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2-2021 今日看点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52634号-10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段永平既是优秀的企业家又是优秀的投资家,我很敬佩他。每看到他在雪球上对我有价值的发言,我都会记录下来。
A:我绝对不会去做固定收益的东西。固定收益的东西长期肯定是输给通胀的,所以长期来说是件错的事情。所谓重仓的意思就是对你自己很“重要”的仓位,自己可以定义。
A:我自己能看懂的公司也是非常少的,看不懂当然只能放弃了。个人认为,看懂一家公司不会比读一个本科更容易。不过,花很多时间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公司不合算的。我在老巴那里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先看商业模式,除非你喜欢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不然就不再往下看了,这样能省很多时间。你的汽车行业的例子我其实也不懂,虽然在特斯拉赚过不少钱,但最后也因为看不懂而全部放弃了。
A:我其实并不懂通常意义上的估值,就是所谓股价应该是多少那种估值。我一般只是想象如果某个公司是个非上市企业,我用目前的市值拥有这家公司和其他的机会比较,哪个在未来10年或20年得到的可能回报更高(这里的回报其实是指公司的盈利而不是股价的涨幅)。所以,我能看懂的公司非常少,亏钱的机会也非常少,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错的。举个简单的例子,A股里我从若干年前就基本只拿着茅台,脑子里总是想着10年后茅台会怎么样,所以也容易拿得住,回报也不错。我并不在乎别人这一时期转了多少钱,我只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
A:认为股票是赌博的人确实是在赌博。
A:我一般都是满仓的。好不容易碰上的好公司不要轻易因为价格可能高了一点点就卖掉了。比如,很多人问我,茅台700多了你怎么还不卖呢?这些人大多可能300多就已经卖掉了,其实一直后悔中呢。
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关(虽然这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里这帮人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东西。
光整天看也许是不够的,要想要实践。如果你一直在悟的话,早晚会明白的。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不要想着马上赚大钱,一定要记得老巴那句话:“慢慢的变富”。
我投腾讯和FB没找过任何内部高管聊,虽然我其实也认识腾讯的高管(球友)。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
你的理解是对的。另外,好的商业模式都有很好的护城河,别人很难抢走他的生意。
我有想事物本质的习惯,碰到啥都会想这到底是什么,久而久之会有些好处。
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禁区大概主要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我也想过这么做来着,谁不想赚差价啊,但这么做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瞎忙半天还少赚了,所以以后就不再想干这种事情了。知其不可为也很重要啊。
我不懂房地产,对这个行业普遍高举债感到困惑。
我主要讲投资是什么(什么是对的事情),很少讲怎么投资(如何把事情做对)。老巴的致股东信应该两者都有了。在如何把事情做对上,也许很多书可以看,但最重要是能够看懂企业,看懂商业模式。
我从来没接触过接触过制药行业,也不打算再花时间去搞懂了。我懂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小日子应该能过了,有时间要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也是通过公开渠道了解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几乎所有东西都能找到,但自己需要辨别。比如苹果,你可以看下苹果所有的产品发布会,你再对照一下同期别的同行你就会知道区别。企业主页也是一个了解的途径。新闻要小心,因为作者往往带有观点。如果你不明白,很可能会把你带沟里去。功夫花到家了你就会明白的。
没看懂的公司比较容易鉴别,就是股价一掉你就想卖,涨一点点你也想卖得那种。看懂的那种大概就是怎么涨你都不想卖,大掉时你会全力再买进的那种。
投资其实不需要学。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懂公司就可以了。等你懂的时候就懂了。能看明白老巴的东西就可以做投资了,看不懂的话就多看几遍吧。
37倍PE确实不便宜,说明大家对微信的期望很高啊。没有所谓对大家都合理的增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成本。我觉得10年内保持15%就很好了。
企业文化来自创始人,不是做出来的。股权分配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多了没用,少了不行哈。两者之间没必然关系。
没有。最近老巴提了一句,所以我开始想想,准备花几年时间想,因为银行确实不可替代,但实体银行会不会被替代还不知道呢。
没太关注过这个名词,你是说像拼多多这种电商吗?目前74%的美国人民的买东西的首选已经是亚马逊了(3月21日网上看到的),所以说新零售确实很恐怖。不过这个行业非常有可能会变的赢家通吃,或者是几个大头垄断,很多企业搞的现象也许持续不了太久。
那只是个思维方式。芒格说他从来没见巴菲特算过。我其实也没认真计算过,从来都是毛估估的。姚明往那里一站,谁都能看出来他比我重,难道还要用磅秤后才知道?
我没说过性价比不是一个好概念,但我说过性价比经常是性能不够好的一个借口。平台和做产品的企业在这里可能是有点区别的。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没有总是对的答案。老巴的观点一点点高估不应该卖,几乎每次他卖了后都证明是错的。我现在也慢慢理解老巴的观点了。找到一个伟大公司非常难,不要为一点点差价就卖掉了。
好多年没看过GE了,感觉他们麻烦蛮多的,企业文化也好像变掉了。
我当时已经不在一线了,所以没有参与决策,做与不做都和我没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发现错了就马上停止的好例子,不然大家现在看到的可能就是OPPO豆浆机而不是OPPO手机了。我知道当时停小家电是有几个亿损失的,今天来看决策真实对啊!这也是我说的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简单但非常不容易。
我通常比较集中于比较了解的公司,比如苹果、茅台。但也会买一些自己觉得不错但又觉得有些了解不那么透的公司,这种公司放的比例一般会很小。
我不了解其他白酒股,买茅台时就知道早晚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但个人认为最终会解决。
好的商业模式就是长期能赚很多钱且能持续。
我也喜欢ROE这个指标。一般来说,ROE高的公司商业模式好。
人际关系不重要,但知道尊重人是重要的。
我觉得看书可能不如看企业来的明白。书可以看《基业长青》,企业可以看苹果这些年的产品发布会(每年九月份的那个就好),或者多看几遍老巴在大学的问答交流。
我知道amazon是家伟大的公司,但也不知道应该值多少钱,不过未来他们一年赚500亿或更多似乎不是件太困难的事情。换来换去这种事情难度比较高,少做为佳。
正直和用户导向,利润智商的追求等…
消费者每天都要用或经常要用的东西都是消费品,和能力圈无关。能力圈指的是你自己能理解的东西。
投资是理性的,是可以量化的,比较容易分出对错。婚姻是感性的,但也有理性的东西,有可能要复杂很多倍。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结婚前要想清楚,结婚后要努力适应。
我觉得内部提拔比较好。
消费者导向放之四海而皆准。技巧的东西谁都可以学,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除了我们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外,我们不做某些事情的决定也同样重要。
买入=持有。
我们stopdoing list上很多事情都是有例子的。记得有次和台湾做代工的一个大佬吃饭聊天,他也问道为什么你们这么厉害,我说因为我们有个“stop doing list”,他也问到“举个例子?”,我说:比如我们不做代工。他马上问:为什么?我说,如果我们做代工的话很难和你们竞争哈。
产品文化和生意模式都很好。整个企业文化方面茅台由于某些原因要不如苹果,但生意模式的强大能弥补一些。
日本有很多企业文化很好但生意模式一般的公司,所以活得很久但活得很累。我没研究过711的生意模式,直觉上觉得像个辛苦的生意。
对找工作可能有点帮助?商学院和别的学校一样,多数只教术。
他们都不错。如果你100%拥有其中一家,你愿意拥有哪家?10/20/30年前呢?往后呢?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没有总是对的答案。老巴的观点一点点高估不应该卖,几乎每次他卖了后都被证明是错的。我现在也慢慢理解老巴的观点了。找到一个伟大公司非常难,不要为一点点差价就卖掉了。
所谓价值投资说通了就是要能理解企业。所以能帮助你理解企业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但不会有一个充分条件保证你会投资。我没啥更好的建议。我一般讲的都是要有自己不做的事情,至于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对是要靠自己去摸索的。
茅台最大的麻烦可能就是现金太多,只要不乱花就没啥特别不放心的。
你纠结的东西不是关于价值的,10年后回头看没啥意义。除非你钱太多,不然见到好价钱只买一点点是件说不过去的事情。
看不懂10年的人其实也看不懂一年的。看懂10年远容易过看懂短期的。
听其言,观其行。茅台年头长,了解起来不难。
这里的变化应该指的是产品,显然苹果属于要变的公司,茅台属于不变的公司。我喜欢苹果,也喜欢茅台,因为他们的生意模式都很好。
可以这么说。
就是不再受市场影响,更加坚信要买那些有好的生意模式和好的企业文化的好公司。
我没看过财报,但看过新闻。净资产多出来的应该主要是融资产生的,但经营现金流确实好像是正的,说明他们还是蛮保守的。
差异化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能够长期维持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
就生意种类一般而言,做得越多,赚的越少,所以聚焦很重要。
有了openmind就会聚焦在“取其精华”上。不过,要知道什么是精华其实并不容易,多数人其实都是想让别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真的去想别人在说什么。
我看自己关注的东西,不逛。
我的理解,所谓品牌就是公司过去做过的所有事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印象),好坏大家都会记得的。
作为一个多年以来都推崇“胸无大志”的人,我其实觉得最主要的差别在你心里。我见过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未必就比“碌碌无为”的人更开心。
如果你一直关注的话,好公司出现时你就有可能会意识到了(需要真的看懂哈),价格其实没那么重要。
63.我没有真的统计过我们的stop doing list有多少条,但似乎不是几十条那么多。所谓stop doing list指的都是不对的事情,但要列入这个清单的东西一定要尽量少,不然可能会束缚大家的手脚。你说的抱怨的东西有时候未必就是不对的事情。抱怨往往是老板们需要收集并改进的东西。
我的意思其实是关注雪球才会机会多点,但不是说有办法一定能看出来。没水平的当然首先要提高水平。
65. 品种多则单一品种研发投入少,库存总量多,单位成本也会高。
其实愿意化繁为简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觉得那样显得没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没啥意思。
需求。
我尽量不和这些人打交道。
70.有个你没搞懂的股票突然涨了很多,然后你就有了很多感想?你要真的本分的话应该是没啥想法才对吧?
因为定性分析要更准确。比如人们可能很容易知道茅台10年后大概能赚多少钱,但无法准确知道10年后的某一年能赚多少,也没必要知道。对苹果这类公司则更是如此。
72.错的事情一定要马上停,但对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做,做对的事情也需要聚焦。
这里强调的是要聚焦。比如苹果推出的产品很少。
到最后会落在一个比例区间里,目前确实有点太大,不太合理。
大道的东西说的好的都是从老巴那里来的。
自己喜欢投资是爱好,帮人管投资则属于工作了。不过帮朋友管钱要有失去朋友的准备哈。
没认真算过。毛估估想,大概未来10年的某一年赚到1000亿是有可能的,平均1000亿恐怕不容易。
不便宜是和当时其他的好公司比(茅台或苹果),潜力还很大指的是微信及微信支付,尤其是微信支付。不过,微信支付到底会咋样还是蛮复杂的。fb做加密货币是打算做几十年的,苹果信用卡非常非常好用(感觉有了苹果信用卡后大概不会再用别的信用卡了),Apple Pay在美国也非常好用,在中国可能99%的场景都已经不用现金了……,未来的支付市场会很用意思。
不知道这家公司。不过,一般来讲,大部分“电子公司”可能都不值得投资,因为生意模式一般都不会太好。
我迄今为止都没见过茅台的任何人,但我买茅台时非常坚定。勤奋和天赋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做对的事情最重要。
茅台酒量非常小,你说的这些东西不会影响喝茅台酒的人。我认识的很多喝白酒的朋友都是除了茅台什么白酒都不喝的人。试想想,大家聚会时,说“我们今天不喝茅台喝xxx酒”估计很多人会马上说今天不想喝白酒……。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经济条件好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茅台的成长应该也是大概率的。
用10年看就明白了。今天你看茅台,你觉得120买的和180买的有多大区别?当然,你如果知道茅台会到120则不一样。很久以前我说过,苹果400块很便宜,500块也很便宜,到600时我依然说还是很便宜(在1/7之前),现在看是不是就容易明白了?我们当年买茅台就是从大概180左右开始买的(塑化剂事件),买的时候还在和一堆人吃饭时聊起过,结果当时有人还说,现在买太早了,我说,现在就已经很便宜了,买了再说,继续掉的话,有现金就继续买,结果一直买到120。感觉好像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一样。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之所以提出平常心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也会失去平常心,所以大家都差不多,需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哈。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愿意把所有犯过的错误再犯一遍。
大学里主要是学习学习的方法,专业其实没那么重要,尤其在美国上大学,专业都是大三以前选的,入学时有个大致方向就好。大学也是你自己寻找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一个过程,包括人和事。大学是人生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要好好想也要好好享受哈。
可能还需要时间吧?我花二十年悟明白的东西也许你需要悟十五年,如果你悟的话。
你真的想改变吗?我认识一个球友,非常好赌,输了很多钱(过10亿人民币了),怎么劝都是没用。他本来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但赚得越多就赌得越大。对有些人来说,赌的快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理性有时候难以抗衡哈。
1.没有现金流的东西我不碰。2. 做投资要基于未来现金流。
神吐槽:比特币介绍
我不知道代餐是什么意思,代替吃吗?餐饮业非常难理解(直接的说法是:餐饮业生意模式大多没那么好),我一般喜欢找容易理解的生意。
目前还没想过卖的问题。卖出和赚了多少钱无关,买入和其曾经到过什么价无关。
好公司不怕大萧条,大萧条来的时候好公司的额外优势更大,公司价值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反而会相对上升。所以,投资要聚焦在找好公司上面。老巴说要留巨额现金是因为他说的是保险公司,那些钱本来就是人们付的保费。如果你因为这个就把该投资的钱存在银行拿利息的话,长期显然是要输给通胀的,但依然比拿钱去赌股票或者别的要好。
这个我不懂,我投资是不太看财报的(早期看过一点点,不觉得有用)。一般来说,不了解的公司不要碰,了解的公司不太可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意做假的。如果你连业务的作假都看不到,那财报做假就更难看到了。
早就知道茅台,但后来慢慢理解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机会,塑化剂事件是契机。
平常心就是要理性的意思,对重要的事情而言吧。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平常心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够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满大街的烂公司啊,你非要我一个一个去打人家脸么。你可以看下近几年破产倒闭的那些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有那些很多年都停滞不前的公司。
其实就是我们有信心比平均回报好的意思。我从来没想过应该是多少,你觉得有算的必要吗?如果你觉得需要给个数字,那只能说明你没看明白。我觉得的我们确实做到了哈,而且做得还不错!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会拒绝这么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云或者马化腾,但做大道做的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的。
用户导向是一种利润之上的追求,简单讲就是想着用户到底要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去实现。结果导向指的是要把事情做对。追求极致还是要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没用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好像是马克思说的),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就一定有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指的就是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你考虑的所有东西都会在企业漫长或很短的生命周期里体现出来的。
会是茅台。风险点的意思是不是让你买了支票整天睡不着的那个东东?如果有就不该买。
老巴的文化还在,会持续好很多年的,肯定比基金的平均回报好,应该能比S&P好一点点,以每十年记哈。
没研究过。
我猜大多数换的原因是因为赚钱了,因为想落袋平安?很多人大概会好不容易买了一只赚钱的股票就赶紧卖掉了,因为怕其会像别的股票掉下去?我记得当年买网易的时,第一年涨了20多倍。当时聊起来有个人说,这种大起大落过去见多了(那时泡沫刚破没多久)。我是新手,当时咯噔了一下,回去想了半天,做梦还梦到大跌,第二天就想通了,从此不再受这种想法影响。
应该还是会蛮厉害的。
海底捞的东西还可以的,服务确实不错。餐饮业到最后还是要靠东西好吃才能活下去。
这两个公司都不错,买什么或怎么分配取决于自己更了解哪个公司。
护城河就是竞争优势,好的商业模式一般都有很强大的护城河。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了解不细,直觉上觉得商业模式一般,产品很难有差异化。就算好吃宠物也无法表达出来。猫粮狗粮似乎都蛮标配的……
据说这是现任世界首富当年问老巴的问题,老巴的回答是:因为极少人像他那样愿意慢慢地变富。
一直搞不懂银行。对我来说,靠借钱做生意的比较难搞懂。不过,我倒是跟着老巴买了些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赚了几顿饭钱。
没认真想过,但年增长应该比通胀高。
马化腾人不错,而且年轻,微信及微信支付的影响非常大且深远。我们确实买了一点腾讯,但比例很小。
想长远。
需要好的产品以及很长的时间。
据说马云说过,人呆不住就两个原因,钱给少了或者是心委屈了。马云这句话非常经典,把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说得非常形象。钱是保健因子不是激励因子,给多了没用,给少了不行(绝大多数人在这点上都错了,因为钱不是万能的,当然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激励因子实际上就是不要让人心委屈了,要让人觉得有意思。
120.老巴说过,当发现自己在坑里时,至少别再往下挖了(大致意思)
作者:全球宏观I全球市场
链接:https://xueqiu.com/6947864310/14826000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0年段永平身价最新分享投资炒股语录
AD:【 微博@区块链神吐槽 tucaod.com】
标签组:[股票] [投资] [茅台酒] [段永平] [商业模式] [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落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450.html
上一篇:比特币为什么需要消耗大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