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八卦中有阴阳爻,为什么要用九表示阳爻,用六表示阴爻?

发表于话题:八卦每一爻代表什么
发布时间:2021-05-11
展开全部

在《周易》中阳爻用九数、阴爻用六数,分别作为数理名称。在重卦中根据(爻位)的不同,阳爻分别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四、九五、上九,阴爻分别成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阳爻和阴爻为什么要分别以九、六作为数理名称?这也是一个令人困惑而长久没有结论的问题。要合理的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其中包含的数理,同时还要弄清楚阴阳之道的哲理与气的相合关系。

在中国的历法中,节、气、候的长度都是五的倍数;在圆方勾股数学中,所有的弦数也都是五的倍数。所以,圆方勾股数学的弦数成为中华先民表达节气长度的数学形式。在二十四节气中,一气长度为15天。表达这一长度的圆方勾股数学算式,即“勾九股十二弦十五”。它是圆径为三数的“内圆外方”形成的勾、股、弦数。

圆方勾股数学弦数的“叁两”数理特征,必然是一气长度的十五数呈现出九、六的数理关系。九、六之间的“叁两”,即3:2的关系,正是圆方勾股数学弦数的数理特征决定的。

也就是说,九、六在圆方勾股数学弦数上相加而合的十五数,体现的是二十四节气的一气之长度。九、六数,象征着一气当中的阴阳两面。

把九、六作为阴阳爻的数理名称,意义重大。但历史上,有些人为了把《周易》说成是占筮之书,抽去了其中的圆方勾股数学,以占筮过程中的老阳、老阴数来解释阴阳爻的九、六。岂不知所谓少阳、少阴的七、八两数,其和虽然也是十五,但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叁两”的数理关系。

因为不符合圆方勾股数学弦数的数理特征,所以才不为《周易》采用。以老阳、老阴解释九、六数的做法,不仅给这部古代经典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严重地损害了《周易》作为哲学著作的尊严。在圆方勾股数学面前,强加给《周易》的神秘、虚妄之说可以休矣!

标签组:[易经] [数学] [阴阳] [数理] [圆方] [勾股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823.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