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汶川地震他给了妻子“最后的尊严”,半年后又娶新妇,结局怎样?

发表于话题:13年后看汶川
发布时间:2021-05-12
展开全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顷刻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一幢幢建筑物瞬间被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长眠于汶川的土地下。各大大媒体纷纷报道有关这场地震的实况新闻,各地救援队、救援物资,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开赴灾区,积极为震后救灾、重建贡献出了应有的力量。

实际上在这位地震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位汶川地震中身背亡妻回家的男人,他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开始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给了妻子“最后的尊严”,很多人都为这个男人竖起大拇指,认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真男人。可是半年后他却又娶新妇,后来结局怎样?

人们常说地震无情有人情,汶川地震中虽然给很多人,造成了一辈子都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也体现出了人间有真情,世间有真爱的人性光辉。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媒体都进入了汶川采访报道,有一个记者拍摄了一张十分感人的照片。后来在这张照片见诸报端之时,他将其取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这张照片一经登出之后,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也赢得了无数人的泪水。照片的主人公名叫吴家芳,他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摩托车,在他的背上是他已经去世的妻子石华琼。

吴家芳的妻子在地震中丧生了,据他描述地震发生时妻子石华琼,正在饶有兴致地看别人打牌,根本不可能预料到会发生大地震。可是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摇晃之后,整个屋子里的人都被压在了废墟之下,石华琼也没有幸免。后来吴家芳在地震停止之后,来到了妻子所在的这户人家,可是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惊呆了。因为除了一望无际的废墟之外,哪里还有房子的影子呢?他凭借记忆摸索到了妻子掩埋的大概位置,并用尽全身解数将妻子从废墟下挖了出来。他看着眼前的妻子痛哭流涕,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只有接受现实。

为了让妻子走得有尊严,他将妻子的已经凉透了的身体清理干净,然后给他穿上了深情最喜欢的衣服,并下了一个零有所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那就是背着妻子的尸体回老家,让妻子可以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由于他没有家用汽车,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他带妻子回家的决心。为了将妻子安全地运回家,他用绳子将妻子和自己绑在一块,就这样骑着摩托车,不辞辛劳地将妻子运回了老家。这一幕和多年前的电影《落叶归根》十分类似,只不过电影的主人公,想尽了各种办法才最终将工友带回老家,并完成了当初对他许下的承诺,让他可以落叶归根。而吴家芳可能并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但是却做出了同样的事情。

在妻子死后的一段时间里,吴家芳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但后来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却让他重新打开心扉,过回了正常人的生活。这个打错电话的女人叫刘如蓉,她是一个地道的四川妹子,她十分渴望找到一个稳重的男人,然后组建一个平淡却幸福的家庭。刘如蓉在看到吴家芳背亡妻回老家的照片之后,开始通过关系找到了吴家芳,然后就出现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就这样,2008年11月9日刘如蓉乘飞机,从深圳来到了四川老家看吴家芳,几天之后二人便闪婚了。

但由于没有感情基础,再加上刘如蓉无法接受平淡的生活,于是二人便经常吵架,而吴家芳婚前、婚后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令刘如蓉无法忍受。二人在结婚一年半之后闪离,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婚后吴家芳变成了人们口中,无情无义的伪君子。他千里背亡妻的做法,也被人认为是一种利用大众同情心的作秀手段。甚至还有人说他背亡妻回家,是在妻子的娘家人逼迫下才这么做的。总而言之各种不利于吴家芳的言辞甚嚣尘上,现如今吴家芳已经回归了正常生活。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3年了,但直到现在经历过那场地震的人,却依然无法忘记当年的伤痛,或许一辈子都无法释怀了。而吴家芳也在平静如水的过着生活,经历过一夜爆红和众人口诛笔伐之后的他,想必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远离媒体安心度过下半生吧。

标签组:[地震] [汶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239.html

相关阅读

张瑀《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金代画家,张瑀所作。张瑀,金代人,生平不详,传世书画有《文姬归汉图》。旧题为南宋人作,后在画上发现署款“祗应司张瑀画”六字,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

2025-04-17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

2025-04-17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译文及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江山各处保留...

2025-04-1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

2025-04-17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译文鉴赏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译文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

2025-04-17

金朝时期儒学的繁荣与衰败

大金立国一百一十九年,中国古代各种统治思想灿然皆备,分教分派,教中有派,派中分支,呈现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儒家思想独占鳌头,居于主体地位。那么,儒家一派怎样上升为主流思想的?和其他思想关系如何?有何...

2025-04-17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

2025-04-17

杜甫《春望》文学赏析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

2025-04-17

杜甫《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

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

2025-04-17

《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直接蓝本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为《西厢记弹词》或《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董解元的生平事迹无可考。据《录鬼簿》和《辍耕录》的记载,知道他大约生活于金代中叶金章宗时期(1190—1208)。“解元”是金...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