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兰州:打造精致公交提升城市形象 安全行车和细致服务一个不能少

发表于话题:公交车司机能有多精致
发布时间:2021-05-14

  原标题:打造精致公交提升城市形象

  安全行车和细致服务一个不能少

  西关公交枢纽站

  记者 任凯文/图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一条流动的“风景线”。在“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中,公交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形象,发挥利民便民的作用,这一直是每个公交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按照《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公交集团今年以来致力于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站点设施提升维护改造、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提升公交车辆服务品质等方面工作,以“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为工作目标,让“精致公交”成为打造“精致兰州”城市定位的重要保障。近日,记者就我市公交如何助力“精致兰州”打造城市“名片”,加大公交线路调整开辟,实现公交地铁有效接驳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13年安全行驶30万公里司机用行动践行安全行车规范

  “每天只要坐上驾驶座,脑袋里绷着的那根弦儿就是安全。”早晨5时50分,张云像往常一样从西关十字枢纽站发车前往晟地兰州汽配城,20公里的往返线路每天要跑上5圈。今年快40岁的9路公交司机张云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经驾驶公交车13年了。这期间,他安全行驶30多万公里,一直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的双零记录,多次被车队评为优秀驾驶员,对于打造精致兰州,公交人张云有着自己的解读。

  记者在张云的车上发现,整齐干净的驾驶室内“注意行车规范、控制车速请勿鸣号”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些年来,为了安全和规范行车,张云花了很多心思。细心的他在车上放着一个“百宝箱”,里面放有风油精、创可贴、一次性塑料袋、雨伞等常备物品。张云说,由于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多,在午间行车过程中很容易犯困,如果自己不集中注意力会影响行车安全。行车的路线要经过火车站,是城市主干道之一,乘客比较集中,老人小孩也很多。为此他专门备下这些物品,一是方便自己安全行车,另外也是为了满足乘客的不时之需。“如果不能保障安全,那就谈不上精致公交了,每天车上坐着一车乘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张云对于行车安全的承诺。

  现在正值夏季旅游旺季,往返于黄河风情线的25路司机彭杰表示每天都有很多来兰游客乘坐他驾驶的公交车,每每遇到询问线路和站点的游客,他都会耐心解答。“公交窗口是让游客了解兰州的第一站,所以作为公交一线职工,应该在安全行车的基础上,保持良好形象,良好心态,做好服务工作,热情待客,积极做好宣传讲解,让游客对兰州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让他们爱上兰州,感受精致兰州之美!”

  张云和彭杰的工作只是兰州公交集团6千名一线职工精致服务城市公共交通的缩影。截至目前,兰州公交有134条公交线路、3029余台公交车辆。全市公交日均运送乘客215万人次,年客流量7.86亿余人次。

  城市需求在哪里公交供给就在哪里

  市民对精致出行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自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以来,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目前市区内公交站和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资源之间衔接方式过于单一、路网不畅,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群策群力实现无缝接驳,进一步促进综合交通服务能力高效发挥。

  家住安宁众邦大道的王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每天要去广场上班,由于距离较远,乘坐地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离我最近的地铁站是甘肃科技馆站,自己需要步行近20分钟在省军区公交站乘车前往地铁站,非常的不方便。”

  为此记者采访了兰州公交集团企业管理处处长赵君仁,他告诉记者:“公交出行是老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精致、更加便捷、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一直是我们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据介绍,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以来,公交集团已先后调整8条地面公交线路走向、缩减11条平行线路运力、补充17条边远线路运力、调整21处地面公交站点设置、建成13处轨道站点港湾式地面公交停靠站。

  针对下一步如何实现公交地铁有效接驳,构建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赵君仁表示,公交集团将以乘客出行信息为先导,加大地铁未辐射地区和南北走向公交线路的调整开辟,实现公交地铁有效接驳。按照《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兰州市公共交通三网融合规划》,待9月份市区近30万学生开学,客流稳定过渡后,依托大数据分析缩减、调整或新开新路,方便地铁未辐射地区市民接驳换乘;同时根据轨道1号线贯穿主城区东西主干道的特点,缩减、调整线路,引导乘客改变出行方式,减少主城区道路拥堵,形成“快、干、支、微”的新公交一体化运营体系,构建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根据安宁地区学生客流,优化安宁地区公交线路。通过全方位的客流调查、详实的数据分析,研判安宁地区群众的出行需求,兼顾安宁地区轨道交通“兰州海关”“兰州城市学院(省科技馆)”2处站点,已全面启动优化46路、68路、158路等公交线路工作计划,同时填补安宁地区众邦大道、莫高大道、深安大桥等线路空白。依托陈官营、兰州西站等公交场站,优化西固地区公交线路。目前市交通委正帮助公交集团积极争取划拨建设陈官营固定公交场站,结合轨道交通终点站的换乘需求,针对福利路无直达地铁站的焦点问题,拟优化调整19路、57路等公交线路或开通新的公交线路,实现西固区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便捷换乘。进一步减少与轨道平行线路,减少客流下降线路的车辆和班圈次计划,减少运力运量,缓堵保畅。待学生开学30万客流回笼,细致监测轨道、公交客流走向数据,依托《兰州市公共交通三网融合规划方案》拟在“国庆节”后,逐步对平行型的公交线路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优化调整。

标签组:[交通] [民生] [轨道交通] [公交集团] [公交线路] [张云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827.html

相关阅读

阿波罗大战巨蟒皮同的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关于皮同的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阿波罗杀死皮同,并在其占据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神庙。此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来自荷马的《阿波罗颂歌》,但它并没有对整件事情做具体描写。罗马帝国初期的古...

2025-04-10

阿波罗与克瑞乌萨有什么关系

克瑞乌萨(英语:Creusa)。古希腊神话女性人物之一。由于其不同的属性而具有多种意义。其事迹见于欧里庇得斯之记述。以雅典国王厄瑞克透斯与普拉西提亚之女克瑞乌萨最为著名,她与阿波罗结合,生下儿子伊翁。...

2025-04-10

苗族独特的求婚习俗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草标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

2025-04-10

苗族不入洞房不落夫家的婚俗是怎么回事

在2014年编撰的《怀化市民族志》中介绍苗族的婚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数月后,农闲或逢婚丧喜庆时,再择吉日,由郎家委托两个中年妇女带些礼物去接新娘,新娘新郎这次才可以同宿。来三晚后,又回娘家。经...

2025-04-10

屈原为什么是苗族官方文学代表人物

苗族文学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民间文学就是民间口头传承、发展的文学,而官方文学则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记录、传播、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

2025-04-10

苗族银饰反映了哪些苗族文化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

2025-04-10

苗族花山节是干什么的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

2025-04-10

罗马神话的达芙涅是什么人

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出自罗马文学。希腊神话中没有达芙妮这个人物。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毫不客气地对丘比特说:“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

2025-04-10

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红、黄、紫、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1、黑色糯米饭,即用...

2025-04-10

不同地区的苗族舞蹈有何区别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