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山海经:火正祝融的成神之路,与绝地天通的重黎二兄弟有何关联?

发表于话题:祝融
发布时间:2021-05-15

关于“祝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与水神“共生”一样,他被冠以火神之名,但他的火神之路如何是如何成就的?而他又与绝地天通的两位大神“重”与“黎”有何关系?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观山海图!

(一)祝融世系

在《山海经》中明确记载祝融的世次之处有三条:

1.《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

2.《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与黎”

3.《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

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山海经》中,也存在矛盾之处,《大荒西经》中认为祝融应属于颛顼一脉,但《海内经》中,祝融却是炎帝后裔,而且还是共工之父!那么这两种不同记载究竟孰是孰非?

祝融

实际上,后世也称祝融是出自颛顼一脉的,《史记·楚世家》中:“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比较支持《大荒西经》中的说法。

但是《大荒西经》中也存在一个问题:一说“老童生祝融”,一说“老童生重及黎”,也就是意味着重和黎是两个人,并且都有祝融之称。

当然作为祝融直系后代的楚人一贯认为重和黎是两个人。《国语·楚语下》记载观射父之言曰:“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以南正和火正的职位来区分二者。

祝融

而在重、黎之后拥有祝融之号的,是二人之弟吴回。《史记·楚世家》:“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当然,这段吴回继位火正的故事在《山海经》中却没有用明确记载,但是《大荒西经》却记有“吴回”之名,郭璞注云:“吴回,祝融弟,亦为火正也。”

整理了一下思路,我们可以看到,重、黎以及吴回三兄弟相继成为火正,号曰祝融,这样的世系关系是比较清晰的。

(二)祝融之能

在《山海经》中能够体现祝融职事的记载仅见一条,见于《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在这里将祝融与日月星辰放在一起会令许多人感到不解,祝融不是火神吗?为什么会与天文星宿联系起来?看似荒诞不经的背后,其实暗含着事情的真相。

星宿

重、黎以及吴回三人,诸多史料中都记载其为帝喾高辛氏的“火正”,因为能“光融天下”,所以帝喾将其命为“祝融”,正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说:“火正号祝融”。

可以看出,“火正”是一个职位,而“祝融”则是一个称号,当然,并不是所有上古部落的“火正”都可以享用“祝融”这一称号,比如《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他就只是个火正。只有重、黎、吴回这一系中可以时代相传“祝融”这一特殊称号!

那么,“祝融”火神之名如何而来?主要是由于对“火正”中“火”字所产生的误解。所谓“火正”中的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能焚尽一切的火焰,而是指一种星辰的名字,即“大火”星,又称“大辰”,亦即心宿二。

祝融

在上古时代,一些部落中曾有“以火纪时”的历法,也就是所谓的“火历”,主要就是根据大火即心宿二的运行变化来制定历法,用于判明季节和指导农业生产。比如《诗经·豳风》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说法,意思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辰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开始冷了,人们就要多穿衣裳了!

所以,这么看来,“祝融”这一称号实则来源于观测大火、制定火历的“火正”。之所以用“祝融”这个词,当然有其寓意在其中,如《郑语》云:“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因为祝融掌握了天象规律,可以据此颁布农时,所以才能生柔嘉木,这也说明祝融所主职事与农业生产极为相关!

(三)祝融成神

由此可见,“祝融”本是上古之时,氏族部落中“以火纪历”的“火正”的称号,而且专属于重、黎、吴回一系,所以其本质上是人而不是神。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成神道路的?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其职事有关。

因为“祝融”上管天文历法,下定农业时历,似乎可以交通于天上与人间,而在口耳相传的时代,自然也特别容易被神话演变为半人半神乃至成为一个完全的神明!

祝融

《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乃令重献上天,令黎卬下地”,于是《尚书·吕刑》中也说:“乃令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认为祝融将“地民”与“天神”相隔绝,独掌了天人相会之道:一方面,需要重把人间农事的需要呈献于上天,一方面上天又令黎把人间农事需要的历法带至下地,因此重、黎也成为天人之际的使者,而这种职事的专属权也因此被神话!

祝融

所以到了《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所载:“南方祝融,兽面人身,乘两龙”,直接就将半人半神的祝融完全转化为了神明一样的存在了!

——丸——

文/Muscle书生李长风


标签组:[祝融] [山海经] [颛顼] [大荒西经] [吴回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656.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杜甫《八阵图》诗歌赏析

八阵图唐代: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赏...

2025-04-24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诗赏析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赏析这是...

2025-04-24

《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赏析

【原文】名号大显,不可强求,必繇其道。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人于君①。治君者,不于君于天子。治天子者,不于天子于欲。治欲者,不于欲于性。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

2025-04-24

孟浩然《春晓》诗歌赏析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赏析《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

2025-04-24

《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赏析

【原文】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

2025-04-24

《吕氏春秋·似顺论》似顺赏析

【原文】 事多似倒而顺①,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②,至短反长,天之道也。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③高,沟洫④...

2025-04-24

唐金昌绪《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伊州歌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赏析这首诗,语言...

2025-04-24

唐代柳宗元《江雪》诗歌赏析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赏析柳宗元...

2025-04-24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诗歌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代: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译文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2025-04-24

唐代张祜《宫词二首·其一》诗歌鉴赏

宫词二首·其一唐代: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译文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鉴赏一般以绝句体裁写...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