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老鼠偷偷溜进博物馆,杀死拥有三只眼的远古生物!_Tuatara

发表于话题:博物馆奇妙漫游
发布时间:2021-05-18

原标题:老鼠偷偷溜进博物馆,杀死拥有三只眼的远古生物!

老鼠在博物馆杀死远古物种,让人怀疑是不是来到了博物馆奇妙夜!

在Southland博物馆,就有这样一个三只眼的远古生物Tuatara,被闯入围栏的一只老鼠吃掉了。

这只流氓老鼠将一根两米长的水管刮开,爬过一个通风孔,杀死了30岁的Tuatara。

因弗卡吉尔的southland博物馆和美术馆。图片/ Facebook,southland博物馆和美术馆

1 远古生物 Tuatara

Tuatara在地球上漫游了几百万年。照片/克里斯汀·科恩(Christine Cornege)

Tuatara,中文名楔齿蜥,也叫做喙头蜥。

它在地球上漫游了大约2.5亿年,曾与早期恐龙同时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说是地球上的活化石

Tuatara其实是新西兰的“专属物种”,在新西兰的存在一度十分普遍,但是人类和害虫使其总数量减少到了60,000100,000之间。

由于它们惊人的悠久历史,在没有近亲的情况下,Tuatara在生命树上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

一些人认为Tuatara与鸟类,鳄鱼和乌龟关系更为密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源自蜥蜴和蛇的共同祖先。

就在上周,这位远古大佬的基因组终于发表,这项新研究发表在著名的自然科学期刊上,将图阿塔拉牢牢地归于后者的分支上,虽然过程有些曲折。

Tuatara似乎在进化的轨迹上分裂了大约2.5亿年

Tuatara有一点点“隐身”的能力,大概是从同门兄弟变色龙身上学到的本领。它能够根据环境来匹配自身的颜色,不过变化速度远远赶不上变色龙。

然而它们没有耳朵,或者说没有一个类似于外耳一样的身体构造,但是可以听见声音。另外,它们的每只眼睛都可以看见东西,并且可以独立对焦,而且眼睛里面有一个“视网膜”,包含两种感光细胞,分别用于白天和黑夜的视物。

Tuatara喜欢晒太阳,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慢悠悠的在阳光下暴晒,以温暖自己的身体,暖和之后喜欢爬到树上掏鸟蛋吃(?)。不过,超过28摄氏度的温度对于冷血的它们来说是致命的,而快接近零点的温度则会让它们冬眠,所以说,新西兰的这种岛国海洋性气候才能够让这种神奇的蜥蜴存活下来,要是换在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或地区,这种生物早已绝种了。

Tuatara似乎也具备了标志性远古生物的特征——长寿

作为人类无比感兴趣的领域之一,寿命长达100岁甚至更久的Tuatara立马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

一些基因研究发现,与迄今可获悉的任何其他脊椎动物相比,Tuatara具有更多的“长寿”基因

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这会是它们长寿命的关键之一吗?” 盖梅尔教授十分好奇。

Tuatara似乎很少会患上疾病,因此研究哪些遗传因素可以保护它们他们的健康也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我们也研究了它的遗传因素,这些因素支持了tuatara的视觉,气味和温度调节。”

现在已经对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国际科学界现有了相关的基因蓝图,可以通过该蓝图检查tuatara生物学的许多独特特征,难道长寿村的秘诀将不再是酸奶了吗!

2 喙头蜥的 第三只眼

神奇动物Tuatara由于曾经与早期恐龙同时生存在地球上,这导致它们仍存有某些远古生物的特征,比如第三只眼

回想起小时候看到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故事,二郎神有一只天眼能力神通广大,连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也被他一眼看穿。

古代的佛像和各式高人雕像上往往也有一个天眼,这能打开第三只眼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得道高人,也有人认为普通人若是能打开顶眼也能获得一些常人不具有的超能力量,甚至有极端者用钻头钻开自己的额头的事情也是存在的……

不必灰心,其实人类也具有和Tuatara一样的“特异功能”第三只眼,因为这只眼睛又叫做松果体

松果体在脊椎动物的大脑中广泛存在,与感光功能有关,其结构与眼睛相似。但在其它动物中,松果体通常退化并深埋于颅腔内,而Tuatara的松果体则露出并可感光。

人类的第三只眼已经退化成“小松果”了,用于制造分泌褪黑素。遗憾无法再扮演天神的小朋友们也不用气馁,只要你演得像一点,没看过这篇科普的小朋友一定不会察觉!

并且Tuatara第三只眼的长相并不是通俗的一闭一睁一辈子就过去了,而是在额顶有一个类似圆点的形状,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酷炫了嘛。

其实细心的或者大胆的胖友,会发现自己养的小蜥蜴似乎也有这么一个“小眼睛”。

是的,其实二郎神的后代害挺多。

比如,美洲牛蛙

刺尾蜥:

鬣鳞蜥:

连蝌蚪都有!

我不听我不听,我也拥有会发光的眼睛!

3 罪魁祸首 老鼠

说回犯罪嫌疑人老鼠君,艺高鼠胆大,竟单枪匹马杀死了成年后可达70厘米长的Tuatara。

博物馆的人员说,每年的这个时候老鼠尝试进入室内寻找食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如何避免老鼠进入便成为了一个挑战,因为博物馆不能放置杀死老鼠的毒药,毒药会吸引昆虫。

“ Tuatara具有捕食昆虫的习性,因此可能同样会受到毒素的影响。”

所幸的是嫌疑鼠已经被抓住,正在冰柜中等待尸体解剖,管理员们也已设下陷阱将它的同党们一一捕杀。

工作人员尚未确定是不是这只老鼠杀死了Tuatara,但是绝不姑息,势必以儆效尤。

“我们有大约80只Tuatara生活在博物馆里,它们现在是安全的。”

标签组:[博物馆] [三只眼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7815.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