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汶川地震中,抛弃学生优先逃跑的老师“范跑跑”,如今过的怎样?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现在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1-05-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自古以来,世人将老师置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老师被称为“勤劳的园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可以说,老师是中国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的职业,杜甫曾称赞自己的师长“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连宋濂都曾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对于老师的尊敬之情“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可以说,老师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但是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师,在汶川地震中毫不犹豫地抛下自己的学生夺门而出的,被戏称为“范跑跑的老师,他曾经轰动一时,被世人所唾弃,而这位“范跑跑”的现状却鲜有人所知。

  患难见真情在2008年那场震惊全国的汶川地震里,发生了许多动人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其中最为动容的便是张米亚老师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瘦弱的双臂承担起自己的两名学生生命的重量,所幸的是,那两位学生平安无事,这位平凡的老师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人性的伟大光辉和身为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与之相反的是,同样也有一位老师在此次灾难声名大噪。那就是在当年赫赫有名的“范跑跑”老师。当地震发生之时,这位老师在确定灾难的危害性时,他并没有考虑依然身处险境的学生们,而是撒腿就跑,把自己的学生留在危难之中。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遭到了广大人民的一致唾弃

  事件发生后,范跑跑并没有道歉或是忏悔,反而指责那些责骂他的众人,嘲讽他们如果交换位置,换位思考,一定会与自己做出相同的行为。范跑跑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引发了众人对于“师德”的思考。 这并非仅仅只是用一句“换位思考”就能搪塞过去的说法。虽然怕死乃是人之天性,面对死亡,没有人可以完全冷静下来,此乃人之常情。但司马迁也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范跑跑显然在为自己的贪生怕死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再则,范跑跑在那是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更是一名教师,一名教师的职责首先便是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张米亚老师便是活生生的例子。然而范跑跑将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弃自己的学生于不顾,这不仅仅是人性的问题,这更是一个老师师德的问题,在我看来,范跑跑这种无疑是无耻万分的狡辩行为。范跑跑这一跑,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声誉,更是全天下所有老师的名誉。这无疑使得所有老师都被扣上“贪生怕死”的标签。

  更有好事者开始传播老师的种种谣言,声称存在老师“额外收取补习费,甚至打骂、虐待学生。”一时间,无数人都开始讨伐教师这个职业,这无疑影响了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年轻人们,使得教师们在那是人人自危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范跑跑可谓影响深远无论如何,范跑跑身处于普通人的立场上,他可能并没有做错,他只是表现出一个正常人在面对灾难时的正常行为;然而,如果在一位教师的立场上来说,他无疑是一败涂地的,他连面对灾难保护学生的勇气都荡然无存,有何资格称作“老师”,对于自己行为的种种狡辩,实在令人鄙视万分范跑跑如今现状但在那场灾难之后,范跑跑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如今,范跑跑被所有学校所拒绝,毕竟哪座学校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处于腥风血雨之中,这种下场令人唏嘘,但也称得上咎由自。为了维持生计,范跑跑表示“自己可能会开家书店,卖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在我看来,这份工作更适合范跑跑,尽管我们对于他贪生怕死的行为感到不耻,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他的文学才华,或许范跑跑如今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文学功底了。对于范跑跑,网络上一直争论不休

  支持者认为:范跑跑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这并无大错。更何况,危难之前,有多少人会考虑与自己无半分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在现代,老师和学生更像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像张米亚老师那样伟大的教师毕竟是凤毛麟角般地存在,一个拿钱做事,一个付钱学习,一旦学生毕业,两者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无联系。人世间的冷漠展现的毫无保留。反对者则嘲讽:一个连“师德”都没有的人,有什么资格担任“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也许范跑跑在能力方面绰绰有余,但在品德与为人处世方面糟糕透顶也许他当时做了自以为正确的选择,但谁也无法得知,那群被他抛弃在教室中的学生,他们甚至都没有十五岁,就被自己除了父母以外最为亲近和尊敬的人抛弃了,先不论有没有学生因为范跑跑轻率的行为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哪怕那些事后得救的学生们所留下的心理阴影该如何补救,他们之后又该以怎样的眼光去面对“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范跑跑以一己之力将整个教师行业拖下水。

  荀子曾经说过:“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老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毫无意义的。现在学生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学习,老师将会是他们所学习模仿的对象,范跑跑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学生何等影响。也许他脱离教师的行业,是所有祖国花朵的幸运。

标签组:[汶川地震] [自然灾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774.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赏析

【原文】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①。以虽知之,与勿知同②。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③。事有可以过者④,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赏析

【原文】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②,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赏析

【原文】言极①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②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

2025-04-27

庄子《说剑》译文赏析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简介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

2025-04-27

庄子《盗拓》译文赏析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简介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2025-04-27

庄子《让王》译文赏析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