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结缘曾师智慧,开启易学之路

发表于话题:六十四卦详解通俗易懂
发布时间:2021-05-11


文/杜全华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群经之始,大道之源。



与曾师结缘


我在2010年国庆节期间,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上网学习。


打开电脑,看见了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主讲的《易经的智慧》视频。


后来,又看见曾老师主讲的《易经的奥秘》视频等。这样就与曾师智慧结缘了。


通过在网上观看视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易经》还需要继续学的,因为曾老师的讲座、视频,通俗易懂,所以一般的人都能听懂。


工作期间只要有时间,就去观看、学习曾师的讲座、视频。


观看视频,学习曾师《易经的智慧》、《易经的奥秘》等方面著作后,2013年初春,网上购买了一套2013年出版的曾老师音像视频光盘一套。


这样一来,学习的内容更广泛了、学习也更方便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学习了。


总结出这样全新的学习方法,要比传统看书阅读学得快,懂得快。



介绍亲朋学



介绍给远近的亲朋好友们,让更多的人学习曾师的智慧,以及传统文化,把曾师的智慧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化解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易学路上给我的学习启示:《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并非是完全由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因为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


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卜筮之书。


什么叫卜筮呢?卜筮就是对一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从而使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易经》就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更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说它是“人类的少年哲学”。被后人推崇为群经之首,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曾师说,《易经》给了我们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伏羲八卦;第二把钥匙,文王六十四卦;第三把钥匙,孔子十翼。这三把钥匙是打开宇宙人生智慧宝典的密码。


我们要好好珍惜古代圣贤共同给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宝贵智慧,不但需要学习好传承好,而且还要把它弘扬光大,服务人类社会生活工作。


曾师告诫我们:先做人,后做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行善积德,修己利人;助人为乐,传统美德。


做人讲良心,做事凭能力,我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


人一生下来,便有命。如果连命都没有,怎么活得了?


但是命不是直线的,而是多重选择的。人生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的选择。


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经由慎重的选择来趋吉避凶,便是最有效的改命途径,人人都走得通。



易医本同源



在2015年的12月初,我因身体健康状况很差生了一场大病,眼睛出现了红肿,视力下降。


去医院检查诊断为:1.强直性脊柱炎,2.继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又称虹膜炎)(2007年第一次发病),3.类风湿性关节炎。


医生讲,你的病是比较严重的,需要抓紧时间治疗,否则以后身体可能会发生残疾,严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工作等方面。


经过医生的建议,自己住院治疗了两周,花去医疗费二万多元;基本上身体得到恢复,但身体没有痊愈。


出院时医生建议:回家后期调养用中药及药食两用的食材来进行调理。


出院前医生又讲:如果还要继续治疗的话,还需要五万多元,半年时间,后来我们从经济方面考虑就放弃了治疗。


2015前,侧重学习《易经》的象数理占,没太注重《易经》养生之道。


自从2015年生病以来,重点学习方向在《易经》的养生学方面。


经过两年学习《黄帝内经》、《自学中医百日通》、《伤寒论》、《中成药治百病》、《风湿病》等中医药著作,以及《中医养生》等书籍,有时候去老中医诊所向他请教学习中医药知识。


活学活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医者易也,医易同源。


因为我们每年的春节都在老家过的年,2017年也不例外。


2017年春节(正月初一)晚上,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突然复发了,当时下肢腰部疼痛难忍实在是受不了,妻子只好找来弟弟的白酒及止痛药让我用上,起到临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第二天一大早妻子就去村医疗卫生室给医生讲明了情况,按照类风湿性关节炎配药治疗给的是口服药物。


我按照医生的吩咐接时按量服药,经过几天在家口服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由于正月初六公司开始上班,只好初五就从老家坐汽车回到了公司,后来去找老中医用中药治疗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经过老中医四十天的中药治疗,这次类风湿关节炎治愈了百分之七、八十了。


后来我去找老中医问他还拿药不?回答我:不用拿药了。


学习了《易经》以及中医药养生文化,知道自己的疾病该如何来调理;三分治,七分养。


后来靠自己所学的中医养生知识,另一方面听取医生的建议,补充蛋白质、矿物维量元素、维生素等。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调养,终于把自己身体调整好了,有了健康的身体,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平常也注意身体调养,保持乐观的心态,阴阳平衡,劳逸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步行健身;生活饮食一日三餐多素少荤,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豆类,水果干果,戒烟限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学习《易经》也是如此。


一年之际在春,一年的收获就靠春天的播种。


《易经》四象:春种、夏(管)长、秋收、冬藏。《易经》告诫我们在春天就应该谋划好今年一年的目标。


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牛年里取得更好的佳绩,易学路上更上一层楼。



END



作者简介:



杜全华,重庆合川人,服务业。曾师粉丝,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成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周易、易经等,立志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曾师智慧。




标签组:[国学] [易经] [养生] [中医] [中药] [类风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73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