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人口数据系列③ | 低生育率陷阱:两年少生521万人,二孩红利进入尾声_中国

发表于话题: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吗?
发布时间:2021-05-14

原标题:人口数据系列③ | 低生育率陷阱:两年少生521万人,二孩红利进入尾声

2016年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让中国人口短暂地走出了“增长困境”。

2016年至2017年间,中国大陆年出生人口均在1700万以上。但到2018年,这一数字掉头跌至1523万。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仅1465万,创下近十年来的最低记录。

粗略估算,2018和2019这两年,比生育高峰的2016、2017年,少生了大约521万人。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累积的“生育势能”已基本释放,生育率下降趋势恐难挽回。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个清晰的现实:孩子越生越少了

生育率一路走低,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宿命。

联合国在《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生育水平从1990年的平均每名妇女生育3.2个孩子下降到2019年的2.5个孩子,预计2050年将下降至2.2个孩子的水平。

更有数据表明,在全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2.1,跨入了“低生育率水平时代”。

全球范围内的生育率下降,由来已久。1963年-2018年,全球平均生育率从约36‰跌至约18‰,降幅高达50%。在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降幅甚至在80%以上。

中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则远超国际水平。

据联合国统计,1950-2015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从3.3降至1.9,日本从3降至1.4,印度从5.9降至2.4,中国则是从6降至1.6,排名直接跌至全球倒数。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总和生育率曾达到6.38的高位水平。当时的一个普通家庭,通常要生育6个左右的子女。改革开放以后,总和生育率则长期维持在“2”字头水平。

80后90后和父母30岁的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从1990年开始,中国开启了近20年的“低生育时代”。受益于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在一段时间内,自然增长率尚能维持正值。

但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2.1),等到老龄人口集中死亡期,新生人口无法弥补,人口数量就会大幅下降。这是任何一个寻求发展的国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有数据预测,中国在2024年之后人口将逐渐减少。到2035年,人口预计减少4500万。2100年,中国人口数量会降到10亿以内。

生育率为何降了?没人生,养不起

生育率的走低,首先和育龄女性人数的减少关系密切。

影响生育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婴儿数量和育龄女性人数。生育期的年龄界限,一般默认为15-49岁。中国15-49岁女性人口数量在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一直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减少了约500万人,20-29岁黄金生育期的育龄女性减少了约600万。计划生育、性别失衡等,都是促成当前育龄女性减少的重要原因。

其次,二孩超半数的占比,意味着生育率提高后续乏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9年在一个家庭中,有二孩及以上孩子的比例高达59.5%,其中二孩占57%。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有三孩及以上的仅占2.5%。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按这个比例推算,一孩出生人口约为593万,二孩出生人口约为835万,三孩出生人数还不到37万。

全面二胎累积的“生育势能”已基本释放,比不生二胎更可怕的,是一胎都不想生了。

再者,居高不下的生育成本,也使很多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关于生育有个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与生育率是“倒U型”的关系。降低妇幼的死亡率,只需要发展达到基本水平即可实现。但当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后,生育小孩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说的扎心一点,就是当大家都不那么富裕的时候养娃还容易一点,富裕之后反而难了。

除此之外,女性生育意愿的降低,也是生育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生育上投入更多精力的,通常是女性。而女性一旦选择生育,就意味着在入职后的十多年里,至少有两年时间会因为怀孕、生产、哺乳等而无法正常工作。

即使熬过哺乳期,还会有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大学等一路升级打怪的问题等着家长操心。这种自我牺牲,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花式催生,真能解决问题吗?

最近几年,中国低生育率的现实终于引起了各方重视。

以梁建章、任泽平、原新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纷纷加入到对低生育的讨论和谏言献策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建议,是全面放开生育。即在全面二孩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想生三孩的人,可以放心地生。

如前所述,2019年中国二孩及以上家庭占比59.5%,其中不乏70后、80后高龄产妇赶着生二胎。在90后渐成生育主力的情况下,三孩开放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待考证。

另一条老生常谈的建议是完善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这条建议初衷是美好的,但在执行层面,常常会陷入悖论。

比如开放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后,女性的家庭属性加重。此时再强调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也无法避免企业在用人选择上的隐形歧视。

2017年一组数据显示,上海城镇女性整体就业率为40.3%,其中有9个区达不到40%,最低的仅为26.3%。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二孩让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新的挑战。

所以,想要提高生育率,还是要设身处地地从女性视角出发考量,合理规划和设计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地延长带薪产假、提高生育津贴,导致企业负担加重,不愿招收女性员工。

至于强制设立“生育基金”,向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等无稽之谈,除了招来骂声一片之外,很难对提高生育水平有任何实质帮助。

在一个进步的社会,生育应该是一种怀着爱和期待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将女性视为“生育机器”,一味地剥削和榨取。

标签组:[生育年龄] [中国的人口] [二孩] [生育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558.html

相关阅读

欢乐颂姐妹为刘涛庆生,蒋欣缺席,孙俪成刘涛闺蜜之谜

刘涛的友情谜团刘涛近期与秦海璐深夜谈心,表示自己身边缺少朋友,并且事务繁忙,鲜有空闲结识新友。谈及闺蜜,她只提及了秦海璐和孙俪。然而,在刘涛生日之际,平日里关系密切、常互赠贵重礼物的蒋欣却无任何表示,...

2025-04-07

短剧公认漂亮的演员,马秋元可惜了,呼声最高的居然90%都是夸赞

近年来短剧之所以爆火出圈。除了爽点满满的剧情之外,演技和颜值并重的好演员层出不穷也是个吸引观众的关键。就比如下面这五位短剧女演员,个个都是公认的漂亮。即便跟演长剧的女明星比起来也是丝毫不逊色。刘夕语刘...

2025-04-07

被称娱乐圈最低调女星,曾7次拒绝娱乐圈潜规则,如今过得怎么样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诱惑和陷阱无处不在。万茜就曾在访谈节目中,含泪自曝自己被某导演“潜规则7次”。当时一位知名导演公然对她提出无理要求,甚至威胁“不答应就别在娱乐圈...

2025-04-07

蛇年后面是什么生肖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每一年都有一个对应的动物,按照固定的顺序轮流出现。蛇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第六个年份,排在龙年之后,蛇年之后的生肖是马年。对于很多人来说,生肖不仅仅是与年份相关,它们还与命运、性格、...

2025-04-07

应采儿晒全家探班陈小春,父子仨同框像复制粘贴,网友:太像了!

1、“探班收获三位陈小春”,网友:这也太像了吧!“探班一位陈小春,收获三位陈小春。”这话不是段子,是应采儿发自肺腑的“DNA感慨&rdquo...

2025-04-07

蛇宝宝好还是马宝宝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与命运紧密相关,每个人的性格、运势、甚至健康,都常常被认为与出生年份的生肖息息相关。蛇宝宝与马宝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肖代表,在这一对比中,许多人不禁要问,蛇宝宝好还是马宝宝好?这...

2025-04-07

娱乐圈“净土”代言人!这十位女星凭什么脱颖而出?

在娱乐圈这个充满喧嚣与纷扰的大舞台上,总有一些女明星宛如一股清流,以她们的纯净、低调与敬业,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与尊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娱乐圈最干净的十位女明星”,看看其中有没有...

2025-04-07

什么属相的宝宝命最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肖与命运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相信,出生年份所对应的生肖对人的性格、命运和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会根据生肖的五行属性来为宝宝选择最佳的出生年份,希望能够...

2025-04-07

季隗怎么读?揭秘春秋贤女的名字之谜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因时代变迁而湮没,但总有一些名字如同星辰般闪耀,季隗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与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有着深厚渊源的女子,她的名字读音却成为后人探寻的谜题。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

2025-04-07

陈晓落泪采访曝光坦言:我可以包容她的过去却无法容忍她活在过去

在娱乐圈人人都在塌房的时候,大家都在想要维护好自己的cp和偶像。但是却依旧改变不了,娱乐圈内感情经不起考验,圈内无数的模范夫妻,开始连爆离婚的消息。在前段时间陈晓和陈妍希的离婚讯息就冲上热搜,两个人的...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