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4亿超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什么全年24小时不断电?答案是……_郑伯容

发表于话题:中国总人口超14.1亿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14亿超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什么全年24小时不断电?答案是……

▼上文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按76岁计,人均用电量参考2018年数据;下图为2018年世界各国发电量TOP10,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上海夜晚卫星图,灯火通明的城市,图片来源@NASA

中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I

70.4%

在这71118亿千瓦时的电力中

70.4%来自于火力发电

可谓是全国电力的大半壁江山

▼2018年中国火力发电量占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高耸的烟囱或宏伟的冷水塔

是火力发电厂最常见的特征

▼随着处理工艺的进步,火电厂的烟囱逐渐与脱硫塔合并;下图为雾气中的冷水塔,电厂中被加热的冷却水在冷水塔中冷却后循环使用,摄影师@孟祥和(请横屏观看)

▼内蒙古霍林郭勒锦联电厂,摄影师@鹿钦平

▼临水而建的广州市华润热电厂,摄影师@陈国亨

▼以上数据来源中电联《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下图为安徽宿州汇源发电厂,右下角为电厂储备的煤炭,摄影师@尚影

▼以上“北方地区”包括东北、西北(除青海省外)和华北地区,以及山东和河南两省;下图为2018年全国各地区发电类型及装机容量占比,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2018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用电量对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我国使用的煤炭包括自产和进口两部分,但煤炭进口量目前仅为全国煤炭消费量的约1/10,因此下文主要讨论自产煤炭的供应。下图为广东省广州市荔湾火电厂,摄影师@刘文昱

▼河运运输费用大约为铁路运输的30-60%,海运则更便宜;下图为大秦铁路,注意列车的长度,摄影师@姚金辉(请横屏观看)

▼秦皇岛港口堆放的煤炭,图片来源@VCG

陇海铁路郑州段旁的火电厂,摄影师@焦潇翔

▼其他煤炭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航运等,目前中国煤运通道网络共“九纵六横”,下图为其中部分重点线路,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位于城市中的西安灞桥热电厂,目前总装机容量24.9万千瓦,摄影师@李顺武

▼山西古交发电厂,邻近煤炭矿口,也称坑口电站,摄影师@陈剑峰

▼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邻近港口,也称港口电站,摄影师@汪开敏

▼传输中的损耗Q可以通过公式Q=I²Rt计算,当电阻R无法忽略时,电流I越小,则损耗越小;而输电功率计算公式为P=I×U,因此当功率P额定时,为了降低电流I,则必须提升电压U;下图为康定折多山云海中的线塔,摄影师@李珩

▼对于交流输电,35-220千伏称高压,330-1000千伏为超高压,1000千伏及以上为特高压;对于直流输电,±400-±660千伏为超高压,±800千伏及以上则为特高压。下图后方为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摄影师@刘忠文

II

88%

▼2018年中国水力发电量占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白鹤滩水电站正在修建的水轮机室(也称“蜗壳”),用于将水流沿圆周方向导向轮机,摄影师@李亚隆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五级船闸,上下水位落差可达113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摄影师@李心宽

以及调水、排沙等功能

▼黄河小浪底水电站,摄影师@邓国晖

又或者在上游库区

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景观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图片来源@VCG(请横屏观看)

▼长江上游水电基地指长江宜宾到宜昌段;中国大型水电站分布(装机容量大于120万千瓦),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葛洲坝水电站和湖北宜昌市市区,摄影师@李理(请横屏观看)

▼三峡水电站泄洪,摄影师@黄正平

▼云南小湾水电站优美的拱坝,摄影师@熊发寿

从此之后

水电的辐射空间大幅增长

众多大型水电站在西南地区拔地而起

将滚滚电力送向遥远的东部和东南部

▼正在建设的白鹤滩水电站,预计2022年完工,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三大水电站,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摄影师@柴峻峰

▼以上数据为粗略计算,未考虑传输中的损耗等因素;下图为向家坝水电站,摄影师@柴峻峰(请横屏观看)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摄影师@柴峻峰

▼“西电东送”格局,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III

95.7%

▼2018年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河北省张家口风电场的风机,摄影师@刘高攀

▼运输中的风机叶片,摄影师@李旭安

▼福建松溪光伏发电,摄影师@在远方的阿伦(请横屏观看)

▼“渔光互补”,在鱼塘上架设光伏发电板,上面发电、下面养鱼,拍摄于浙江省宁海县,摄影师@潘劲草(请横屏观看)

▼风光互补系统,位于内蒙古卓资县,摄影师@焦潇翔

▼目前的蓄能方式包括蓄电池、飞轮蓄能、抽水蓄能、电解水蓄能和压缩空气蓄能等;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电力富余时可从下水库抽水至更高的上水库,用电时水再从上水库流至下水库,利用水力发电的原理发电;下图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左上为上水库,右下为下水库,摄影师@潘劲草

▼江苏大丰海上风机,摄影师@朱金华

▼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下图为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注意风机和高压电塔的高度,摄影师@石耀臣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位于甘肃金昌的大规模太阳能电场,摄影师@刘忠文(请横屏观看)

▼新疆哈密天山脚下的风力发电场,摄影师@常力

▼位于新疆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摄影师@刘文昱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摄影师@周修建

第二条则从甘肃酒泉出发

途经5个省份直奔湖南湘潭

全程2383千米

在其每年送出的约400亿千瓦时的电力中

超过40%均来自西北地区的风电和光电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摄影师@陈剑峰

而在2018年

又一条大名鼎鼎的特高压工程正式贯通

其电压等级高达±1100千伏

年均输电量达660亿千瓦时

相当于凭此一条输电线路

便可外送整个青海省全年的发电量

这便是准东-皖南特高压输电工

(也称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

▼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摄影师@宋鹏涛

线路从新疆昌吉自治州出发

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

以6079座铁塔

支撑起3324千米的输电线路

沿途接连跨越秦岭和长江天堑

最终抵达安徽宣城市

无论是电压等级、传输容量

还是传输距离、技术难度

均为世界范围内的“开山之作”

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借由这条超级电力走廊

新疆地区520万千瓦的风电

以及25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

能够被打捆送往长三角地区

▼建设中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摄影师@宋鹏涛

截至目前

我国仍是全球唯一能够建设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国家

也是特高压输电领域的

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

这对于中国来说

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

也是当前能源格局下的“无奈之举”

让更多人用上更便宜、更清洁的电力

是无数电力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空中飞人”,拍摄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00千伏输电工程施工现场,摄影师@周治林

IV

100%

风、光、水、火四种方式

已生产了全国95.7%的电量

冲击100%的最后一棒

则属于核电

▼2018年中国核能发电量占比,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和火力发电类似

核电燃料可以运输

能量产出也较为稳定

基本不受气候、时间的影响

但和火力发电不同的是

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核电厂

每年仅需核燃料25-30吨

为相同容量火电厂耗煤量的十万分之一

▼现商用的核电站均为裂变反应,燃料为铀核燃料,下图为浙江台州市三门核电厂,摄影师@李亮杰

核电的燃料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

因此我国目前建设的核电站

均远离原料产地

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

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核电站分布,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台山核电站,图片来源@Esri Image Map

▼建设中的乌东德水电站,摄影师@李亚隆

不仅如此

截至2018年底

全国共有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

共计733393千米

足足能绕赤道18圈

新疆伊犁至库车75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摄影师@宋鹏涛(请横屏观看)

其中21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在东西南北间交织穿梭

堪称中国大地上又一工程奇迹

▼中国特高压输电网络,制图@郑伯容&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除华北和华东地区之外

全国各区域间均已实现跨区供电

输电线路翻越高山峡谷

▼跨越天山的高压输电塔,摄影师@刘辰

深圳西湾红树林海上输电塔,摄影师@董立春

即便是高寒的世界屋脊

也能与全国各地连为一体

预计到2020年

全国将有近31%的电力负荷

通过这张大网奔向南北东西

▼位于拉萨附近的输电工程,摄影师@李珩

尽管到2015年底

我国才终于实现全民通电

人均用电量与世界各国相比

也仅居第63位

未来的路依然十分漫长

▼川藏联网工程施工现场,摄影师@李维

但是

每当夏天人们打开空调电扇

每当城市在黑夜中灯火通明

我便不由得想起

千里之外发电机隆隆的轰鸣

因为那就是这个跑步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中

▼2018年4月28日,国家电网日照供电公司工人架设叩官镇至两城高铁预留站高压线路,确保两城高铁站投入使用后的电力供应,摄影师@高兴建

总监制:李旭华

监 制:杨文旗

主 编:王晨光 统 筹:王 鹏

标签组:[摄影] [新能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033.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