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人口:官方普查总数14.1亿,增长率微降,老龄化“已成基本国情”

发表于话题:全国人口超14.1亿
发布时间:2021-05-13

  目前普遍预测认为,中国大陆总人口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未来几年将达到峰值,但60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1/4。

  本周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十年一次的普查显示,以2020年11月1日为标准时间点,中国总人口为14亿1178万人。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总人口已低于14亿人,出现了“自1949年来的首次下降”。

  官方数据称,相比上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结果,中国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十年间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相比2000年至2010年,增长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国际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7年以后的几年里中国新增人口数下降尤为明显。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数据也反映出人口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老龄化已成基本国情。”

  受访专家预计,中国人口可能在2025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也将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不过老龄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比如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的上升。

  老龄化成中国基本国情

  老龄化问题成为中国近年来持续面临的挑战。根据普查公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相比十年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宁吉喆表示,“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值得注意的是,少儿人口比例在过去十年仍有所上升,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相比十年前上升1.35个百分点。公报称这是因为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不过,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首席分析师苏月表示,开放二胎政策没有改变中国生育率快速下降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比(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8%左右,相当于西班牙和挪威当前的水平。”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院易富賢的预测则更为悲观。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生育率也会像欧洲或新加坡一样下降,再加上长期计划生育,导致中国人口下降速度将是断崖式的,所以老龄化危机来得会更严重。

  

  人口和经济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岁到65岁之间人口占比)将减少7000万,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

  此前,中国社科院研究显示,该国人口将从2027年开始收缩。世界银行则认为中国2029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一时间点恰好与中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越美国的时间窗口重合。

  老龄化就像一个经济体的慢性病,干活的青壮年占比越来越小,需要全社会供养的老年人占比越来越多,造成养老金缺口扩大,社会负担沉重,那么年轻人自己生活已经不容易,就更不愿意生孩子,再加上老年人相对不愿消费,经济活力减弱,社会陷入恶性循环。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副教授马钊表示,“作为一个传统非移民国家,中国如何调动自身人口生育能力,弥补劳动力红利的下滑,这是来自中国内部的挑战。”

  易富賢认为,因为人口问题,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根本无法超越美国。他还表示,和发达国家不一样,目前中国经济就像一架飞机,还是在空中,但是突然劳动力不够,就像飞机突然没有燃料,这对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都会是一个灾难。

  美国布鲁金斯中国经济资深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认为,人口趋势将对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总人口下降同时,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则将急剧增加,其中85岁以上人口增速更快,因此到2049年,中国高龄老人数量将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在劳动力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花费更多的资源来照顾老人。

  

  会不会出现负增长

  以十年的维度来看,中国人口似乎没有大幅下滑的趋势,2010-2020年中国增加了7206万人,2000-2010中国则增加了7390万人,两者差距2.5%左右。

  但如果把最近十年分开来看,情况则严重得多——根据独立统计数据库CEIC的数据显示,2012、2013年中国新增人口(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在660万左右,当时推出“单独二孩”政策后,2014年小幅攀升到710万左右,然后2015年又降为680万;中国随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新增人口超过800万,2017年也有737万左右,然而这一趋势仅仅维持两年,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人口大幅跳水,仅为530万和467万左右,凸显出中国人口增速放缓的险峻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9年初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人口会在10年后到达最高峰水平,之后出现负增长,到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2.48亿,回到1996年的规模。

  报告指出,长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会带来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

  “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当,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报告说。

  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分析师苏月提醒,生育政策的调整一般要15-20年才能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此调整人口政策要有提前量。放开生育限制是政策选择,但是政府同样需要关注到结婚率的变化和初婚初育年龄的推迟。

  “中国确实没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人口状况。”杜大伟认为,增加生育率的措施往往效果不大,中国也不具备接收大规模移民的条件,不过目前的退休年龄比较低,还有提升的空间。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市场需要看到人口数据背后的丰富内涵。”苏月举例,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反映了人均寿命的延长,挑战背后也意味着机遇,并对生产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增加智能制造的投资,以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降,老龄人口占比上升将支撑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企业需要看到这一市场机会。

  东北人口萎缩尤甚

  从区域来看,相比十年前,中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过去10年,中国有6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减少,包括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其中人口减少最多的,恰恰是东北三省,辽宁减少115万人,吉林减少337万人,黑龙江减少646万人。

  宁吉喆在发布会给出的原因来自气候、观念和经济三个方面——东北处于高纬度,冬季漫长寒冷,东北人口向温暖南方迁移,也是全球人口迁移的趋势,欧洲、美国都有这种现象。此外,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东北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普查中的数据反映中国人口的两个趋势——从北方移到南方,从农村移到城市。

  苏月表示,我们目前看到的人口流动特点是产业随着投资移动,人口随着产业移动。在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倡导下,政府将支持要素向有效率的地方聚集。因此,人口向都市圈和城市群中心聚集的趋势将持续,未来五年,围绕在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建设将成为政策制定的重点。因此,经济增长前景好且生活成本和房价可负担性较好的中心城市将对人口持续具有吸引力。

  

  多个东亚经济体面临人口减少的难题。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20年出生人口仅为84.8万人,相比上一年再减1.7万人,是1899年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东亚难题

  “老龄化陷阱”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东亚各个经济体早于中国陷入其中。分析指去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20年出生人口仅为84.8万人,相比上一年再减1.7万人,是该国1899年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韩国、台湾、香港则同时在过去一年录得首次人口负增长。

  韩国统计部门公布,2020年出生27.6万人,死亡30.8万人,不仅新生儿数量减少10%,创下新低,还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去年每位韩国妇女预期生育子女数降至0.84个,比2019年所创0.92个的历史纪录还要低。

  台湾情况类似,2020年出生16.5万人,死亡17.3万人,同样首次出现负增长。

  香港劳福局局长罗致光日前表示,2020年前11个月香港新生婴儿数同比下降17%,死亡数字也是首次超过新生婴儿数目。

  发达经济体中,生育率走低是长期趋势和普遍现象。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原因可以归结为工业化和现代化,使女性地位提升,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取得平衡,同时教育延后生育年龄,再加上城市化使房价高企,各项养育成本一路走高。多种因素共同促使生育率不断下降。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院易富賢认为,这些问题在东亚表现尤其明显,“由于东亚地区人口密度都很高,远远高于欧洲和美国,这导致房价高,但居住空间有限,生育成本非常的高。”

  虽然与历史数据纵向对比,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但横向对比,依然有优势。苏月认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还是要慢于发达亚洲经济体例如韩国,人口结构也将保有一定程度的优势。

  

  上海,放学接小孩回家的老人。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其出生率也在下降。

  中国人口正以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慢的速度增长,出生率下降和劳动力老龄化,带来了最严峻的社会和经济挑战之一。

  根据周二发布的去年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该国人口为14.1亿,仅比2010年上一次人口普查的13.4亿多了约7200万。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去年中国新生儿只有1200万,这是该国出生率连续第四年下降,也是官方出生数据自1961年以来的最低点。当时,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了一场大规模饥荒,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只有1180万新生儿出生。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着一场人口危机,这可能会阻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中国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类似的老龄化相关挑战,但同时平均家庭收入要少得多。

  也就是说,中国还没有富起来就变老了。

  “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本国情,”宁吉喆在宣布人口普查结果的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的人口问题可能会迫使当局反思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失败。数十年来,该政策一直是该国公众不满的一大源头。

  北京现在面临更大的压力:要放弃其计划生育政策,这是世界上干预程度最高的政策之一;彻底改革长期以来依赖人口数量和不断增长的劳动者数量的经济模式;并填补医疗保健和养老金的巨大缺口。

  

  10月,官员们在波玛村进行人口普查,波玛村是西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

  “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紧急,最严峻的独特的人口挑战,”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教授、人口学专家梁建章说。“这是一个长期定时炸彈。”

  新的人口数字显示,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率变为0.53%,低于2000年至2010年的0.57%。按此趋势,在未来几年,印度可能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现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5%,高于2010年的8.9%。

  几十年来,中国依赖无数年轻劳动者来推动经济增长,他们愿意为低工资辛勤劳动。如今,劳动力成本在上升,部分原因是劳动者短缺。南方城市广州的工厂老板在大街上排着长队,请求求职者选择他们。一些公司之所以选择机器人,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足够的工人。

  尽管西方和亚洲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在经历老龄化,但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1980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许阻止了4亿人的出生,但也使育龄妇女的人数减少。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它将给该国不堪重负的医院和资金不足的养老金体系带来巨大压力。中国也在继续努力应对单身男性数量过剩导致的新娘贩运等问题,这一结果是该国的计划生育规定在无意中造成的。

  事实证明,这些趋势难以逆转。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遏制人口增长30年后,人们对家庭规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许多中国人现在更愿意只生育一个孩子。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Irvine)社会学教授王丰将中国的节育政策比作政府为未来发展借到的抵押贷款。

  “人口普查结果将证实,还债的时间到了,”中国人口趋势专家王丰在结果发布前说。“人口结构将对中国许多雄心勃勃的事业构成限制。”

  从2016年开始,计划生育已经将夫妻生育的限制放宽为两个孩子,而这次人口普查可能会促使决策者将其进一步放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允许家庭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孩子,而无需支付罚款。

  但是人口统计学家说,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女性推迟结婚,自2014年以来,结婚率一直在下降。自2003年以来,离婚率持续上升。许多千禧一代因育儿成本高昂而推迟生育。

  在西南城市成都,现年29岁的特蕾西·王(Tracy Wang)是一家儿童英语活动中心的创始人,她说,她在20岁出头时就决定不想要孩子。

  特蕾西·王说:“我本质来说就不太喜欢小朋友,就是他们可爱是可爱,但是我没有想要去生育他们跟照顾他们的愿望。”

  “之前大家会非常匪夷所思,你怎么能这么想,会有这种想法,”她说。“但现在他们也的确理解了,现在压力的确很大。”

  未来数十年,在劳动力储备萎缩的情况下,北京将面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并维持全球竞争力的艰难任务。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无法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研究公司资本经济(CapitalEconomics)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Evans-Pritchard)说。

  中国老化的速度也比大多数国家快,其速度远超政府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等针对老年人口的微薄投资。北京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如何帮助中国的年轻一代照顾日益壮大的退休群体。目前,14岁以下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8%,仅比10年前的17%略有上升。

  政府希望提高退休年龄,以缓解养老金体系资金不足的压力,中国的退休年龄在世界上属于较低范畴,男性60岁,大多数女性50岁。中国的主要国家养老基金依赖于劳动力的税收收入,据当局委托展开的一项研究,如果政策保持不变,该基金在2036年前将面临资金枯竭的风险。

  但是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反对推迟退休的呼声也很普遍。中国许多年轻的成年人担心,这样的举措将使他们更难找到工作,那些有小孩的人则担忧,如果他们的父母无法退休,将不再能依靠他们照顾孩子。还有一些老年人担心,在一个年轻工作者往往更受青睐的社会里,他们很难找到或保住工作。

  

  上个月,武汉。中国计划提高退休年龄,但这可能会为许多依靠退休父母照顾孩子的年轻人带来问题。

  欢迎分享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标签组:[经济] [中国人口] [宁吉喆] [老龄化社会] [人口增长率] [基本国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589.html

相关阅读

欢乐颂姐妹为刘涛庆生,蒋欣缺席,孙俪成刘涛闺蜜之谜

刘涛的友情谜团刘涛近期与秦海璐深夜谈心,表示自己身边缺少朋友,并且事务繁忙,鲜有空闲结识新友。谈及闺蜜,她只提及了秦海璐和孙俪。然而,在刘涛生日之际,平日里关系密切、常互赠贵重礼物的蒋欣却无任何表示,...

2025-04-07

短剧公认漂亮的演员,马秋元可惜了,呼声最高的居然90%都是夸赞

近年来短剧之所以爆火出圈。除了爽点满满的剧情之外,演技和颜值并重的好演员层出不穷也是个吸引观众的关键。就比如下面这五位短剧女演员,个个都是公认的漂亮。即便跟演长剧的女明星比起来也是丝毫不逊色。刘夕语刘...

2025-04-07

被称娱乐圈最低调女星,曾7次拒绝娱乐圈潜规则,如今过得怎么样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诱惑和陷阱无处不在。万茜就曾在访谈节目中,含泪自曝自己被某导演“潜规则7次”。当时一位知名导演公然对她提出无理要求,甚至威胁“不答应就别在娱乐圈...

2025-04-07

蛇年后面是什么生肖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每一年都有一个对应的动物,按照固定的顺序轮流出现。蛇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第六个年份,排在龙年之后,蛇年之后的生肖是马年。对于很多人来说,生肖不仅仅是与年份相关,它们还与命运、性格、...

2025-04-07

应采儿晒全家探班陈小春,父子仨同框像复制粘贴,网友:太像了!

1、“探班收获三位陈小春”,网友:这也太像了吧!“探班一位陈小春,收获三位陈小春。”这话不是段子,是应采儿发自肺腑的“DNA感慨&rdquo...

2025-04-07

蛇宝宝好还是马宝宝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与命运紧密相关,每个人的性格、运势、甚至健康,都常常被认为与出生年份的生肖息息相关。蛇宝宝与马宝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肖代表,在这一对比中,许多人不禁要问,蛇宝宝好还是马宝宝好?这...

2025-04-07

娱乐圈“净土”代言人!这十位女星凭什么脱颖而出?

在娱乐圈这个充满喧嚣与纷扰的大舞台上,总有一些女明星宛如一股清流,以她们的纯净、低调与敬业,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与尊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娱乐圈最干净的十位女明星”,看看其中有没有...

2025-04-07

什么属相的宝宝命最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肖与命运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相信,出生年份所对应的生肖对人的性格、命运和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会根据生肖的五行属性来为宝宝选择最佳的出生年份,希望能够...

2025-04-07

季隗怎么读?揭秘春秋贤女的名字之谜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因时代变迁而湮没,但总有一些名字如同星辰般闪耀,季隗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与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有着深厚渊源的女子,她的名字读音却成为后人探寻的谜题。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

2025-04-07

陈晓落泪采访曝光坦言:我可以包容她的过去却无法容忍她活在过去

在娱乐圈人人都在塌房的时候,大家都在想要维护好自己的cp和偶像。但是却依旧改变不了,娱乐圈内感情经不起考验,圈内无数的模范夫妻,开始连爆离婚的消息。在前段时间陈晓和陈妍希的离婚讯息就冲上热搜,两个人的...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