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如何走出低生育率陷阱?_限制

发表于话题: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吗?
发布时间:2021-05-14

原标题:中国如何走出低生育率陷阱?

别说开放二胎、三胎,就算不限制生孩子的数量,结果都是大同小异的:不愿意生的人,你再怎么放宽条件,再怎么宣传要多生孩子,甚至就算给生育补贴,都还是不愿意生的。

因为,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不想生、没有责任心了,也不是因为有政-策限制才不愿意生娃,而是现在的年轻人再生育问题上,变得更加理智和更加负责任了。

现在的住房、教育、医疗、食品蔬菜等价格等高居不下,孩子抚养成本高昂,教育成本更高,年轻人收入又不高,养活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生孩子了,不敢生,生不起,养不起,更教育不起。

我们这一代人养育儿女不比二三十年前父母辈爷爷辈了,不是只管生不管育的时代了,不能说:父母辈那么穷都可以把我们生下来和养大,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就不行了?

我们这一代,对孩子的养育、教育的要求,比以前可高了不是一点两点,我们这一代人要为下一代的人生负责,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追求的是优生、优育,而不是养活就行了。

在不能为下一代保障最低基础的生活、教育、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的时候,不生是明智的选择,不然只会祸害了自己的孩子也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该不该生育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这件事情上,不应该被道德约束绑架和规定条文限制裹挟,并不是该由非自己和配偶之外的人来决定的,应当是当事人自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做的自由选择。

要考虑身体情况、当事人意愿、经济条件、家庭意愿,其中自己的意愿最重要。并不应该是“别人都在生所以我也要生”和“别人认为我该生所以我也要生”,而是“因为我想生,我也能生,我还能生好,还能教育好,所以我才要生”。

虽说现在老龄化严重,时代需要,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不能盲目选择生孩子,不管少生还是多生,一定要优生,这是对孩子和自己的家庭负责。

开放生育限制,确实是会带来一定的出生人口数量上涨,但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

开放限制后会选择生育更多孩子的,大多是这两种人,一种是完全衣食不愁、家庭富裕、也很想要多一些孩子的家庭;一种是低收入、低学历、家庭较为穷困、思想认知比较落后的群体。

而学历较高、经济基础一般的群体,优生优育一个都比较困难,最多生一个就算比较理想的了,不会再选择多生,多生只会降低生活质量。

因此,要想提高生育率、增强年轻人的生育欲、走出低生育率陷阱,应该去:

1、想办法降低房价、物价、孩子的教育、养育成本,让生孩子、养孩子的负担能小一些,减少年轻人们的压力和负担。

2、增强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保障措施,让孩子能在健康、安全、公平的环境中长大;

3、促进经济发展,去想办法提高年轻人收入,让上升空间、发展机会能更多一些,更公平一些。

4、增强女性生育福利待遇,减少因生育给女性带来的身体、心理伤害,减少因生育给女性带来的职场事业影响、职场歧视。生孩子的是女性,如果女性要为生育付出的代价过大且得不到任何的鼓励、支持和帮助,那还有哪个女人会愿意生孩子呢?

以上这些方向,比建议开放放宽生育限制、大力宣传“多子多福”理念之类的措施,要有效得多。

标签组:[生育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549.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