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自己先跑的老师“范跑跑”,真的做错了吗?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发表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1-05-13
展开全部

第斯多惠曾经说:“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自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以来,老师们一直被当成精神高尚的代表,他们的爱如黑暗中的那束光,照亮了无数迷茫之人的道路。

2008年的一场汶川地震敲击着无数同胞们的心,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众志成城,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人间百态。

地震发生的瞬间,四川学校的范美忠老师抛弃了学生独自跑出教室,范美忠也因此获得了范跑跑的称号。如今十多年过去,再谈范美忠事件,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地震中的人性

1997年,范美忠从北京大学毕业,他选择深入基层,在四川省都江堰的光亚学校教书。2008年的某一天,大地开始剧烈地抖动,地震来得猝不及防。此时范美忠正在班级里给学生们上语文课,感受到教学楼的剧烈晃动,范美忠迅速做出反应。

出人意料的是,范美忠的快速反应并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自己。范美忠用了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教学楼的外面,他也成为了第一个跑到学校操场的人。

经历了劫后余生的范美忠松了一口气,望着教室门口不断向外冲的学生,范美忠没有产生回去的想法。他选择留在了最安全的地方,参与到疏散逃出来的学生的工作中。

地震发生过后,无数的媒体深入灾区发掘背后的故事,他们有着众多感人至深的报道,与此同时,范美忠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巨大的灾难过后,每一个人都十分敏感,听闻范美忠抛下学生独自逃命,人们都义愤填膺。一时之间,范美忠身处舆论的漩涡之中。

网友们的记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上的谩骂声渐少,事情正在走向平淡。不久之后,范美忠的发声再次点燃了大家的怒火。

范美忠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自己快速逃跑没有任何的错误,那是人们在危险情况发生的时候的本能反应。范美忠认为,即便地震发生之后在他身边的是他的母亲,他依旧会自己逃跑。

范美忠的言论再一次让他成为了焦点,民众对他的行为十分不屑,并且给了他范跑跑这个极具讽刺性的名字。

危险中的无可奈何

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加入了这场大战之中,声讨范美忠的大有人在,而支持范美忠的人也不在少数。双方各持己见,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范跑跑热度居高不下。

在某些反对范美忠的人看来,他这样的行为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范美忠已经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成年人,他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趋利避害。然而范美忠的学生却并非如此,他们年龄尚小,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绝望,他们不懂得如何让自己脱身。

灾难发生的一瞬间,范美忠是距离孩子们最近的一个人,也是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一个人。孩子们需要范美忠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行动,即使因为慌乱而产生躁动,范美忠的存在总能让他们感到安心。

孩子们或许没有想到,教室中的唯一一名大人竟然是跑得最快那个人,当他们望着那个匆匆离开的背影,他们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他们心灵无比脆弱的时刻,范美忠抛弃他们的行为或许能够颠覆孩子们的价值观。

在另一些人看来,范美忠的行为没有错,他没有违反法律,更不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中国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面临着难以抉择的事情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第一选择都是保护自己,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一个方面。面临危险的时候逃跑是人们下意识的举动,每个人都经历着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这是人性使然。

范美忠是学生们的老师,可是他也是范美忠,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范美忠是成年人,可是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身上也承担着责任,因此范美忠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众生平等,那些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评判范美忠的做法,仅仅只是因为范美忠是成年人,他就要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吗?人们都向往安逸的生活,总会不自觉地向舒适区靠近,在那个危急的情况下,安全地带就是范美忠拼命寻找的舒适区。

范美忠的错

范美忠事件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个阵营之间的对峙也一直没有平息。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再次回顾范跑跑事件,人们不禁产生疑惑,范美忠真的做错了吗?

作为一个普通人,范美忠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作为一名老师,范美忠确实是做错了。地震中抛下学生独自逃跑的行为有违师德。

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十分特殊,他们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他们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老师们的义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与此同时,他们必须要尽全力保护自己学生的安全。

汶川地震之中,众多老师为了救孩子们被压在废墟之下,他们可以弃自己的安全于不顾,为什么范美忠不能。归根究底,范美忠的精神境界无法达到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要求。

其次,逃跑事件发生以后,范美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妥当的行为。他用人性使然来为自己辩解,拼命帮助自己洗白。他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人感受到了他破碎的三观。一个在危险面前可以抛弃一切的无情无义的人,这样的冷血范美忠如何好意思拿出来叫嚣?

相较于2008年,如今的中国社会发展程度更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然而当人们回头再探究范跑跑事件的时候发现,当年认为他行为错误的人如今依旧没有改变想法。为人师表,范美忠的错误被永远刻在历史中,人们无法忘记,社会亦无法释怀。

标签组:[地震] [汶川地震] [范美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91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