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终于,我们亲手毁了红树林!_湿地

发表于话题:广西北海红树林大片消失
发布时间:2021-05-18

原标题:终于,我们亲手毁了红树林!

说起榄钱,那可谓是北海人餐桌上一道特殊的美味,如今已经进入了榄钱的采摘旺季,经常吃榄钱的你,知道它来自红树林,但你知道现在的红树林正遭受着怎样的破坏吗?

为了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红树林,我们北海百事通来到了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直播采访。

为我们做讲解的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部杨部长。

红树林为什么不是红色的?

相信很多朋友拥有这种疑问,于是杨部长一一给我们进行了科普:

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种类是红树科植物,这些植物的树皮富含单宁酸,遇到空气会氧化成红色,故称为“红树”。

红树科植物分许多种,其中一种叫白骨壤,榄钱就是生长在白骨壤上的果实,也是许多北海人熟知的食物之一。

在六七十年代时,基本上每个家庭都缺衣少食,把能吃的都吃了,榄钱的吃法也由此被开发了出来。

红树林的生长

近期是红树繁殖的季节,红树上成熟的榄钱会掉落到地上,48小时内即可生根发芽,繁殖出下一代,这就是红树的繁殖方式。

生根发芽的榄钱生长成一株株幼苗,它们是新的生命与希望。

鲜嫩欲滴,好似呱呱坠地的新生儿。

遍布在红树四周的,是红树的气生根,一根根从地面生长而出,犹如一座小型森林,这是红树呼吸的方式之一。

红树的气生根相当脆弱,容易遭到损坏,每当涨潮时,红树就是靠气生根中储存的氧气呼吸。

这种红树植物是秋茄,杨部长告诉我们,长成这样的高度,需要三年的时间。

有的红树身上布满了一粒一粒的白色物体,杨部长向我们解释说,这叫藤壶。

它们吸附在红树的枝干和叶片上,对红树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红树的生长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湿地中生长着另一种幼苗,属于外来物种,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若不阻止,本土红树林就会被它们侵略导致灭绝。因此工作人员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来检查,把这些外来物种连根拔除。

综合来说,红树林的生长受到各界因素的影响,所以红树林的生存环境真的非常苛刻,生长在这一片湿地中,常年经历潮起潮落与各种伤害。

红树林遭受破坏

随着北海旅游城市的名气越来越大,榄钱这一特别的食物也逐渐成为焦点。

于是在这红树繁殖的季节里,许多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纷纷不顾劝阻地进入红树林,肆意摘采榄钱。

地上随处可见的是四处散落的榄钱:

进场采摘榄钱的部分民众,对红树的生长情况不了解,常常没有注意到它们的气生根这一点,为了采摘榄钱图利,若无其事地把红树的气生根踩坏,将树枝折断,这会阻碍红树的呼吸生长,使红树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红树来说,这难受得好比被人扼住呼吸要道。

花了三年时间长大的秋茄,被过往采摘榄钱的人们撞得七歪八倒,实在令人心痛。

我们问工作人员,是否能把倒下的幼苗扶起来,工作人员一脸惋惜,表示被压成这样,很难扶起来了,毕竟还得经过无数次的浪潮,撑不住的。

大规模人群的掠夺收割,会导致红树失去繁育下一代的机会,无差别侵略的人群,会把湿地上生长的幼苗踩死,这种行为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将新生儿掐死在摇篮!

湿地中废弃的垃圾

许多人环保意识薄弱,手上的垃圾实在懒得带出去送入垃圾桶,随手一丢便落地生根。

在红树林里走上一圈,不过十步就能看到“镶”在湿地上的布袋,颜色各样的塑料袋生长在枝头,迎风摇曳。

四处散落的罐头无处安放,陷在气生根中的矿泉水瓶不愿继续奔波,开着嘴的香烟盒安静平躺。

这些垃圾中,有的是采摘榄钱的人们产生的,有的是涨潮时跟随浪潮一同上来的海洋垃圾,退潮后就留在了这片湿地,等待着清洁人员的发现。

死亡红树林

浪潮不仅带来了海洋垃圾,最致命的一次,还将一艘废弃的渔船推了上来。

渔船随着浪涌冲撞入树林,如同一头凶猛的狼扑向温顺的羊群一般。大浪推撞拉扯,渔船竟在红树林中旋转起来,很快,周边的红树就被一扫而尽。退潮后,工作人员将渔船拆成一片一片运走,留下的,只剩这一片残骸。

工作人员们将这块区域称为:“死亡红树林”。

为什么要保护红树林?

许多人不明白,红树林为什么要保护,它的作用是什么?红树林被破坏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红树林最重要的作用是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把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

其次,由于红树林生长密集,并且根部较宽,能够牢牢扎在海滩里,红树林相比海堤较柔软,当海浪涌上来时,能够削掉海浪大部分力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沙滩、海堤的冲击减少非常多。

红树林湿地被称为“海洋生物的幼儿园”,是许多海洋生物繁殖的家园,如果红树林湿地消失,对我们北海人来说,沙虫、泥丁等海产也会随之消失!许多鸟类也不会来栖息,对附近的海滩会产生严重污染,甚至对北海的农业生产生活产生强烈冲击!

杨部长告诉我们,北海这片红树林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它们需要继续繁殖下一代,所以它根本经受不住这些折磨了!保护红树林湿地,我们义不容辞!

如何保护红树林?

红树林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像打雷下雨一样能给人直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并且是无法取代的

我们在此呼吁广大市民游客,红树林在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低污染、调节气候、提供食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护红树林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希望大家共同保护红树林,杜绝过度采摘榄钱的行为,拒绝制造海洋垃圾,让红树林安稳生存,让鸟类有家园栖息,让海洋生物能够继续繁殖,让北海的生态文化风景更美!

带你去看红树林现场

? 综合编辑:北海百事通原创编辑 | 阿坤(转载须注明)

标签组:[植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937.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