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低生育下的中国,未来20年,三四线房价会大跌吗?

发表于话题: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吗?
发布时间:2021-05-14

半个月前,出门办点事,打车,车行中途,师傅打开电台听广播。

我跟着听了半耳朵,然后听到一则报道,关于日本生育率的。

说2017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94.1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创下了日本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图解:日本儿童出生率数据(蓝色线条表示儿童出生数量,

红色线条表示每1000人口中的儿童出生率,时间跨度:1950年至2016年)

 

这是连续2年来,日本新生儿数量不足100万人。

巧的是,朋友圈正好有人带评论转发一篇相关的文章:日本吃枣药丸。

更巧的是,前几天的一条和生育率相关的新闻,也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而这次的主角不是日本,而是中国。

1

中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来看,至今没有哪个国家是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还能涨回来的,怎么鼓励都没有用。

这算是现代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道危机,中国现在看起来也遇到了。

2016年是“全面二孩”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31万人。

这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新生儿出生最多的一年。

按照以前国家卫计委及一些专家的预测,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最低预测为2023.2万,最悲观的专家也认为,在2020年之前,中国人口会持续增加。

按照预测,2017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最低应该有2023万人口出生

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实际出生人口比最低预估2023.2万数整整少了300万,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此外,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出生人口再次开始掉头向下。

从数据上看,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也下降了0.52‰,只有12.43‰,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

你可能要说,这是政策的问题,如果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呢?不止是放开二胎,而是放开三胎、四胎、无数胎呢?这会让中国人疯狂生孩子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

2

人口萎缩犹如慢性毒药

我们先不说结果,先来看一个有过强制节育,控制生育率,后来全面开放生育,甚至鼓励生育的国家:新加坡。

70年代的新加坡担心人口过快增长过多,号召每家只生两个孩子,超出的,取消家庭福利。

于是生育率开始急剧下滑,到70年代中期,生育率首次低于更替水平;到80年代中期,生育率已经降到1.6左右。

这下子,政府开始慌了,从1984年开始,鼓励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妇生育3个以上的孩子。

然并卵,并没有起到效果。1986年生育率下降到了1.4,后来,新加坡全面取消计划生育,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

然而次年,生育率就再次进入了下滑通道,此后生育率一直不可逆转地直线下跌。

2013年生育率已经跌到了1.2以下,2017年,人口增加仅为0.1。

新加坡的《2017年人口简报》公布,过去一年来,新加坡人口仅仅增加0.1%,创14年来新低。

无论新加坡政府如何鼓吹,如何利诱,新加坡人就是不想生小孩。

不止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一样,也陷入劳动力人口锐减的困境中,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报道,美国生育率下降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值。

巴西也一样,巴西国家地理研究所公布数据,巴西城镇人口正在逐年减少。

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每个国家或多或少的都陷入了焦虑之中,而这种焦虑投射在婚育上,就是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缩小范围,看一张东亚的总和生育率地图,从颜色上看,日本还算是不错的。中国东北地区,生育率现象十分严峻,如果低生育率一直按照现在的步伐走,那么不久后,中国大部分国土都将变成如今东北的颜色。

残酷的事实告诉你,从全球各国历史来看,生育率下降后,几乎没有重新回升的例子。并且,无论政策如何,不想生孩子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而且,尤以年轻人居多。

中国未来的总和生育率可能会逐步下降到如同台湾、韩国、泰国、日本这样的1.2-1.4的超低水准,也就是说每隔一代人,出生人口就打6-7折,三代之后,就只有25%了。

85后每年出生:2300-2500万

10后每年出生:1500-1600万——打六五折

由此推算:

35后:950-1000万

60后:600万 

于是,当年均出生只有1500-1600万的90后成为了生育主力,如果他们的后代数量也是打7折,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年出生人数将只有1000-1100万人。

事实上,新长成的一代,即使你允许他生3个、4个、5个……10086个孩子,他们或许一个都不想多生。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养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养孩子,不是养一只宠物。

它附带的东西太多了,多到太多人无法承受,于是,今天的90后们,一个接一个在前往生儿育女的路上,摁下了暂停键。

3

三线以下城市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新生人口的大幅度减少,长期来看,对高房价影响很大,尤其是三四线城市。

中国新生儿不断减少,出生率走低,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化率、大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随着年轻人口大量进入大城市,落后地区、三四线城市、县城、农村未来年轻人口的减少速度,会比全国平均来得更加猛烈。

从2006年到2016年,部分省市0-14岁的人口在短短10年间就减少了将近40%。目前还处于人口下降的中期,而这对房地产的压力比较大。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年轻人势必会向一二线迁移,一二线城市工作机会多,而且同样的一份工作,在北上广深能拿到更高的工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城市房价能不涨吗?

不错,很多粉丝说,小县城的房价现在涨涨涨的趋势中不能自拔,之前我们也说过,三四线的这轮房价上涨幕后推手是棚改与货币。

但是刺激三四线现有措施总有退出的一天,浪潮退却,政策市场消失,新增年轻人口跌至谷底的时候,这些城市的楼市是否还能继续撑下去?届时房价又能否挺住不跌?如此看来,三四线城市未来的房价走势着实不容乐观。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文中说的三四线指的是人口净流出,几近没有产业支柱的三四线,而城市圈周边的三四线则另当别论。

那有人也许会问,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呢?会不会跌?

新增人口虽然减少,但城市化速度进程却一直没有放慢脚步,所以未来的20年时间里,一线及有潜力的二线城市房价依旧会很坚挺。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银隆欠款始末:或与董明珠收购有关!

标签组:[房价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585.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