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鬼谷子》之如何成为一个“人精”_接收者

发表于话题:用学人精的方式怼人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鬼谷子》之如何成为一个“人精”

《鬼谷子》之如何成为一个“人精”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世事而存天真

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谋略家

人精

“人精”是说一个人特有心眼,特能算计的意思,对世事精明,不好糊弄,处事圆滑,从不吃亏的人。

关于“人精”百度百科是以上的解释,如果说一个人是人精固然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又都暗自努力成为一个人精。

鲁迅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但这句真是我说的——鲁迅

人精一定要是知世故的,不单知道也会利用,“深于世故”的他们熟练游走在各种身份之间。

现在来看,“人精”的含义不光是爱耍小聪明,更多的是在说会为人处世。

处世之道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

“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知世故作为生存工具,不世故作为心灵净土。

鬼谷子其人:

深居山林的鬼谷子可以说是知事故而不世故的典范了,说他知事故是他懂得权宜,说他不世故是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

鬼谷子作为一个谋略家被誉为千古奇人,基本上就靠一张嘴,他足不出户,但他却有能力把天下运筹于深山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的思想很早以来就流传国外,德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其代表作 《西方的没 落》 中称道:“鬼谷子的察人之明, 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 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一书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作为一本实用为上的“工具书”它都讲了些什么?

讲了什么:

《鬼谷子》是一部充满争议的著作,在于与中国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冲突,《鬼谷子》主张人性本恶,它的内容是如何成功说服当权者采纳游说者的观点或政策建议。谋篇立意以实用主义为基调,强调舌辩游说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甚至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一点常常为正统学者所诟病,以及书中对权变与权术分辨不清,权变是智慧的表现,而权术则是阴谋手段,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被后人常讥之为小人之书。

不仅如此在历史上纵横家的口碑也不太好,他们趋利避害,反复无常,不仅贻人口实,也给《鬼谷子》蒙上了一层尘垢,褒少贬多,读者甚稀,流传艰难。

但是今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再看这本书,它有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它从人际交往中探讨了一些原则和方法,并上升到理论加以阐述。古人把它称为智谋奇术,而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实际上其积极的一面是探讨人际交往中如何识别和把握他人思想及内心隐秘的思维方式, 其谋略思想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中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不敢说看完就能精通处世之道,但沉淀下来的绝对有益无害。

《鬼谷子》中体现的沟通原则:

1、 相似相容

信息接收者在接受信息时是有选择性的,沟通双方在价值取向、成功途径、语言接受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沟通中达到:

“同声相呼,实理同归”(《鬼谷子•反应》)

这样沟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简单来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选择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者时好选择与信息接收者有相近的社会层次、生活和工作经历,持相同语言的人,至少要能够熟悉、了解并理解接收者的知识结构、社会层次、价值观和所处境地。这便于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理解信息。

2、 情投意合

董仲舒说:人欲之谓情。

要有良好的沟通效果,发送者应该理解接收者的意愿和价值取向,理解对方的处境和近期目标,熟悉接收者能够接受的选择。

“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鬼谷子•内楗》

人一般在喜怒之下,难以隐匿实情。就是说应该在进行沟通前营造一个合适的情境,让信息接收者或喜悦或恐惧,这样便于在外围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确认信息接收者实情。

(可以认为以下是皇帝的真实想法)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鬼谷子•捭阖》

要能够为对方“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需要站在信息接收者的立场。

3、 把握时机

良好的沟通,其前提是信息接收者不怀疑信息发送者的诚意,去除其戒备心理。信息接收者不怀疑时就是进说辞的好时机了。为什么有人对跟前的人意见不能接纳却去寻求远方的人意见?鬼谷子认为这是由于信息接收者认为对方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利益或爱好,所以信息发送者进说辞前好要让信息接收者相信自己是他的党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鬼谷子•谋篇》

与接收者结合成利益共同体,往往可以使沟通顺利很多。

(自古以来的奸臣通晓其中的道理)

君王

4、混说损益

人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如果要让某人去做什么,或者要告诉他行动会给他带来什么利益,或者告诉他行动可以给他减少多少损害,就是鬼谷子所说的“言善以始其事”和“言恶以终其谋”。

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人的处境不同,所追求的主要利益和担忧的主要损害也不同,进说辞时应该把握好主次先后。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鬼谷子• 权篇》

指出了不同的语气对沟通效果有很大影响,沟通时需要根据情况使用。

5、谋划周密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鬼谷子•摩篇》 “常 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难为”《鬼谷子•揣 篇》

就是说做事就有可能存在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风险大部分可以预料,可以预防。风险管理,预防为上。沟通前预料过程、条件、困难,有积极的对策,沟通效果才有保证。

6、成而不拘

“成而不拘,久而化成“《鬼谷子•摩篇》

意思是沟通不能以示惠于人的形态出现。不管你多么希望帮助对方,都要考虑到对方尊严,否则对方很难因为你是善意而接纳你的意见。即使沟通成功,也不能居功自傲。将谋划与决策的成功归功于别人,于己于人都有利。这对于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后继续沟通和沟通后全身而退都极为重要。

书中体现了一种谋略思想,以退为进,投其所好,以退为进。

简单来说就是“论如何不择手段的达到你的目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个场景经常会出现在影视剧或生活中,

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动力会说:如果你这次考了××分我就送你××

这个是对于上述第4条的简单应用,但有更好的方法:

比如:你的孩子小学六年级,这个年纪已经可以独立的分析问题了,但是他很贪玩,你告诉他,要好好学习,但这并不足以打动他,你发现他对于汽车模型很感兴趣,这时你对他说:“你这次考试好好考,成绩好我就送你一辆汽车模型。”你的孩子听到后很兴奋,但是接下来你又说“但是如果没有考好就要多做家务。”孩子看起来不太高兴,你为了鼓励他站在他的角度继续说“考好的话爷爷奶奶会非常高兴的,他们会给你做好多好吃的。”孩子点了点头,接下来的学习中,你可以不断与他沟通,询问他有没有遇到困难,让他感受到你与他在共同奋斗。考试结果下来了,他考的并不很理想,他看起来很沮丧,你对他说:“一次失败不算什么的,这期间你很努力,汽车模型还是会给你买的,但是家务也要帮我们分担。”你的孩子很开心,然后你又说:“下一次,你会考的更好,我也很喜欢汽车模型,等你拿出好成绩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个更好的模型。”

the end

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每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更何况与人交往这样的大事,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看看《鬼谷子》里是怎么说的。

做人是门学问,一个“人精”的自我修养就是先会说话。

标签组:[读书] [鬼谷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791.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