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北大学霸刘纯懿在《奇葩说》上被群嘲,是活该吗?_方式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北大学霸刘纯懿在《奇葩说》上被群嘲,是活该吗?

Kyle

回复“晚安”,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曹泽宇

首发:猎聘(ID:liepinwang)

大家好,我是Kyle。

最近,一个北大的学霸状元火了。

不过她的火并不是像我们之前熟悉的那种方式。

而是被群嘲。

这个市状元叫刘纯懿。

她的“出圈”名场面是在《奇葩说》最新一季上以一种非常强的自我优越感与节目导师们进行对话。

这本身好像没有什么。

但她的优越感来源却并非来自于自己的思想深度,而是一些从网上看来的看似“高深”的概念。

比如她特别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一个知乎上经常被提到的“内卷”的概念。

而且还在节目中抽取了两个她觉得可能听不懂这个概念的导师解释了一下。

她觉得杨幂和蔡康永听不懂。

马东也马上开玩笑说:“你老挂到她(杨幂)干什么?”

然后她就开始在节目上谈起了内卷,比如“激烈的内部竞争”,“你卷到我了”等等,她认为内卷的“出路”是摒弃单一的社会评判标准。

蔡康永马上说: “但你现在参加的节目就是有一个单一的评判标准,那就是打动导师们。”

她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她说:“我觉得打动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吧。”

她似乎在思维模式上习惯了反驳他人,在面对导师的提问时, 她首先是去寻找那个能够批驳这个问题“思维方式”的点,而不是正面回答问题。

事实上,马东在她大谈内卷之后的第二次提问,已经是在为她找台阶下,在一个有如此多的观众的综艺面前,这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做法。

马东后来在采访中也提到他觉得“刘纯懿有辩论的潜力,希望她可以多说一点。”

但刘纯懿却拒绝了这种善意。

她似乎习惯了那种对抗式的辩论,把所有人推开。

内卷的学霸与对抗的习惯

其实这并不是刘纯懿第一次展示出这样的对抗型方式。

她在之前的节目中怼amy姐为“人贩子”就让人很印象深刻。

细心的网友们还扒出了她在之前的海选中见人就怼的“英姿”。

马东直接在节目上说她: “就是个杠精。”

虽然她作为学霸与准“精英”,基本的素质是存在的,但是她那种面对问题时本能的思维逻辑,的确称得上是“杠精”。

在聊天中,有这样一种性格,他们总是认为最重要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证明自己的正确,然后就可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于是体现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事情面前都会见人就杠,似乎一定要获得那个“胜利”。

结果往往是:他们的确“胜利”了,但也输了。

这样的人,往往在“杠”的时候有一个底层的价值观: 我只有完全正确了,别人才会喜欢我。

但他们并没有在杠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

结果本应该用温和的方式实现的目标却本能地使用了南辕北辙的方式。

慢慢地会把周围的人越推越远。

小镇做题家与社会毒打

有人说这是情商低,但我觉得远不止那么简单。

其实除了内卷,还有一个概念与之一直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 “小镇做题家”。

出生在小城,依靠过人的勤奋和才智来到大城市,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做题,超过别人”。

这种“竞争意识”在拥有固定赛道的高中的确可以如鱼得水, 但是在面对着有着多元的评价方式的大学时,很多人往往会水土不服,从此一蹶不振。

而这种水土不服也会在工作中体现,在一个公司当中,那些比较“内卷”的人当中不乏“小镇做题家”的身影。

这些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往往会在长时间的竞争当中习得一种本能地“对抗周围的方式”;

这也就是那个状元虽然嘴上说着“不想再卷了”,但是实际行动上依然在无时不刻地对抗的原因。

本质上来说,她想要依靠这种通过对抗获得的胜利寻求周围的“认同”。

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获得认同的固定模式。

这么看这些人是不是其实有点可怜?

但另一方面,在步入社会后还能保持着这样心态的人实际上是幸运的。

因为这种把很多事情看做理所当然的“学生思维”的解决方式很简单:被社会毒打一顿就好了。

他们就会很容易地变成那个“世故”与“八面玲珑”的职场人。

学霸的标签不应仅仅是优越与卷

上面所说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一种“被迫”的转变。

这种“社会毒打”的本质是摧毁内心的优越感和骄傲。

但其实她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有优越感,而是处理这种优越感的方式。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TOP2高校,能够有幸身处其中对于无数人而言的确可以称之为优越感的来源。

但是有优越感与令人感到冒犯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举两个例子。

撒贝宁是北大的,他在一个节目里进行了一场堪称“凡尔赛1.0”的演讲,在里面说了那句后来成为名场面的“北大也还可以”。

但很显然,这种方式就巧妙地很多。

没有人会否认撒贝宁说这些话的时候心中的优越,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优越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种与观众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插科打诨。

李雪琴也是北大的,她并不是靠北大火起来的,那个在清华大学校门口说着“你看这个门多白”的追星女孩像极了那些土味的大爷大妈。

但就是在这样的有趣交互中,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反而成为了一种反差的萌点,让人很难对这个有些丧丧的女生生出厌恶。

聪明的人会做题,也会理解这个世界中除了做题以外的其他规则,比如人情世故,因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寻找出其中的规律;

并且与自己的内心交互,“斗争,妥协”,最终回到一种外界与内心和谐状态。

认知并不与知识水平挂钩,学霸也不是情商低的借口。

其实很容易想象,这个叫刘纯懿的学霸,多年以后回想自己今天的表现时,那个“可发一哂”的样子。

◆文章来源:作者简介:曹泽宇,凤凰卫视助理专题编导。知乎@曹泽宇,微信公众号:曹泽宇(id:tudoucao),微博@广院曹泽宇。本文系猎聘(ID: liepinwang)原创,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如果你想和我有更多交流,可以加我的个人

#Kyle有话说#

认知并不与知识水平挂钩,学霸也不是情商低的借口。也许,走出了象牙塔,身为学霸,也依然还有许多需要修炼的地方。

标签组:[综艺节目] [大学] [北大] [奇葩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448.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