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傅首尔拍了一支“三观不正”的母亲节广告

发表于话题:最毁三观的广告
发布时间:2021-05-31

每年的母亲节,似乎都成了歌颂“母爱”的煽情泛滥区。除了“伟大”、“无私”、“奉献”,难道就没有其他形容词了吗?


今年母亲节,奶酪博士携手傅首尔、三位新时代妈妈,做了一次创意情感访谈短片,温暖又有趣。



不同于以往“牺牲隐忍”型的母亲,新时代妈妈似乎活得更加洒脱,甚至都“不像个妈”。以此为洞察,短片中的三位萌娃大胆“灵魂拷问”自己的妈妈,拉开了一场新时代妈妈与宝宝斗智斗勇的“拉锯战”,有笑点、有泪点,更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生代育儿观。


而作为“新时代妈妈”代表、活动的组织者、新型母子关系的观察者「傅首尔」,在访谈中更是以金句连连“猛戳”观众。



“社会总是爱用「有没有妈样」来评价一个妈妈做得好不好,这是一种偏见,妈妈到底当得好不好,宝宝才最有发言权”


“妈妈首先是她自己,而自己就是多元化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固定的标准其实是社会对女性的枷锁”


“只要你内心幸福,就算是实现了个人价值”


当妈后,不一定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生活,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新的育儿观。借此短片,奶酪博士希望消除年轻一代对“妈妈”身份的刻板印象与焦虑情绪。


最后引出主题「她都不像个妈,但她像她自己」,我们学着做妈妈的同时,首先做自己,升华主题的同时,引发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高共鸣的话题、高识别度的画风、高浓度的情感故事,让这支访谈视频在一众母亲节广告中脱颖而出,引起广泛热议、破圈传播。



01

破题焦虑式育娃

重新定义新时代妈妈“标准”



明明已到了适婚适育的年纪,90后却集体陷入了“恐婚”、“恐育”危机,特别是随着热播剧《小舍得》的刷屏式“鸡娃教育”,直接劝退了一众单身青年男女。


归根到底,是大众在旧时代给予“母亲”这个称谓太多道德至高的压力,要求她们全身心围绕家庭与孩子操劳一生,过度牺牲式付出,迫使她们逐渐失去自我,也让当代独立女性对做妈妈望而生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弊病。


以此洞察为切入点,奶酪博士提出#她都不像个妈#高共鸣话题,并从围着孩子转的婚后生活、生娃后身材严重走形、当全职妈妈是没有地位等角度逐一击破,破除对当妈最大的误解。


谁说哥哥就得让着妹妹?拒绝做端水大师,孩子的问题孩子解决呗。


谁说养孩子就得手心里捧着?摔倒了妈妈照样围观吃瓜第一线,女孩子从小也要勇敢呀。


谁说养娃就要牺牲自己的生活?囤自己喜欢的零食、和闺蜜说走就走的旅行,当妈已经001,偶尔也要摸个鱼


谁说当妈后就成了“大妈”?产后甩重60斤,颜值状态比产前更优秀,顺便当起“健身博主”开启副业。


谁说全职妈妈就是“没用”的?孩子的成长不会倒退,做全职妈妈也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选择。



借着母亲节这个情感浓郁的时间节点,奶酪博士以一种相对”理性“的轻访谈形式,为当代女性的妈妈身份解绑。母亲是一个很伟大的身份,但不应该变成“母爱必须辛苦、无条件付出”的道德枷锁。


品牌以这种为妈妈群体们勇敢发声的方式,为妈妈们献上最好的母亲节祝福。


沿着主题往下挖掘,其实也是在提倡一种更自由、更平等的新时代亲子关系。


年糕妈妈创始人李丹阳曾提出过一个“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亲子关系的三个维度——生理需求的满足、亲子关系的浓度以及榜样的力量,共同支撑起了孩子的自驱力。


不要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一生,先做自己,再做妈妈,妈妈的榜样力量,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对当代独立亲子关系的最好解读。


正如傅首尔说的——


“如果你要100分的「妈妈」,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的「自己」 ,如果你要100分的「自己」,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的「妈妈」。只有你两项都做得一般,才能很好的平衡。”


奶酪博士以此时代话题切入,不仅成功获得了广泛而巨大的传播共振,也收获了一波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02

慢节奏访谈形式

贴近现实下的生活聚焦



摒弃态度短片的常规表达,奶酪博士创新采用幽默访谈片的慢节奏,平易近人的会客厅氛围,更具生活的真实感、观众代入感强。


而新时代妈妈和萌娃之间的逗趣、吐槽、互黑等互动方式,极大提升观众观看兴趣。



在与用户沟通层面上,品牌通过三种明显的情绪阶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始终维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第一阶段:以网络素材+嘉宾妈妈相似行为的UGC感画面,奠定整体轻松诙谐调性。三位萌娃直击灵魂式提问,让人捧腹大笑,“坑娃”话题引发用户强烈共鸣。




第二阶段:傅首尔结合本场观察和自身故事,以“走心金句”多维度输出新时代妈妈的态度价值,引人深思。



第三阶段:在观众用户情绪的最高点,推出品牌价值观「我们不只做妈妈,也做自己」,激发用户强烈认同感。



沿着“寻找共识-输出理念-激发认同”传播路线,奶酪博士鼓励新时代妈妈“去焦虑式”养娃,引导大众重新探讨当代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通过品牌和核心用户群的共振,激发泛母婴人群发声,从而引发用户群对品牌的好感度。



03

洞察用户真实需求

细分领域开拓新蓝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奶酪棒是宝宝的专属零食,新生代妈妈可不这么认为。毕竟,“偷吃”零食长大的90后妈妈,也在开始偷偷吃孩子的奶酪棒了。


做这个访谈的源头,也是因为DrCheese奶酪博士接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投诉”:


“妈妈总是在偷吃他们奶酪棒,真的很不像个妈妈”

“如果有给妈妈吃的奶酪棒就好了,这样她们就不会偷吃我的奶酪棒了!”

“为什么妈妈不能有专属于她自己的奶酪棒呢?”


品牌站在用户思维,通过与用户良性互动、用户共创,特别定制了这一款妈妈和孩子都能共同享用的「奶酪棒母亲节限定礼盒」,终于在母亲节当天为妈妈们献上这份特别的礼物。



定制礼盒一分为二,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


5支妈妈吃的胶原蛋白奶酪棒,特别添加了胶原蛋白肽和胶原蛋白,既美味又美容。5支宝宝吃的A2白金奶酪棒,特别添加藻油DHA和维生素D,促进宝宝视网膜和大脑发育。


妈妈也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奶酪棒了,以后妈妈们可不许再偷吃娃的奶酪棒了!不仅让新生代妈妈和宝宝一起享受美味,更是体验这种母子之间的分享乐趣。



刚开始看到这个礼盒的时候,相信每个偷吃过孩子零食的妈妈,都会默契一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吃孩子的奶酪棒了”,继而是被品牌的暖心行为感动,“当妈以后,学会了爱孩子,也别忘了爱自己”。




每个独立包装上,还有献给新生代妈妈的「骄傲」小文案,这个暖心小细节很是圈粉。


「Women?Wisdom。」女人,大智慧。

「Female?Fantastic。」女性,超棒的。

「Lady?Love。」女士,由爱构成。

「She?Secret。」她?充满秘密

「Mom?Magic。」妈妈,有魔力。

「Girl?Genius。」女孩,都是天才。


高钙高蛋白的奶酪博士,不仅可以美味饱腹、补充身体能量,更是给新生代母亲带来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感,无论作为女性还是妈妈,本质上都应该让人感到骄傲而自豪。


而在短片中,品牌也用了一种聪明的方式软性植入品牌信息。


比如:妈妈主动“曝光”自己经常偷吃宝宝的奶酪棒,傅首尔引导萌娃们自行挑选奶酪棒送给妈妈表达爱意,既给消费者传播了”好吃到妈妈都抢着吃“的产品卖点,也加强品牌在亲子互动场景中的软性露出。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奶酪博士或许也是在借母亲节契机,开拓新的产品线。再细微的用户需求也值得被创造,更有可能成为商业新蓝海,在小众群体中引爆。


作为天猫原制奶酪第一品牌奶酪博士,由近20年乳品经验的中国奶爸、荷兰宝妈和一群奶酪发烧友共同创立,是品牌创造者更是产品选择者,更懂新生代父母的消费需求。


而且自创立以来,凭借过人的实力创下了许多亮眼成绩:天猫美食2020热搜榜网红味新锐品牌10强、天猫原制奶酪销量TOP1、全球首创原味奶酪脆社交电商上线20分钟50000袋售罄…


-


整体看下来,奶酪博士这波母亲节campaign,可圈可点。


以新生代亲子关系的高共鸣热点话题为切入,通过趣味性采访形式+母亲节限定礼盒,既创新又极具趣味性,拉近了消费者和品牌的心理距离。以母婴核心圈层用户群共振,激起广泛讨论,声量的大范围引爆和扩散,实现品牌快速曝光。


同时,也给母婴行业品牌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面对90后、95后新生代消费主力群时,品牌应该积极拥抱新的消费趋势,发现消费者背后隐藏的消费动机,抓住消费者生活中特别的小心思和行为习惯进行创新应变。


每天中午11点半,不见不散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广告因为你连“廣告狂人”都没有关注...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魂淡

标签组:[美食] [奶酪] [亲子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046.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