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国际博物馆日来了!“镇馆之宝”齐亮相 哪个是你的心头宝?

发表于话题:博物馆奇妙漫游
发布时间:2021-05-18

国际博物馆日来了!“镇馆之宝”齐亮相 哪个是你的心头宝?

CCTV节目官网-CCTV-4 中国舆论场 来源:央视新闻2020年05月17日 19:32 A-A+ 我要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 微信

旅行时,博物馆好像总是被列在“必去清单”上。博物馆,是时间、空间、文化的缩影。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旨在强调当今博物馆对于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认识。

今年,中国的博物馆日主会场设在江苏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又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展览?

多个博物馆“镇馆之宝”将亮相南京

江苏南京有58座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3座,二级博物馆1座,三级博物馆4座;国有博物馆40座,非国有博物馆18座,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主会场南京博物院为“国际博物馆日”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文物展览。

据了解,展览的主题为“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届时,包括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内的多家文物单位都将带着“宝贝”参展,这其中不乏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到底都有些什么宝贝?小编带你先睹为快↓

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名贵文物都将在5月18日齐聚南京博物院,并向公众开放。

你家门口的博物馆都能看到什么?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羡慕在南京的小伙伴?其实,你家门口也有很多值得一逛的展览,为了避免大范围的人群聚集,大多数博物馆还推出了“云”上展览,一起来看看!

北京

2020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将有94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主题活动清单(部分)

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科普讲座、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观众足不出户依旧可以享受云端“漫游”,更“近”距离欣赏文物,拥有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

上海

5月16日至18日,上海市88家博物馆将向公众免费开放,4家博物馆半价开放。

为了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救死扶伤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等在内的沪上100家博物馆,今年全年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另外,上海市文旅局搭建了“云上博物馆日”平台,市民可通过云直播一键直达各博物馆观看。

陕西

今年的 “陕西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将在铜川博物馆正式启动。

△图片来自铜川博物馆

18日当天,铜川博物馆将举办线下活动,现场设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宜君剪纸、金属錾雕、印台糖画、耀州泥塑、耀州烙画等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项目。

△“云赏陕西国宝·一日穿阅千年”的云游活动

另外,陕西省文物局还推出“云赏陕西国宝·一日穿阅千年”的云游活动,邀请14家陕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8点至22点“轮番上阵”,带领网友一起穿越周、秦、汉、唐四个朝代,共赏陕西国宝。

甘肃

甘肃省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将开展“丝路记忆,甘肃遗珍”的直播活动,带领网友们一起“云游”坐落在丝绸之路的四座博物馆,领略甘肃古丝路重镇的珍贵器物、历史遗存,将历史及文化串联起来,提供解锁丝绸之路的新方式。

黑龙江

黑龙江主推四项活动,既有线上直播、也有线下展览,“庚子之疫 大爱龙江——黑龙江省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风采展”“北国好风光 尽在黑龙江”系列展之“桃尽妖娆,旖旎仙山 ——走进桃山 感受自然”两大活动,让游客感受东北地区的地大物博。

同时,“相约龙博”瓷画龙江系列——龙博探秘之铜坐龙课程直播和“博物馆奇妙夜”直播活动也将同步开展。

四川

四川博物院也准备了精彩活动,邀公众一起共度节日。此前由于疫情防控,川博“彩绘地中海 —— 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与“蜀地海关守关护宝——成都海关查获文物特展”两大临展按下了“暂停键”。川博自3月18日恢复开放后,两大临展为公众延期。6月10日前,公众都可以前去欣赏。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蜀地海关守关护宝——成都海关查获文物特展

在5月18日当天,四川博物院还将开放书画修复室,供观众参观↓

△图片来自四川博物院

同时,为配合四川主会场活动,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将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色流动展览。

武汉

武汉拥有众多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这些革命文物凝结着光辉历史,昭示着武汉是一座用热血铸就的英雄之城。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在5月10日至6月13日期间,“英雄武汉英雄城革命精神永传承”武汉革命文物线上展示月活动上线。在武汉的市民可以通过直播镜头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倾听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沉睡的文物通过线上展览、线上直播“活”了起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丰富多样的形式赐予展品崭新的生命力,也让游客们拥有了多层次的观展体验。

今年的博物馆日,你是选择出门看展还是宅家“云游”?有这份“博物馆日”活动清单,赶紧“码住”家门口博物馆的最新活动,来一场“灵魂与历史的碰撞”吧!

标签组:[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7763.html

相关阅读

蜡染:苗族特色文化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

2025-04-11

苗族剪纸文化与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是中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和与之毗连的湘西、滇东、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区),有三万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大山区,...

2025-04-11

苗族舞蹈的特点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

2025-04-11

苗族有哪些著名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松桃烂糊桥米豆腐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

2025-04-11

苗族关于龙的传说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河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田土绝收了,山上的树...

2025-04-11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由来

郭桓贪污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影响很大,因此而发明的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郭桓是在洪武十七年五月才升任户部尚书的。对于清官来讲,户部,尤其户部长官是个苦差,因为他掌管全国各地...

2025-04-11

苗族龙舟节是端午节吗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

2025-04-11

苗族鼓舞有多少种类

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有什么独特文化

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是什么样子的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苗族的一些上层首领也修筑砖石彻的带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宽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贫寒的人家也筑简陋的竹楼...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