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发表于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最真实数据
发布时间:2021-05-12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原标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览,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


    原标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览,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主要数据     1、人口总量     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2、户别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3、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4、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5、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6、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7、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8、流动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9、民族人口     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二、普查工作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成立七人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国省、市、县、乡、村级共组建67.9万个普查机构,选聘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七人普邀请钟南山、姚明担任宣传大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加大了宣传力度。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抽取141个县的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七人普漏登率为0.05%,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投稿邮箱: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标签组:[人口普查] [大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427.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