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火星探测之中国“天问一号”:人类外星移民,也许并非遥不可及_地球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原标题:火星探测之中国“天问一号”:人类外星移民,也许并非遥不可及

大家好,我是西昆仑Bruce,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火星探测。

探索宇宙的必要性:

宇宙苍穹,漫漫不知所终。曾经我们眼中的地球是浩瀚的,等到真正接触宇宙之后,才发觉地球是何其的渺小,就连人类也如同蝼蚁一般。

而随着人类进化、科技文明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这个广阔且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且一个个疑问层出不穷:黑洞里面是什么?为什么宇宙似乎看不到边界?还有没有人类这样的生命体存在呢?

尽管现在太阳系中太阳和地球都正值壮年时期,可是人类却早已开始在为明天而担忧:

首当其冲的就是自然灾害。6500万年前的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呢?地球虽然长时间相安无事,可是对于天外陨石这类的天灾,人类终究是无法预料和抗衡的。

其二就是,人类的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及潜在的战争威胁。不断地环境恶化和战争摧残,地球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是最适宜的居住地吗?

第三就是对于缥缈宇宙中的那些文明猜想。如果人类一直闭门自居,会不会有一天遭受高等文明或者外星生命的大举侵犯呢?

探测火星的必要性:

鉴于此,人类为了多重目的,一直在不断探索宇宙。而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面,无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最像地球的那一颗:

火星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2、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10,所以地球上100斤的人,在火星上大约只有38斤;

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火星自转一周24小时39分;

地球大气成分主要是78%的氮气+21%的氧气+1%的其他气体、火星大气主要是96%二氧化碳+4%的氮、氧、水蒸气等。

地球表面温度大约在-88℃-58℃,平均温度在14℃左右、火星由于大气稀薄,表面温度在-140℃-30℃,平均温度-63℃。

同时,科学家们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很有可能是若干年前,陨石撞击火星之后的残骸带来的。加上之前在火星上发现河流的印迹、在巨大的地坑中能侦测到甲烷等(甲烷的存在可能意味着火星上可能存在着微生物)。也许以前的火星,和地球一样生机勃勃。

因此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发现生命后的移民距离也是非常合适的。所以一直以来火星都是各国航天和外太空探索的热门星球。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

历来人类对于火星已经进行了多次探索,而今年7月是每隔26个月,火星和地球公转轨道最近的几个星期,被视作是探测火星的最佳窗口期。所以7月份阿联酋的希望号、美国的毅力号和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间隔几天的时间里都进行了发射,而且目前来看都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按照预设时间,探测器都大概在2021年的2月到达火星。

由于各国火星探测涉及内容较多,之后专门制作影片来讲解,今天着重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之前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2016年1月,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获得国家批准立项,正式将宇宙探测从月球转向了火星。

"天问"一词,取自于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寓意是:科学探索长路漫漫,追求科学和创新永无止境。

天问一号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实现对于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任务,要知道即便是毫无争议的第一航天强国美国,对于这三个渐进式的阶段,也是逐步实行的。我国的这次火星探测计划,可谓是又一次熟悉的"三级跳"。

它不仅是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也是第一个同时携带行星轨道器和火星探测器的任务,总重在5吨左右。

整个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环绕器将还会充当和火星车的中继通信链接。

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轨道之后,预计会经历2——3个月的环绕飞行,然后着陆在火星东北部的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平原上面。

这个着陆点也是很有讲究的,这是1976年美国维京2号探测器的着陆地点,由于是一个巨大的冲积平原,海拔低,气流等条件非常便于着陆器减速下降。而且其纬度大约在北纬20-30度左右,非常适合接收充足的太阳能来为重达240公斤的火星漫游车提供能量,要知道它几乎是月球探测车重量的两倍。

同时由于乌托邦平原主要是有细小的沙粒组成,所以比较疏松和平坦,便于探测车进行后续作业。

再来说一说探测器的携带设备:

轨道飞行器上面有7种不同的设备,包括2台相机、火星轨道地下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学光谱仪、火星磁力仪、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以及火星高能粒子分析仪。

探测车上面装备有6种不同的仪器:地形多光谱相机、火星探测器地下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火星磁场探测器和火星气象监测仪。

最后是探测任务:

火星车着陆之后,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长达90个火星日的科学探测。

总结起来任务主要包括:

1、 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

2、 研究火星表层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

3、 分析火星表面成分;

4、 测量电离层以及火星上的气候和环境特征;

5、 感受火星的物理磁场(电磁、引力等)和内部结构 。

由此来看,不管从哪个角度,天问一号探测任务,都会是独一无二的,要知道我国以前都没有其他行星之间的飞行经验,美国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如果这次我们的捆绑任务成功,那将意味着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

就在北京时间10月28日22点,天问一号探测器的8台25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顺利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该次轨道中途修正,是为了使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时间与火星交会。

截至28号,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97天,距离地球约4400万千米,飞行路程约2.56亿千米,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掌声)

当然了,这仅仅是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开端而已,后续还将成立火星表面观察站、发展飞行器穿梭地球与火星、并且建立火星基地供机械探测器进入等等。

回到当前阶段,这次不仅仅只有我国发射了探测器,美国和阿联酋的探测器也完成了正常的修整,届时到达火星预定轨道之后,都将同步开展探测任务,这将会让人类对于火星的了解,进入空前的水平。

结语

虽然现在来说,各国都在进行火星竞争,可是说到底还是从整体上帮助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宇航员到达火星也不是什么难事,人类的火星移民计划也未必是遥不可及的。

虽然梦想看起来巨大而艰难,但,这就是人类文明对于赢得胜利的信心。

标签组:[火星探测] [天问] [天文] [火星一号] [地球质量] [火星大气] [火星移民] [移民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92.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