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路遥《人生》:你早晚会明白,欲望之爱是泡沫,平淡才是婚姻本身

发表于话题:人生就像泡沫
发布时间:2021-05-11

人不能一直飘在天上,时间久了,会难以适应生活本身;就像一只鸟儿,飞累了总是要回到地面休息一会。

当你在感情中试图追求更好的,那到最后你很可能会失去你本来拥有的一切。

-01

1982年,33岁的路遥写出了人生中转折点的一部书,叫《人生》。这本书,获得了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在那之后,这本书被改编成电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本书,也成为很多人推荐的,人生必看书单之一。

写书的人希望大众喜欢自己的书,能够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传递自己的内心;而看书的,想要从中获得一些感触,获得内心的醒悟。

读完这本书,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细腻。

路遥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能够将人物的感情,直白地表现在你面前,引起人的反思。

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给大家分析书中三个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矛盾与挣扎。

高加林、巧珍以及黄亚萍。

一个是怀才不遇,有远大抱负,但却急功近利,抛弃糟糠之妻。

一个是为爱忠诚,为爱勇敢,为爱努力和改变,但最终爱而不得选择婚姻的女人。

还有一个则是,文艺有趣,大家闺秀,但却有着公主病的女人。

巧珍是高加林心中的第一座山,让高加林第一次感受爱情的微妙,也是高加林翻过山的踏板。

黄艳萍是高加林心中的第二座山,高耸威严,让他爱,也让他恨。

而高加林,他的一生都是悲剧且拧巴的;与生活斗,失败;与爱情争,失败;与自己拧巴,又做回了普通人。

-02

巧珍是高加林心中的白玫瑰,弃之可惜,爱之乏味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高加林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天资很好的人。

只不过,高加林的运气不那么好,他本来有机会留在外面的城市,却被别人顶替了自己当老师的名额。

于是,高加林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抱负,不甘心地回到了农村;在高加林的心中,对于那种环境下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来说,总是清高的,认为自己不应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不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而巧珍得知高加林回到农村后,燃起了她心中尘封多年的爱意,爱情的火苗随着风吹草动,不断燃烧,直至湮灭自己。

爱意在巧珍的心中,也像一颗种子,努力破土而出。

高加林从来都没有谈过恋爱,对于一个血气方刚,年少轻狂的男人来说;如果他的生活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大方、温柔、主动、勇敢的女生,他会怎么做?

即便这个女生并没有什么文化。

巧珍的爱意,的确是感动了高加林,两个人开始了热恋;是美好的开始,也是痛苦的根源。

但在高加林的心中,他只是身体上、生理上的爱更浓烈一些,他只是在怀才不遇的低谷期,在孤独的时刻,才愿意爱着巧珍。

其余的时刻,高加林依旧在做着回到城市里的梦。

巧珍是高加林感情中的启蒙老师,她教会高加林如何去爱,什么是爱,什么是爱一个人的感觉。

但在高加林的心中,巧珍却是白玫瑰,爱着爱着很乏味;但丢弃的话,会很可惜。

他并不甘心跟巧珍这样一个“有点儿土”,不懂得诗情画意的女生在一起,他甚至跟巧珍聊天,都觉得尴尬。

高加林心中此刻想的,还有白月光,是一个没有到来的幻想。

-03

黄亚萍是高加林的红玫瑰,娇艳迷人,却带刺伤人

高加林终于有机会到镇上发展,他有了更高的起点和平台。

在镇上工作时,高加林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

黄亚萍被高加林的才华所吸引,而高加林同样被黄亚萍的才华、美貌吸引;两个人在一点点靠近对方,谈文学,谈文字,谈诗和远方。

两个人在背叛的边缘试探,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黄亚萍跟张克南提了分手,而高加林同样跟巧珍断绝了关系。

其实,高加林表面上爱着黄亚萍,但他的心思却很不纯。

因为高加林还考虑到:黄亚萍的家庭条件好,有背景,能够帮助他落户在城市,能够帮助他实现人生理想,能够让他飞黄腾达。

高加林真的爱黄亚萍吗?

我觉得,不够爱。

因为高加林,自己也比较反感黄亚萍身上的“公主病”,十分厌恶黄亚萍的任性。

可是哪一个女生在恋爱中,没有小脾气,不会任性呢?

黄亚萍对于高加林来说,就像是一朵红玫瑰,迷人、娇艳,全身都透露着魅力;可是,越美丽的,越容易伤人,因为玫瑰的身上带刺。

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爱,是欣赏中带着理智。

虽然两个人在热恋期间,灵魂契合,三观相似,能够有聊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文学梦。

可是啊,就算高加林跟着黄亚萍到了南京生活,黄亚萍遇到了更优秀的人,就不会变心吗?

高加林遇到了另外一个比黄亚萍起点更高,比黄亚萍更优秀的女人,会不变心吗?

更何况,黄亚萍这个大家闺秀,本就任性刁蛮;她爱你的时候很爱,她刁钻的时候,你却难以承受。

-04

飘在天上的爱情,如梦如泡沫,一碰就碎

高加林的内心是拧巴且矛盾的。

他想要纯粹的灵魂契合的爱情,却又时刻想着现实,想着自己的前途,想着她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帮助。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追求完美的爱情,虚无的飘在天上的爱情,那这样的感情就像是泡沫,虽然美丽,却容易破碎。

就像书中的高加林,他最终的命运如何?

他失去了镇上的工作,黄亚萍难以接受放弃大好前途与当下富裕的生活,跟随他回到农村生活,于是黄亚萍放弃了这段爱情。

而高加林回到农村后却发现,当年那个十分爱他的巧珍,也嫁了人,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书中,巧珍最让我心疼又感动的片段是巧珍说的一段话:

“我已经结婚了,我也应该跟马栓过一辈子,马栓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不能再伤马栓的心了。”

你们看,巧珍对待爱情,忠诚且努力,尽管她还不够爱马栓,但她知道,自己绝对不可以背叛婚姻。

反观高加林呢?

得到了白玫瑰,还想要红玫瑰;得到了红玫瑰,又想要更多。

高加林有野心,有欲望,有才华,但唯独缺少了忠诚稳重的心,缺少了男人的责任感。

充满欲望与野心的爱情,是容易破碎的。

我想到了张爱玲笔下的一段话:

“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红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头上的朱砂痣。”

-05

平淡的生活,才是婚姻本身

再回到高加林与巧珍在一起的时候。

其实我觉的,高加林是爱巧珍的,只不过他心中的不甘和清高总是在作祟。

如果他当时能够醒悟,能够主动教巧珍识字读书,那么他和巧珍会一直幸福平淡地生活下去。

因为巧珍愿意为了高加林,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并且有勇气反抗周围人的评论。

就像巧珍坐在家门口刷牙,被村子里的人热议时,巧珍毫不在乎;而刷牙这件事,也是高加林教会她的。

如果你想要灵魂之爱,那么你就引导着你的伴侣读懂你的灵魂;你想要什么样的爱人,你就自己先变成什么人,然后努力让伴侣也变得优秀上进。

高加林在爱情中最可悲的地方是什么呢?

他只愿意坐享其成,只考虑回报,却不愿意付出和改变。

爱情的本质,是付出、改变、理解;而婚姻的本质,则是责任、包容、进步,在平淡中寻找激情。

最后,借用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人生》中写过的一段话当结尾:

“人生啊,是如此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也像流水一般,有时那么平坦,有时又那么曲折。”

今日话题:

你读过路遥的《人生》吗?

你如何评价书中高加林对待爱情的态度和选择?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原创,侵权必究)

标签组:[爱情] [人生] [路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456.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