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北大毕业,在汶川地震中“一跑成名”的范美忠,如今过得怎样_时候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现在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北大毕业,在汶川地震中“一跑成名”的范美忠,如今过得怎样

13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一时房倒屋塌,造成近7万人丧生。如今已经过去了13年,那些曾经在灾难面前,无惧生死的英雄们,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让我们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不过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有一个人,免不了被人们反复提起,那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弃学生不顾,第一个逃到操场上的“范跑跑”。

范跑跑真名范美忠,他出生于四川内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他的上面还四个哥姐,家境颇为贫穷。

在范美忠的记忆中,他的童年非常不快乐,由于父亲是个好吃懒做的赌鬼,平时家里的活一点也不干,有点钱就要出去赌。因此,母亲和他总是争吵不断。而母亲为了能养活他们,不仅白天黑夜地在田地里忙活,还为了能给孩子们筹学费,每年总要养上两头猪。

到了年关的时候,母亲就会把猪卖掉,这样就有了三四百块钱的收入。不过,万一这笔钱被父亲赌掉了,那么范美忠和哥哥姐姐们的学费就没了。

父亲的不负责任,让范美忠很小就认识到他如果要逃离这个家庭,就必须靠自己努力。

由于有着强大的信念,范美忠读书特别刻苦,他也一直是老师们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92年,范美忠在隆昌二中度过了他的三年高中时光,并通过高考,如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从而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人。

当然,范美忠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公费教育的末班车,学费每年只要象征性地支付200 块钱。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在经济上还是勉强能够支持得起的。

然而,范美忠在北大学习历史的时候,他却对历史产生了疑惑。比如抗战究竟是为谁而战?再比如古代大儒们的言论又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等。尽管教授们的历史课讲得十分精彩,但他却总认为他们所讲的都与“事实”相差千里,所以他在很长时间里,都在图书馆里寻找真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对“自由民主”心生向往,并把“追求自由和公正”当作了自己人生的理想。

1997年,范美忠在大学毕业后,由于学校分配的工作工资太低,遭到了他的拒绝。随后他回到四川,凭着名校学历到自贡曙光中学做了一名历史老师。

然而范美忠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给学生们讲到书本以外的话题。由于他的许多观点与课本相悖,因此校长多次找他谈话,要求他必须按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不能讲不当言论。

这无疑给一腔热血的范美忠,泼了一盆冷水,让他十分沮丧,同时由于他为人孤傲,看不起同事,因此他和同事间的关系也相当隔阂,所以他在学校里过得颇为抑郁。

不久后,范美忠就不告而别,到外面闯荡世界去了。而学校在登报声明他所做的一切都与曙光中学无关后,也解除了他的编制。

范美忠先是到广州打拼,他在那里应聘过几份媒体工作,不过都没做多久他就辞职不干了。后来他又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做历史老师,结果他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比较蒋经国与邓小平的功与过。校长听完课后,当时就跟他结了工资,让他立刻离开学校。

此后,范美忠又先后到深圳和重庆呆过一段时间,由于他的言论偏激、又对教材不满,因此他在很长时间里只能靠给媒体写稿度日,而微薄的稿费也只能勉强刚够他解决住宿和吃饭的问题。

事业上的多次碰壁,让范美忠彷徨无措。曾经让他十分骄傲的名校文凭仿佛也失去了价值,最后,范美忠还是决定回到教育行业,以求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于是,范美忠再次回到家乡,并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教师。

光亚学校并不是公立学校,而是90年代几人合伙创办的私立学校,其规模、校舍、师资等都很一般,因此只能算是个三流中学,在当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自然,北大毕业的范美忠就成了学校里面的“名师”,校长卿光亚对他十分客气,因而范美忠也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转眼到了2008年5月12日。

那天,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课桌晃动了几下。

说实话,那段时间四川地震较为频繁,或大或小的地震一年总要发生那么几回。所以对于四川人来说,桌椅的晃动,不过是轻微的地震,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此,范美忠在感受到课桌晃动后,起初并没有在意。

但接下来整个教学楼就开始剧烈摇晃起来,窗子还发出吱嘎的声音。范美忠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出了教室,连滚带爬地跑下楼,并第一个冲到了操场。

而那些学生们则在愣了几分钟后,才意识到危险,于是他们纷纷躲在课桌下,直到教学楼晃得不那么厉害了,他们才从教室撤到了操场上。

当学生们抵达操场后,范美忠很诧异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出来?”有学生质疑他,为何不把大家带出来时,他坦然表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我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不过接下来,范美忠并没有继续逃走,而是和其他教师们把学生集中在操场上后,开始有序地把他们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

本来这件事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就是5月22日,范美忠却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主要记录了他在地震中和地震后的经历,这其中也包括他抛下学生,先行逃到操场的情节。

他还特意为自己为何没有留下来营救学生做出了解释,他写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美忠之所以会在微博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当时他身边总有人把他为了自保,不顾学生安危的事情当话题议论。

尽管大家对他胆小怕死的行为颇为不齿,但他却固执地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而他又不屑于向大家做解释,所以他干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写成文章,发在了微博中。

原本,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却让他成为了2008年的新闻人物,而他也因此被网友嘲讽为“范跑跑”。

网民愤愤然谴责他没有尽到教师该有的操守,万一因为他的失职,学生们被埋在废墟之中,他良心不痛吗?有人也表示逃跑可以原谅,但居然把自己没有担当的懦夫行为,包装成是“自由和公正”就十分可耻了。

不光网民们愤怒不已,一些网络大V也纷纷对范美忠口诛笔伐,把原本被批斗得体无完肤的他,更是推向了舆论的漩涡深处。随后一些媒体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范美忠。面对记者的提问,范美忠坚持他所遭受的是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他始终坚持他的逃跑没有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媒体最先开始反思,如果换位思考,假如当时在场的是自己,会不会做出和范美忠一样的行为呢?

当时,凤凰卫视的知名节目《一虎一席谈》,还特意做了一期“范跑跑事件”访谈节目。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冷静下来的范美忠,没有再固执地坚持他的做法没有问题,他甚至还诚恳地在节目中向学校师生道歉,表示他当时的确是应激性行为,没能想太多。

在那档节目中,接受采访的还有校长卿光亚。他告诉主持人,范美忠是个爱岗敬业的人,他热爱教育,上课也很有特色,因此学生们都很认可他。

当主持人问卿光亚,范美忠现在已经成为舆论人物,学校会不会因此开除他时。卿光亚表示,他很理解范美忠的行为,并且学校也会努力帮助范美忠渡过难关,而不是想着去开除他。

随后,主持人将范美忠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一线救援工作的事情也一并通过节目展现给了观众。

节目播出后,网上对范美忠的批判少了一些,甚至有不少网民开始倒戈,表示理解范美忠。

不过,网络上危机虽然得到了缓解,但这于他的事业却没有丝毫帮助。

仅在节目播出一周后,亚美学校就接到了市教育局“取消范美忠教师资格证”的通知。如此一来,范美忠只得离开了学校。

失去了工作的范美忠,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反而不断地在微博上发文,抨击中国的教育部门。结果,他的做法让原本不多的朋友都离他而去,而一度非常看重他的卿光亚也为了避嫌,再也没有和他有过联系。

此时的范美忠可谓人生陷入了低谷。他曾为了谋生四处求职,但“范跑跑”的名气太大了,因此没有一家公司或者学校愿意聘用他。无奈之下,范美忠干脆回归家庭,做起了家庭主男,从此淡出了公众视野。

如今“范跑跑事件”已经过去了13年,那么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现在,范美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不过毕竟是北大高材生,他在家里不仅开设了小说鉴赏课,而且他还通过在网上教学获取回报。

至于在孩子的教育上,范美忠没有让他们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是自己亲力亲为对他们进行教育。

对于现在的生活,范美忠表示很满意,他说2008年应该算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今他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能让家人过上质量较高的生活,而他也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写小说,研究哲学等,如果再给他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他已经完全没可能喜欢了。

标签组:[大学] [北大] [汶川地震] [范美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778.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