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秋日漫步黄浦滨江

发表于话题:博物馆奇妙漫游
发布时间:2021-05-18
天数:1 天 时间:10 月 人均:7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摄影,人文,徒步,骑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卢浦大桥 上海 长兴岛 老码头

发表于 2017-10-21 17:13

2017年10月20日,星期五。逢到轮休,看见外面阳光现了,心想与其坐在家中享受秋日的抑郁,还不如沐浴秋日的暖阳。最近滨江去得较多,黄浦段主要是骑行通过,没有好好走过,今天干脆就好好走走。因为黄浦滨江自贯通后,步道和骑行道不是重叠的,骑行道往往在稍微外围一点,要临江观景,还是步行为妥。

于是从卢浦大桥的东侧黄浦滨江步道开始行程。

一路向东。

走过世博会博物馆。看见了它的北面立面。

十点过后。

步道侧植了很多草类或花类。正是秋日茂盛怒放之时。

这片据说是狼尾草。要比狗尾巴草长得高,或叫大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摆起来也是整齐划一。

加上天人菊 。色系丰富多了。

江上有快艇驰过。

一直喜欢卢浦大桥的美丽弧度,其美如虹。

这一段江流徐缓。

爱锻炼的人,人美过花。

步道北面都是原来一些机构和公司。

原卢湾段主要是些办婚庆的。

两个小鹿上回来时,周围还是空落落。

现在草长起来,就掩藏得差不多了。

紫色的叫千屈菜。

鸽舍落成。住客们很自由。

草药园这里散置着些石磨。

种着牛至等植物。

开车过来。停车也方便。

千屈菜的紫色。

走完西侧草药园这一段了。也不过上午十点半。

原来世博会期间是码头,后是游船俱乐部。地上的花纹不知是否有意为之。

里面区域是围着的。

是人家单位的。

对岸看来很近。

到了一个路标。

继续往三号口方向去。右边可见一小小的上海中心尖端。

孤独的保安。

一叶黄花。

十分茂盛。

自在生长。

墙上有彩绘了。

一页大书。

都是历史。

走到原江南造船厂位置。

历史就在当地。

走过也就路过。

繁忙的造船工业已转到了长兴岛。

当年的船坞。

寂寞的科普船。

这里有草界网红-粉黛乱子草。

立体和平面的结合。

船坞剧场还不开放。


觉得临着黄浦江的缝应该象征着船坞。

白居易的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一片就是荻花了。

来到了秋园。

这里就是原来的老卢湾滨江段。也是前世博园内江段。

现在有点像湿地了。

看见江天和行舟,心一下子很静。11点了。

壁上画的就是这段江景。

墙面如同江面。


是不是这样?

正端详着,飞来了它。


继续远离卢浦大桥,往南浦大桥方向去。

9月过了,都没开张。

这一段的灯柱是特色。

芦苇长得比人高。

介绍自己看。

走在步道,才有发现。

拍下,算是自己的科普笔记。


以上诸镜头使我联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

本来以为上面这些是工人种的青菜。

走到原中国船舶馆外围。发现被围起来整修。围墙外花坛鲜花盛开,不由被吸引过去。

把手机举高,升过围墙,朝里拍了几张。

一个“大清国同治”年间的铁锚。

四季秋海棠。

可能是鼠尾草。

黄蝉。

香彩雀。



这个叫“金纽扣”。



这是黄色的“五彩苏”。


这是“十大功劳”。

到了“骑车小丑”处。黄浦滨江的另一个地标了。

站上附近观景平台看下去,有点“天人相应”之感。

这儿是个集散点。

东侧就是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个“琴键春园”不错。

木质树坛外壁有彩绘。


走到5号口附近是11:36.

这里开始,刷了一辆共享单车,骑了一段。

因为觉得这段景色一般。

到了这里,又开始步行。

到了12点,还有人在跑步。

咋一眼以为是真鸟,其实却是假的。

南浦大桥上似乎盖着厚厚的云被。

从照片上是认不出假的。

当日气温。

这里往东开始叫“岩石园”。

这里浦西侧很平坦,对岸看得很清楚。

快12点了,依然还有人在跑步。

棉花云太厚了。

查了“形色”,说叫“红千层”。绿树红花,英姿飒爽。

愿做逍遥一沙鸥。

和南浦大桥越来越近。

不断向东走去。

天上有个江鸥。

它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看来这儿相对封闭的环境很适合它们生活。

环境好了,蚊子也多了。这个东西是灭蚊的。

原来还以为是太阳能设备。


在江边晒晒太阳也很享受。


老友也可聚会。


南浦琴弦。

荻花阵。

12点了,才到6号口。

这一段完全不认识了。当初来,还没弄好。

远处的鸟儿仍是假的。

希望今后随处可见真的。

有南浦大桥为背景的背景介绍。

天上云儿四合。

立面上有垂直绿化。


月季园?

这些花都不认识。

就匆匆间拍下。

这一段的壁上就是花。

尚属草创。

期待来年。

来年这里一定是花团锦簇。

现在只能过来打样。

一把大竖琴。

实在太喜欢这里。

在南浦大桥浦西侧桥下观景平台上。

看见还有施工。

美景的锻造者。

远处的足球场修好了。

忽然觉得搅拌车很美。

渡口。

12:15

放弃进去打尖,继续东进。

开了辆共享单车,上了外马路。

2015年12月的一个雨夜,我是一个人撑了把伞,从南浦大桥公交站出来,沿外马路一直走到老码头的。如今这里,没有当初景象,连一段段围墙上也刷画着大幅壁画。

这里应该是办婚庆的。

路名留下历史的痕迹。

远处是董家渡轮渡站。

当时经过陆家浜轮渡站时有个冲动想坐轮渡到浦东侧看看。然后再从对面董家渡轮渡站回到这里来。

其实很方便的。

但想了想,去了对岸只是踏勘。就作罢了。


沃甫老库到了。

进去看码头历史文化展馆。

看老库前先学点历史。

陈设虽然简单,但信息量还是很大。

沃甫就是“wharf”的音译。

照片下就是这里的全景。

从历史文化陈列馆里,朝滨江侧钻出来。发现还在施工中。

走上边上平台,往浦东侧望去。

觉得对面就是老白渡滨江绿地。

因为海航大厦很好认。

保利也很好认。

所以,说是滨江贯通,要完全走得非常舒服,也是需要建设好。

就像浦东侧,上次骑行到了张家浜桥那里,就进行不下去了,就断了。

退回到外马路上,再看看。

往东走。

回头望西看看。

有新人过来办喜事。

沿外马路,往东到了已经开发多年的“老码头”。

全图。

对岸的陆家嘴神器。

12:40,自己有点撑不住了。

进入。

打尖。

外马路侧一处。在门外所拍。有点康雍乾之风。

弄饱肚子后开始撤离。

中山南路大兴土木中。

离了老码头,从新码头街往西。

穿过紫霞路时,想起了紫霞仙子。

竟还穿过沙场街。

到了东门广场。往西是条小马路,叫“金坛路”。再往西一点,其实就是:“书隐楼”。

这次肯定是没有机缘。

往南就是中华路。当年上海县城墙就修在上面。

别了,当年上海的东城区。


今天上午10点多徒步加少量骑行,直至下午1点半。有点疲累了。

下次继续北进。


天好时滨江走走,确实享受。



标签组:[南浦大桥] [黄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7878.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