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日本男子举办隆重婚礼与网络游戏人物结婚(图)――中新网

发表于话题:日本推出机上婚礼
发布时间:2021-05-13

  

“新娘”在新郎手持的掌机上

  迷恋电脑游戏中的人物,婚礼现场“新娘”掌上现身

  据英国媒体3日报道,日本一男子非常迷恋电脑游戏《Love Plus》中的一个卡通人物,竟于近期在东京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与这位虚拟新娘结婚。

  这位新郎自称SAL9000,他说经历过几次与卡通人物的失败恋爱后,他最终爱上了一款恋爱游戏中的角色祢寝。

  他们的婚礼在东京科技学院举行,由一位牧师主持。新郎身着白礼服,系白领带,庄重宣读了结婚誓言,随即新娘在一个红色游戏掌机上闪亮登场。

  这场婚礼在网络上进行了直播,伴郎和游戏掌机上的虚拟伴娘分别发表感言,祝福这对真人与虚拟游戏角色的结合。婚礼包括了一场迪斯科舞会,而数千网友也被此事吸引,在网络上积极发表了言论。

  婚礼过后SAL9000就和他新婚妻子去关岛度蜜月了。新郎在网上留言表示:“我早就听说新郎在婚礼上会很忙,但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婚礼现场和网络直播站都挤满了人,这么多人见证我俩的婚礼,我真的很高兴。现在结婚仪式已经结束,我感觉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里程碑,”他说,“有些人很质疑我的行为,但是我认为最终这还只是我们夫妻俩的事。”

  “只要我们能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所有的顾虑都会消失,”SAL9000写道。

  新郎还在网络上晒他们的亲密照片,其中包括“带”他妻子在东京购物,在海滩上度蜜月等情景,人们能看到新娘屏幕上放着一朵漂亮的热带鲜花。

  然而,这对夫妇可能会遇到一个麻烦,因为SAL9000还没有和父亲说结婚这档事。他们准备在过年回家时,向家人宣布这一消息。

  据悉,这是第一个男子和自己的虚拟女友结婚的例子。

标签组:[社会万象] [婚姻] [婚礼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043.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