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成都公园最气人一幕曝光:别再用“孩子还小”,亲手毁了你的孩子_风筝

发表于话题:成都10岁女孩再破吉尼斯纪录
发布时间:2021-05-18

原标题:成都公园最气人一幕曝光:别再用“孩子还小”,亲手毁了你的孩子

01

前几天,看到一则令人愤怒的视频。

四川成都的一处公园里,一位大爷在放风筝。

风筝似一条长龙,看起来做工精美,而事实上这确实也是个不简单的风筝。

大爷这个风筝在3年前曾拿过奖,那天他想拿出来给大家伙儿看看。

一个巨大的风筝在空中摇曳,自然引起许多人的围观,公园里的小孩更被吸引了目光。

放了一段时间后,大爷打算收起风筝,并告知旁边围观的小孩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别弄坏了风筝。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还没等风筝落地,一群小孩就乌泱泱地跑来聚集在风筝下,甚至还跳起来伸手扯风筝。

大爷见状,一直央求:“不动了,求求了,不动了。”

大爷喊得嗓子都哑了。

然而风筝一落地,还是被那一群小朋友给撕扯坏了。

目击者称,能看出来大爷生气了。

非常能够理解大爷的心情,本来想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大家分享,结果却被破坏,心里能不膈应吗?

网友们也替大爷感到气愤:

“有熊孩子的,肯定有熊父母。”

“家长半推半就的样子,太恶心了。”

站在旁边要拦不拦的家长,确实没有非常果断地阻止自己的小孩撕扯风筝。

他们可能以为就是小孩子好奇,动动又能怎样?

真坏了,也能用“孩子还小”搪塞过去,独留受害人吃哑巴亏。

02

去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发了一条微博。

2016年,为庆祝上海玻璃博物馆五周年,艺术家阿里巴兄弟历时三个月,花费整整500小时特地打造了一个“梦幻玻璃城堡”,价值超过7万美元,永久捐赠给上海玻璃博物馆收藏。

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纯手工打造玻璃梦幻城堡,上海玻璃博物馆曾为其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珍贵并且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却被“熊孩子”轻易撞毁了。

这不是上海玻璃博物馆第一次遭遇到展品被损坏的情况了。

早在2013年,一件名为《天使在等待》,形态是一双天使翅膀的艺术品,也遭到闯入这里的小观众损坏,直接导致四分之一的翅膀彻底消失。

由于特殊工艺,局部损坏无法修复,博物馆几经思量,决定将艺术家重新命名为《折》的展品继续展览。

展品旁边,加设了一方屏幕,专门播放监控中展品被破坏的过程,至今已经播放了近8年。

上海玻璃博物馆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警示观众也警醒自己,并且以此唤醒观众的文明参观意识和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爱护。

需要悉心保护的艺术品,毁于小朋友的玩闹,未免过于可笑。

我们能理解小孩子好奇心旺盛,不知轻重也在所难免。

但是家长作为监护人,有义务规范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

发现孩子有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举动时,不加以及时制止,就是家长的失职。

然而,很多事情告诉我们,“熊孩子”的背后,大概真的都有着“熊家长”。

03

广东博物馆曾收到一封投诉信。

信上抱怨工作人员管太多,不让在博物馆里面吃东西,不让孩子跑。

“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不行吗!!!”

还理直气壮地问:“观众不是上帝吗?孩子就不是吗?!”

家长都这么想,还能指望他规范孩子的行为吗?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照妖镜”。

孩子的行为,也能看出家长的素质。

在河南开封古马道遗址博物馆,也发生过一件令人无语的事件。

那天下午景区已关闭,但带着孩子的家长不死心,怂恿孩子爬上了博物馆的城墙,强行进入景区。

甚至还开心地给自己“勇敢”爬墙的孩子拍照。

一旁的保安根本拦不住,只能无奈地叹息:

“你们家长就是这么教小孩的?”

生活中,太多这样的父母了,对孩子没有底线地骄纵包容,也不觉得哪里有错。

出了事就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一副“孩子我管不了,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架势。

然而生而养之,养而教之,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义务。

父母拿“孩子还小”推脱一切,就是不负责任。

04

其实孩子只要正确引导,就能将“恶”的小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有一天,一个5岁小女孩来到浙江温岭松门派出所。

她哭哭啼啼地要自首:“把我关5天,好吗?”

民警不明所以,问其原因。

原来小女孩的一个同学到她家里玩,把电话手表落她家里了。

小女孩看到后十分喜欢,就不打算还给同学,自己偷偷藏在书包里,还带去了学校。

小女孩妈妈整理书包时发现了手表,知道手表的来龙去脉后很生气,让她自己来派出所“自首”。

民警介绍:“小女孩的妈妈觉得这个事情有盗窃的性质,让女儿自己去派出所把事情讲清楚,然后就离开了。”

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小女孩把手表还给了同学,并且向同学道歉而告终。

村上春树说: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

如果水质过差,最终树苗不仅不会成为参天大树,还会枯死。

所以说,只要日常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接人待物该有的礼貌、友善,是不会有那么多“熊孩子”的。

托尔斯泰也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因此育人先育己,那些家长嘴里类似“孩子还小”等诸多借口,其实都是为孩子,更是为自己开脱的“遮羞布”。

只有自己先成为一个拥有正确三观的人,才能影响下一代,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下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共勉。

标签组:[风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864.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