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猪坚强”一路走好!

发表于话题:猪坚强
发布时间:2021-05-12

  “猪坚强”一路走好!

  乔志峰

  “猪坚强”已入弥留。

  

  今日(5月10日),@建川博物馆聚落 发布消息称,兽医说“猪坚强”已入弥留,只在须臾。汶川地震中,“猪坚强”被掩埋地下36天奇迹存活,因此得名并红遍中国。它没有在36天暗无天日的废墟中弃生,而是坚强活过14年,实现了一只猪的天赋之年。(5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已入弥留,只在须臾。看了这八个字,不由一声叹息。“猪坚强”再坚强,也躲不过自然规律,这回,它“老人家”真的要走了。或许在我一边叹气一边写这篇“纪念性”文字的同时,它已经悄然离去了。

  其实,不少关心“猪坚强”的朋友,都早有思想准备。3月12日,在四川成都的建川博物馆内“,猪坚强”整日躺在稻草上,瘦骨嶙峋。当时,它已无法站立,饲养员称,希望它能挺到5月12日。现在看来,挺到5月12日的难度有点大,不知道它能不能再创奇迹。

  “猪坚强”的健康和生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得到很多人的牵挂。几年前,有传言“猪坚强”已去世,一名杭州女子专门打飞的到四川求证。成都商报记者也专程来到大邑建川博物馆,实地探访了一番,用事实粉碎了谣传,让网友们松了一口气。

  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介绍,“猪坚强”住一室一厅的房,每天吃两餐,共20斤青菜混合部分饲料。它每天下午4点都会外出溜达一次,在自己专属的树林里大小便。其他时候,“猪坚强”都忙着睡觉,很多游客来只能见到酣睡的它。这也算是相当幸福了,猪生如此,夫复何求!

  不过,“猪坚强”在得到很多人祝福的同时,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位网友就很不客气地表示:“地震过后,那么多大活人缺乏关爱,却这么费心地伺候一只猪,神经病。”这位网友的想法和观点,想必并非个别,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此,为“猪坚强”提供了幸福生活的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还专门进行了回应:“1、埋了36天,300斤瘦到100斤,花13800元买下他(它),初衷是想帮助一下主人。 2、当时并无把握他(它)能活过来。3、更没有想到他(它)能活这么久。4、现在你说怎么办呢?5、我可能老年痴呆,但确实不是神经病。”

  樊馆长的回应很实在,也很幽默,挑不出毛病。并且,樊馆长养猪花的是自掏腰包,并不涉及公款,似乎其他人也没资格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现在养宠物的人那么多,有些富人家的宠物,生活待遇并不比“猪坚强”差,也没见谁大加鞭挞,何必偏偏要对“猪坚强”如此苛刻呢。

  人类社会里,有着“盖棺定论”的传统。“猪坚强”在猪里绝对是另类的存在,它跌宕起伏的一生,超越了绝大多数猪。对“猪坚强”,又该如何“盖棺定论”呢?假如“猪坚强”会写遗书,或许会是这样的——

  各位领导、各位网友、女士们、先生们、猪兄猪弟猪姐猪妹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此刻的心情,其实跟弘一法师当年有几分相似,就是四个字,悲欣交集。

  一幕幕往事,如过电影般从我心头掠过。

  想当年,俺是多么的幸运啊,竟然被好心人从地震废墟中救了出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俺这回算是真正理解你们人类的这句老话啦——俺当即获封大号“猪坚强”,成了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有好事者还将其俺同可乐男孩、张书记并列称为灾区“三宝”,名头直逼俺的老祖宗猪八戒,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八戒它老人家混了一辈子,只混了个“老猪”的名号;而据说有不少人提起俺,已经开始毕恭毕敬地叫“猪老”啦。啥也不说了,谢谢啊!

  俺从来没有骄傲自满,更没有忘乎所以。俺遇到了好心人,侥幸从死神那里拣了一条小命罢了。俺并不认为俺有多“坚强”。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一头大肥猪乎。求生是动物的本能,别说俺不想死,不管是阿猫还是阿狗,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拼命求生的。那些没有活下来的生命,并非是不坚强,只是它们运气没俺好,没能等来重见天日的机会罢了。

  当然,俺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俺出名之后,有人盛情邀请俺担任形象代言,开出的价码还挺高的。但俺守住了底线、经受住了诱惑,一次都没答应——俺不能昧着良心像某些明星名人那样为假冒伪劣产品站台代言啊。钱财乃身外之物,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嘛。

  网络上对俺的一些争议,俺也看到了。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人怕出名猪怕壮,更何况俺又壮又出名呢。凡事想开点就好啦,不必纠结,更不必往心里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相信有一天你终会理解俺。

  现在,俺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猪之将死、其言也善,俺最后想说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可爱的,作为万物之灵,人类应当善待每一个动物,而不只是对俺这样的“名猪”才另眼相看。如果大伙儿能够把对俺的爱心也推而广之,让所有的动物们都能感受到来自人类的博爱,俺就非常欣慰啦,纵做鬼,也幸福!

标签组:[猪坚强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22.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