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环巢湖公路五座桥征名

发表于话题:合肥心形公路
发布时间:2021-05-21

○杭埠河桥方案

○白石天河桥

○兆河桥方案

○南淝河大桥

○派河大桥方案

去年我省区划调整后,800多平方公里的巢湖成为合肥市内湖。如今全长154公里的环巢湖公路有60多公里路段已经完工,而环巢湖公路上的五座大桥也有一座已经完工,四座即将开工建设。今天上午,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本报正式向社会发出“征名令”,为这五座桥梁征集美名,而这种为桥名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全市交通行业也是首次。

1

合肥公路桥梁首次公开征名

合肥因水而得名,水多,河汊密集,所以桥也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合肥境内公路桥梁近200座,虽然这些桥梁建设年代、造型、材料不一,但取名多数“就地取材”,以地域或所跨河流命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所建桥梁,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虽然这种桥梁命名方式方便了市民认知地理位置,但却因缺乏文化品位而为不少人所诟病。

合肥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环巢湖地区的一条主轴线,环巢湖公路串联周边各区县,全长约154公里,呈心形形状,镶嵌在庐州大地上,从高空俯瞰就像一条完美的“项链”,而横亘于南淝河、派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上的5座大桥就像是这根“心形项链”上的五颗璀璨的珍珠。

据悉,跨南淝河桥、跨派河桥、跨杭埠河桥、跨白石天河桥、跨兆河桥均为环巢湖旅游公路的标志性建筑,其景观功能尤为突出。五座桥梁的文化理念皆与桥梁的整体造型和所处位置紧密联系,并充分体现了巢湖地区的悠久历史,厚重传统。桥型方案设计遵循以“美德之心”为设计理念,结构形式与巢湖旅游景区的特点相结合,不追求新奇、怪异,讲究人文环境与结构特点的融合,适度艺术地展示桥梁的造型之美,实现一桥一景、亦桥亦景。在这种情况下,“要像以前一样以地名或河名为这些桥命名,就有些不妥,仿佛一幅优美画卷上出现败笔。”

2

征名需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因素

那为这五座桥梁征名,有何限制与要求呢?“没有多少限制,只要结合了5座桥梁所属地的人文、历史文化等因素就行。”据悉,此次征名广征思路,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和参与到环巢湖公路建设过程中,着实提高环巢湖公路5座桥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环巢湖旅游业发展。

其实,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流域,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巢故里、三国故地、包公家乡、淮军家园是该流域的独有的历史文化。而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不少,从这片区域走出的名人更是层出不穷。为了使这五颗“珍珠”能在整个“项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合肥市交通部门还特地公布五座桥梁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桥梁设计效果图,结合这些设计,结合这5座桥梁所属地的人文、历史文化等因素,征集最让人满意并响亮的名字。

 

3

有奖征名选出你心中最美的桥名

据了解,此次征名活动从今天开始将一直持续到9月份。其中今天起至8月30日为征名阶段,该阶段市民可通过网站、EMAIL、信件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其间,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征集到桥梁名称的信息,组织相关专家对收集名称进行筛选,每座桥梁初定5个名称。8月31日至9月7日为投票阶段,广大市民可针对公布的诸多名字进行投票,投票结束后根据票额最后确定名称。

此次征名活动对各环节入选者、参与者、确定人选都进行一定的奖励。其中每座桥梁确定的5名入围者,每位有500元奖励(现金或等值奖品);投票阶段,设立参与奖,对积极参与投票的广大市民,随机抽取50名幸运奖,给予200元奖励(现金或等值奖品);确定阶段,对最终入选者,给予1000元奖励(获赠荣誉证书、现金或等值奖品)。

市民参与的方式很简单,可通过点击合肥市政府网站、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合肥市公路管理局网站进入系统填写征名表格,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到征名邮箱hfglj@hfglj.com;或者从上述网站下载纸质征名表格,然后邮寄至合肥市梅山路77号合肥市公路管理局人事教育科孙翼(收)。作为此次征名合作单位,本报也将就随后的征名活动进行跟踪报道。

环巢湖公路跨南淝河桥方案:

传承诚与信 鸣奏淝水情

主桥采用矮塔斜拉桥,主跨布置为60m+100m+60m,桥宽22m,双向四车道。

大桥位于规划中环巢湖道路跨南淝河处,位于包河区大圩镇和肥东县交界处,是滨湖新区、巢湖之间连接的重要桥梁。大桥设计主题为“诚信”,造型如双人并肩而立,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信义,丝丝拉索牵引桥塔,鸣奏古朴的淝水情怀,又具有令人愉悦的时尚动感。桥梁采用塔梁协作体系,空间布置简洁大方、结构匀称、刚劲有力、现代感强,象征着淝水两岸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促进合肥的飞跃发展。

环巢湖公路跨派河桥方案:

仁者乐湖山 飞鸿送佳音

主跨采用54m+120m+54m飞燕式钢箱拱桥,桥宽24m,桥面布置双向六车道。

大桥位于滨湖新区与肥西县交界的下派河上,距离派河入巢湖河口430米处。桥梁造型似飞雁,也似山峦。主拱圈采用飞雁造型的钢箱拱圈,拱圈优美轻柔,梁体刚劲有力,恰似一只从河面上腾飞而起的大雁,象征着巢湖在融入新合肥后,迎来新的机遇。也预示着环巢湖区域展翅高飞,迎接新的航程。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怀有一颗仁者之心,合理开发,注重环境,才能保持巢湖鸢飞鱼跃的湖山胜景。

环巢湖公路跨杭埠河桥方案:

喜迎八方客 勇往天下行

主跨采用130m+130m独塔斜拉桥,桥宽24m,桥面布置双向六车道,主塔高95m

大桥距离杭埠河入巢湖河口650米,地处肥西县和庐江县的交界处,桥位处水面宽阔。桥塔造型挺拔隽永,动静结合,多视角均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从行车视角看,桥塔上部如同张开的双臂,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行船视角似“前进的步伐”,造型似两人器宇轩昂、大步向前,既体现了巢湖作为军事胜地的忠勇传统,也预示着环巢湖旅游经济圈将大步向前发展,创造出夺目的辉煌。

环巢湖公路跨白石天河桥方案:

感恩传天下 孝悌立根基

主跨采用75m+135m白鹭塔斜拉桥,桥宽24m,桥面布置双向六车道,主塔高95.5m

大桥位于白石天河入巢湖湖口附近,临近袁家山景区,村庄与宗祠广布,氏族伦理厚重,是体现巢湖民俗的重要区域。桥塔设计似两只相互依偎的白鹭,母白鹭给幼年白鹭喂食,体现了巢湖传说中的孝悌之意。刚柔相济的白鹭形桥塔,气势恢宏,富于变化,丝丝拉索形如翅膀,振翅欲飞。主塔下部心形的镂空设计,既是整个巢湖的轮廓,又呼应了主题。

环巢湖公路跨兆河桥方案:

和谐促发展 竖琴奏乐章

主跨采用80m+130m拱形塔斜拉桥,桥宽34.5m,桥面布置双向六车道,主塔高96m

大桥位于省道316与环巢湖旅游道路公路共线路段,是周边过境交通进入合肥的重要桥梁,两侧皆为渔业生态保护区。该桥采用拱形斜塔,造型美观、现代,寓意“和谐之门”,体现着合肥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形象,寓意着大合肥地区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保护区的和谐生态。侧面造型又有如竖琴,典雅、宁静,弹奏出和谐优美的乐章。

标签组:[桥梁] [环巢湖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03.html

相关阅读

蜡染:苗族特色文化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

2025-04-11

苗族剪纸文化与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是中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和与之毗连的湘西、滇东、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区),有三万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大山区,...

2025-04-11

苗族舞蹈的特点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

2025-04-11

苗族有哪些著名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松桃烂糊桥米豆腐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

2025-04-11

苗族关于龙的传说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河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田土绝收了,山上的树...

2025-04-11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由来

郭桓贪污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影响很大,因此而发明的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郭桓是在洪武十七年五月才升任户部尚书的。对于清官来讲,户部,尤其户部长官是个苦差,因为他掌管全国各地...

2025-04-11

苗族龙舟节是端午节吗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

2025-04-11

苗族鼓舞有多少种类

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有什么独特文化

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是什么样子的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苗族的一些上层首领也修筑砖石彻的带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宽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贫寒的人家也筑简陋的竹楼...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