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嫦娥抵月、玉兔留痕、月背“开花”...重大版《火星救援》“见证”人类历史!_月球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原标题:嫦娥抵月、玉兔留痕、月背“开花”...重大版《火星救援》“见证”人类历史!

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最终,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图为嫦娥四号软着陆模拟动画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

今天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重庆造”微型生态圈,实现“月宫开花”

“嫦娥四号” 还搭载有一项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什么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呢?据介绍,“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小“罐子”里乾坤大,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虫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

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资料图)

此次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的研究,将会搭载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以及昆虫卵到达月球表面进行栽培和孵化,而这也是为以后人类进入月球乃至地外星球生存提供保障。此次月面生物实验的目标是在月球表面实现动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搭载的两种植物种子将生根发芽,通过传感器我们有望看到月球上开出第一朵“花”。

月面微型生态圈,带有马铃薯、拟南芥、虫卵和生命支撑系统等

这项实验对于探索人类在地外空间长期居住意义重大。看过《火星救援》的话,你肯定懂

电影《火星救援》剧照

拟南芥是常用的实验生物,其曾在“天宫”上进行过培育。但相比400公里近地轨道,本次“月面微型生态圈”实验位置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面,所处环境更为复杂,尤其是引力只相当于地面的六分之一,昼夜温差近300°C。

“天宫”上的太空生长盒(资料图)

铝合金罐子能否经受环境考验,成为月面上小小的“生命方舟”?单程旅行的地球动植物在月面上能够生存多久,状态如何?我们祝福嫦娥四号的同时,也一并祝福它们吧

NASA和国外网友也纷纷点赞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的消息正式公布后不久,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社交网络发文,向中国“嫦娥四号”团队表示祝贺。

布里登斯廷还称,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更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此外,在新华社海外社交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留言“Congratulations!”(祝贺!),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

▲嫦娥4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了!

▲我也看到了!!!

▲央视13台报了!官宣了!嫦娥4号登陆了!

成功分离!“月兔二号”踏上月背

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

1月3日晚间,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1月3日成功落月后,工作人员按计划开展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各项准备工作。15时7分,工作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巡视器踏上月球表面,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印迹。

来源 | 新华社、新华视点、

重庆晨报、话匣子等

编辑 | 徐紫宁

审核 | 吴礼波、刘山

指导 | 姚璐、包晗

标签组:[航空航天] [嫦娥] [月球轨道] [月球探测器] [月球车] [玉兔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93.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