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看看这组数据,放开二孩还值得担忧吗

发表于话题: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吗?
发布时间:2021-05-14

原标题:看看这组数据,放开二孩还值得担忧吗

35岁的北京姑娘小胡决定放弃生第二个孩子。她的理由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看病上学都麻烦得很,我就不凑热闹了”。

小韩是昌平区负责办理准生证的工作人员。谈到全面放开二孩,她有些忧虑。“说是大家都不太愿意生,可万一政策放开,好多人都生呢?以前那么多年的努力不都白费了?”

小胡和小韩虽然只是个体,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小胡不生二孩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小韩作为计生工作者的忧虑是否多余?我们来看人口数据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总和生育率争议

先看一组最新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总人口为13.6亿人,当年出生人口为1687万人,死亡人口为977万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比2005年提高4.97个百分点;0到14岁人口占比为16.5%,比2005年下降3.77个百分点。

从这一组数字,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判断:中国在数量上依然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出生人口高于死亡人口;老年人口比例快速提高,0~14岁人口快速减少。这就是中国人口的新常态:数量依然可观,但老龄化加速提高,青少年人口迅速减少,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值得警醒的重大变化。

很多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国人太爱生娃了。实际上,在过去200年,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在1820、1950、1980和2013年分别是35.0%、21.8%、22.1%和19.0%,总体上在大幅下降。即便是在1950~1980年,增长幅度也只有0.3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中国的人均寿命从约40岁延长到近70岁。相比之下,1980~2013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了超过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是前30年上升速度的10倍。

如果我们把历史维度拉长些,观察从2000年到2100年这100年的人口变化,所看到的场景就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中国人口上升到峰顶后开始迅速下降,很像在坐过山车。

你可能坐过过山车,从谷底到峰顶,又从峰顶冲下谷底,惊险刺激。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口这辆过山车到底离峰顶还有多远?峰顶之后的下滑会有多快?

本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有人口总量、年龄、性别、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等数据,人口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推算出答案。但在中国,事情变得复杂。对于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数十年来都存在很大争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1995年总和生育率为1.46,2000年为1.22,2005年为1.33,2010年为1.18,2012年为1.26。

按照这组数据,中国早就处于超低生育率水平。但有关部门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中存在严重的漏报和瞒报,因而一再否定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并将生育率数据大幅上调。2000年人口普查的抽样原始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为1.22,后被调高到1.8。

普查中的漏报确实存在,但48%的调整幅度令许多人口学者大跌眼镜。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复核,认为2000年的生育率在1.39~1.49之间,高于当年人口普查的1.22,大大低于官方认定的1.8。

低生育率陷阱

尽管十年前就有多位人口学者呼吁调整生育政策,放开生育限制,但直到今天,生育政策调整仍在踟蹰。全面二孩政策自7月份传出年内出台后,相关部门并无明显动作。其实,除部门利益作祟外,对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缺乏准确判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财经日报》就此采访了多位人口学者。综合看来,人口学者对中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估算平均在1.4左右。

1.4的总和生育率是什么水平呢?2.1被认为是保持世代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平均生2.1个孩子,可以基本保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由于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孩的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更替水平要更高,约为2.2。人口统计学认为,当总和生育率低于1.5就属于超低生育水平。一旦跌破1.5以下,将很难再有显著回升。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中国已经跌入了低生育率陷阱。

而从近期多家机构的生育意愿调查和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事实看,中国人较低的生育意愿不仅仅是受政策因素,更有其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原因。中国人,尤其是80后、90后的生育观已经被深刻地改变。

超低生育水平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口萎缩。首先是人口峰值的提前到来和峰值变低。中国社科院按照相关方案假设所做的测算显示,中国人口峰值有可能在2025年或2030年到来,预计峰值人口在13.87亿或14.5亿人左右,远低于原先估计的16亿。

相对于2.2的更替水平,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25~30年)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这是个可怕的速度。

从数据的汪洋里审视中国人口,很像电影里的绿巨人浩克,虽然表面看起来身形巨大,能量惊人,但其实在里面,那个真正的他满心焦虑,虚弱不堪。中国人口也是这样,数量依然庞大,结构已然扭曲。

过山车下降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但根据客观事实及早应对、及时刹车,至少可以减缓一些下降的速度。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真实的人口数据理应得到更多尊重。

标签组:[中国人口] [二孩] [总和生育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560.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赏析

【原文】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①。以虽知之,与勿知同②。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③。事有可以过者④,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赏析

【原文】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②,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赏析

【原文】言极①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②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

2025-04-27

庄子《说剑》译文赏析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简介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

2025-04-27

庄子《盗拓》译文赏析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简介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2025-04-27

庄子《让王》译文赏析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