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99.1万亿元,总量上,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

  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中国GDP达到14.4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不但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也意味着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加深

  不过,在人口与GDP同时增长,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有不少挑战。人口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尽管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边际递减,但仍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2018年中国拥有超8亿劳动力资源,依然高居全球第一,但未来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9年,我国出生出生率在千分之十以上;在新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达到了57%,现在的生育政策发挥了成效。他同时指出,我国也面临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存在着老龄化的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了17.9%和11.9%,超过了世界银行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15%和10%。2019年,这一趋势继续加深,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由此可见,趋势发展非常快。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生育意愿并不高。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为1952年以来最低。

  中国人口生育率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社会压力大等诸多因素都会规律性地导致生育率降低。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不仅远低于2.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还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最悲观的估计认为,中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只有1.1-1.2左右,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从2014年开始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却并不如预期。2014年12月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共有1100万对夫妇,仅有70万对提出申请,平均申请率仅为6%。远低于此前官方预期的18%这个数字。在全面推行二孩政策后,2016年以来国内的生育率却不升反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育龄妇女人数也在不断下滑。2018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出生人口下降超过10%。有估计认为全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仅为1500万,降幅远超预期。此外,更严峻的是育龄妇女人数的下降。预计2030年20-35岁的育龄妇女人数将比2018年减少29%,其中25-30岁生育高峰期妇女将减少41%,出生人口将大幅下滑。

  所以,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不会改变。某种程度上,如何应对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于另一个人口结构,即人口的地区分布结构,也即人口的城市化。

  以人口城市化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城市由于规模效应,能够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低成本的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服务业的发达,又能有效的延长人的劳动年龄。比如,一个60岁的老人在农村很难继续在田间劳作,收入也不高;但在大城市中,却不难找到一份工资高于田间劳作的工作。对于城市化而言,越大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

  从分线城市看,当下中国人口流动整体放缓,但向一二线城市和大都市圈集聚更为明显。一线、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三线城市人口略微流出,四线城市人口显著持续流出但近年有所回流。

  目前,中国一二线城市总人口大约为3亿,还有进一步聚集的空间。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约70%,对应城镇人口为10.2亿,比2017年增加约2亿;到2047年城镇人口达峰值时将增加约2.76亿。这些人口最终分布在哪里,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解决人口结构问题,本质上与人口的财富结构息息相关。人口多,规模大,人口基数,既可以做乘法,又可以做除法。所谓乘除法,是前总理温家宝用来表述自己的执政感受的一个比喻,他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如今,这个数字变为了14亿。

  在基建投资、国家实力上,人口多,是做乘法。一人十块钱,就是140亿,可以造军舰,修铁路,打造中国的大国实力。在民生福利、医保教育上,人口多,就是做除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预算分配下来,都有所欠缺。

  所以,在各种因素之间做妥善的权衡,才能利用好中国的人口总量优势,避免人口结构性的挑战。

  □刘远举 (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慧芳

标签组:[中国人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008.html

相关阅读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

苗族信鬼巫不信神佛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东部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以及美国、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的民族语言为苗语,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的主要信...

2025-04-12

清代北京的乞丐为什么藏龙卧虎

乞丐,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因为他们在街市上叫号,到处募化钱物,所以俗称乞丐为“叫花子”。清代北京又称“叫花子”为“顶沙锅”,大概是因为这帮人用碗乞讨食物,吃完后,即把碗顶在头上的缘故。清代北京...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