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08年地震,那个被千夫所指的“范跑跑”,如今自由职业、收入可观_范美忠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
发布时间:2021-05-12

原标题:08年地震,那个被千夫所指的“范跑跑”,如今自由职业、收入可观

汶川地震过去12年了。那场灾难不仅夺去了很多条鲜活生命,更让很多存活下来的人遭受了严重的身心创伤。

其中,当年那个因为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的语文老师-范美忠更是成为了千夫所指,背负了多年的骂名。

汶川地震发生时,范美忠正在教室给学生上课。突然课桌出现晃动,他冷静了一下对学生们说:“不要慌,是地震,咱们继续上课。”没想到,过了一会出现了强烈的震动。出于本能反应,他扔下课本和学生,自个儿迅速跑向操场。当时,整个操场只有他一个人。过了好一会,他才陆续看到学生们也从教室跑出来。

这一逃命行为本来无可厚非。但是10天后,范美忠却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在文中,他声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那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这样极端的言论一出来,便引起了全民公愤。因为为人师表,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可是,范美忠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独自逃命的不妥,反而明目张胆地洗白自己逃跑的行为。

这不是在挑战我们几千来的文化传统和道德底线吗?这种格格不入的道德观念,使得范美忠遭来一片讨伐和谴责。这个堪称第一代被网络暴力的男人,被网友戏称为“范跑跑”,从此背负了12年的骂名。

都说时间会治愈一切。但是,12年过去了,范跑跑依然饱受争议,他的言行始终无法得到大家的理解。因为多年来,这个男人一直那么固执。无论外界如何指责,他都坚持自己最初的说辞,宁愿辞职也在所不惜。

那么,作为一个北大学霸,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范跑跑为啥会拥有这么倔强的性格呢?这还得从他的原生家庭说起。

1990年初,在四川内江市隆昌县瓜子岩村,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收到了一封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幸运的孩子,就是范跑跑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考上北大对于很多学子而言,都是一个触不可及的梦想。而对于农民出身的范跑跑来说,就更加是难上加难了。

幸运的是,他从小学习非常刻苦,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但是,考进北大后,他却突然变得不爱学习,成绩从名列前茅降到倒数第一。

也许你会好奇,他是否因为骄傲自满才自甘堕落?其实不是的,他只是非常排斥学校里的应试教育而已,他认为这是一种束缚学生思想发展的枷锁。

1997年,从北大毕业后,范跑跑曾在四川自贡一所中学当老师。但是由于课堂言论比较激烈而被辞职。后来,他辗转了深圳、广州、北京等地,做过媒体编辑、教师等多种工作。这期间,他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等反思教育的文章,但是都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范跑跑是特立独行的。他的课堂非常自由,学生可以随便出入;他不喜那种每班有五六十个学生的公立学校,他教的班级只有十几个学生;他是一位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因为他不屑于参加那种考试……

他自称是“思想的烈士”、是中国最优秀的文科老师之一。

心理学认为,越是自负的人,他的内心越是自卑。范跑跑如此自负的言行,恰恰是他内心深处自卑的极致体现。从农村来到北大,从贫穷到物欲横流,悬殊的差距使得这个年轻小伙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不堪。

而可悲的是,自负的人往往会表现得更加自大。唯有这样,似乎才能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低到尘埃里的自卑。范跑跑一系列夸张的言论,就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还有,范跑跑的童年是不幸的。虽然他的父母双全,但是他的父亲是个好吃懒做的赌徒,脾气暴躁,家中常常被他闹得鸡犬不宁。而他的母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只会默默地忍受和背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

从小,他基本没有体会到父母给予的爱,没有感受到被爱的滋味。这种爱的缺失,使他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惨的是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

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他的逃跑一方面是出于本能反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从没有感受到被爱,以致于他真的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当身处危险时,能够舍身救人的英雄,大都是心中充满爱的人。因为只有被爱过的人,他才真的懂得要用爱去回报他人。

而缺爱的人,往往又不懂得共情。他对自己逃跑行为的洗白,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反感,恰恰就是因为他不懂得换位思考。他只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去阐释,而不是尝试去体会一下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然而,当说起12年前的那次选择时,范跑跑也曾有过愧疚。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舆论的谴责,摆脱不了精致利己主义的帽子。迫于压力,他后来还是从任职了10年的学校辞职了。

不过,因为对文学始终保有一种热情,同时也为了稀释自己内心的创伤,他研究起了《庄子》并出版了关于它的书籍。如今的他定居在四川成都,除了在网上给学生上网课,他还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给学生解读经典文学。

他说,自由职业的生活实在是太爽了。是的,现在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做着喜欢的工作,收入更是以前的三四倍。

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一生中,谁没有犯过错?范跑跑也只不过是凡夫俗子而已,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学会更加理智地去看待这件事。

标签组:[大学] [范美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66.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