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汶川十三年,忘不了这些背影......_生命

发表于话题:13年后看汶川
发布时间:2021-05-12

原标题:汶川十三年,忘不了这些背影......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

钟楼的钟表时间永远停在那一刻。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那一瞬间,

地动山摇,山河破碎。

恐惧、悲伤、无助……

声音被坍塌与崩裂掩埋,

无数生命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天空与大地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一时间只剩灰色的寂静。

8.0级地震,

近7万人遇难,

那一年相关消息铺天盖地,

悲恸中华大地,

成为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

2021年,

距汶川地震已过去13年。

当年的废墟上,

已是青山绿水、生机盎然。

但在我们的记忆中,

始终 有这样一群人,

在那场与死神的抢夺战里,

他们逆行而上,

双手托起沉重的天空,

双脚踏过崩坏的土地;

以背影宣告前行, 用生命守护生命。

即便山河破碎,也绝不抛弃放弃。

逆向而行的背影,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寻生命的迹象,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天时间里,来自全军20余个兵种的十余万官兵,立刻深入到了受灾严重的58个乡镇。

紧急出动,争分夺秒,

他们从近5000米高空 一跃而下

直降支离破碎的大地,

留下奋不顾身的背影。

△2008年5月14日,15名空降兵勇士在4999米的茂县上空纵身跃下。

眼神聚焦希望,

背影守望生命,

即使山崩路坏、大雨倾盆,

也要以双手为梯,筑生命之路。

▲山路崩塌,他们用双手托起一条生命之路。

碎石就在脚下,稍有不慎就会跌倒。

然而再险的道路,

也抵不过他们救人的决心。

互相支撑着背影,

为生命而努力攀登。

这一“救援小队”中,有着军装的解放军、着橙色衣服的救援人员、着白色衣服的医护人员以及着便装的志愿者,“13人抬1人”,托举生命向上攀登。

跨越时空,初心未改。

从汶川地震到抗疫一线,

从刚大学毕业到如今已过而立,

时间一直往前走,

但坚毅的背影从未改变。

△照片中的这位志愿者名叫安磊,2008年 他刚大学毕业就深入汶川地震灾区;2020年12月中旬 大连,安磊作为大连金普新区交通运输局执法队工作人员,负责转运密切接触者等工作,坚守在战疫一线。

春夏秋冬更替复来,时间已过十三载。

如今汶川的人们,

继续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青山绿水、高楼林立,

笑语浸染大地,山河早已无恙。

13年了,我们见证了废墟上的重新站立,

也见证了中国力量勇毅前行。

缅怀生命逝去的同时,

也要铭记危急时刻逆向而行的背影,

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

灾难面前的守望相助。

这些不畏艰难、众志成城的精神与力量,

也将激励后来人更好前行!

今天,缅怀逝者,致敬英雄,祝福汶川!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李杨诗宇

责任编辑:姜玉函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标签组:[地震] [汶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185.html

相关阅读

张瑀《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金代画家,张瑀所作。张瑀,金代人,生平不详,传世书画有《文姬归汉图》。旧题为南宋人作,后在画上发现署款“祗应司张瑀画”六字,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

2025-04-17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

2025-04-17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译文及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江山各处保留...

2025-04-1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

2025-04-17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译文鉴赏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译文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

2025-04-17

金朝时期儒学的繁荣与衰败

大金立国一百一十九年,中国古代各种统治思想灿然皆备,分教分派,教中有派,派中分支,呈现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儒家思想独占鳌头,居于主体地位。那么,儒家一派怎样上升为主流思想的?和其他思想关系如何?有何...

2025-04-17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

2025-04-17

杜甫《春望》文学赏析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

2025-04-17

杜甫《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

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

2025-04-17

《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直接蓝本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为《西厢记弹词》或《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董解元的生平事迹无可考。据《录鬼簿》和《辍耕录》的记载,知道他大约生活于金代中叶金章宗时期(1190—1208)。“解元”是金...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