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什么是社会内卷化?

发表于话题: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1-05-15

1 啥是内卷化趋势?

就是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之后——也就是在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而加剧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由于人类社会长达数十年还基本停留在利用化石能源阶段,生产力发展渐渐停滞,在这样情况下,全球各国陷入对存量资源越来越激烈的争夺。

这种对存量资源的争夺不仅导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更让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充满敌视与不安。

存量博弈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不同的文明争夺的资源主要是土地与人口,只要拥有土地与人口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丝绸与瓷器。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所谓的富贵都是在占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基础上的。落后的生产力只能保证极少数人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朱门酒肉臭”对应的一定是“路有冻死骨”。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化石能源阶段,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只能让相对少数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虽然这个比例比农业时代要高得多)。

全球70亿人口,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大致10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群不会超过10亿人——1:7就是目前人类生产力水平发挥到极致的现状。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亚洲4小龙总人口不超过1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

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其它国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

可以!

前提是你得拿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把俱乐部某个成员挤出去!

内卷化趋势下存量博弈就是这么残酷!

2 中国的态度

中国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崛起完全依赖存量博弈,依赖从发达国家那里去“虎口夺食”那是肯定要出问题的。

所以我们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投入巨大的资源去做人类文明的“公益事业”——包括航天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可控核聚变研究等等。

目的很简单,就是向全球展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虽然我们存量博弈很厉害,但是我们也很愿意在人类文明的增量领域做出贡献。

但是中国这些向全球积极释放的善意却被美国直接无视掉

在美国人看来,什么星际探索,什么可控核聚变等等未来增量的前景都是摸不着的大饼,拿在手里的全球霸权才是实实在在的蛋糕。

所以,近60年来,在全球基础理论研究慢慢陷入停滞的时候,美国同时也在不断削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联邦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高达70%,2015年这个数据降低到44%。

川普执政之后更是大幅度削减了科研预算的投入。从2017年—2019年,美国联邦政府对科学基础设施、专用设备投入下降40%,基础理论研究下降6%,整体科研预算下降9%

在川普执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唯一增加的就只是军费。

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还悍然向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不但将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纳入管控的实体清单,还使用长臂管辖的霸权原则,要求全球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都不得向华为供货。

美国利用科技优势对中国实施卡脖子措施,逼迫中国不得不集中全国资源搞科技攻关,搞去美国化技术研发。

如果我们站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高度来看待美国挑起的科技战简直就是一段耻辱的历史!

人类耗尽几十年时间经过无数科学家努力的科研成果被美国霸权主义垄断,逼迫其它国家不得不消耗极大的资源重走过去的科技之路!

你搞了GPS,我还得搞一个北斗;

你芯片技术领先,我不得不也要依样画葫芦搞出先进的芯片技术;

甚至不是你搞出来的先进技术,在你霸权主义淫威下也要对中国实施封锁,逼迫中国不得不集举国之力去解决这些“卡脖子”技术。

这算什么?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内耗!

人类文明因为领导者自私自利的心态而被迫陷入的毫无意义的内耗!

当中国不得不耗费巨大的资源重走人类已经走过的科技之路时,还有多大的能力去投入到决定人类文明千年大计的“公益事业”中呢?

美国不但自己不断削减对基础理论与航天事业的投入,还逼迫别人也无法去做决定人类文明千年大计的科研投入。

这样的全球领导者是人类文明最大的不幸

如果所有的国家都陷入残酷的存量博弈的厮杀之中,而放弃对增量发展的投入,人类文明还有啥希望?

地球化石能源总有耗尽的时刻!

基础理论研究停滞+自私自利的领导者+全球内卷化趋势让当下是人类文明最糟糕的时代。

3 未来可期

我常常在想,假如现在我们给未来50年后的人类写一封信,提出对50年后科技发展的期待,当那一代人类拆开这封信之后,会不会如同今天的我们拆开50年前苏联人民写的信那样苦笑着摇头叹息?

我相信不会!

因为与过去50年相比,今天的地球多了一个中国崛起的变数。

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国家只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其精神内核还是一个文明——一个延续了5000历史的伟大文明。

因为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所以中国相比其他任何国家对人类文明更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所以,一旦中国崛起取代美国的领导者地位,那么,中华文明有很大希望率领人类文明突破化石能源这个智慧文明的天花板。

举个例子。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地球环境在恶化。

因为碳排放的持续上升,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如此巨大的气温上升将极大地改变地球的生态,如果南北极冰川全部融化,整个海平面就会上涨66米。

到那时,中国东部辽东、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都会消失,孟加拉国、荷兰、朝鲜、韩国、日本会面临灭国之灾。

那么面对全球的生态灾难,碳排放大国在做什么呢?

碳排放最大的美国悍然退出了巴黎气候协议,欧盟弄了一个瑞典环保小公主来作秀,只有中国一直在认认真真做节能减排的工作。

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毅然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来源:大公网)

这项承诺堪称石破天惊!

因为目前中国人均电力消耗量全球排名才64位,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0%。

这样一个人均能源消耗量在全球排名中游的国家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却率先做出碳中和的承诺。

这意味着,到2060年中国的碳排放和碳吸收(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加大植物种植达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要达到平衡。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不再给大自然增加二氧化碳的负担!

仅此一项中国就要为全球气温上升减少0.4度!

一个发展中国家却做出了连发达国家都不敢做出的承诺!

什么是大国对全球负责态度?

这就是!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就是!

所以,只要中国冲破美国的阻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相信中国能够率领全球逆转内卷化趋势,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当下是人类文明最糟糕的时代,但是我们期待未来能成为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时代。

加油,中国!

加油,人类!

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知乎:花猫哥哥。

原文链接:

原创 | 内卷化趋势:当下是人类历史最糟糕的时代

相关阅读: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采访活动

原创 | 错综复杂的中美斗争形势

原创 | 特朗普确诊新冠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

标签组:[内卷化] [人类文明] [中国资源] [碳排放] [华夏文明] [社会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213.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