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帝皇书:帝梓元的成皇之路

发表于话题:帝皇书
发布时间:2021-05-31

◆作者星零

先来说说作者星零,代表作《帝皇书》、《上古》、《宁渊》。前面三本除外,我看过的还有《还君晚朝》。星零的文字都是大气磅礴的,它拥有那种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也有回环细腻的笔触。她写的多是架空的历史文、玄幻文,她很擅长写宏大构架的文,故事曲折,人物性格鲜活,总是以悲情开始以喜剧结尾,(星零说她从来不写悲剧…)相比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言情小说,星零的作品真是不可多得啊。

◆《帝皇书》

◆任安乐﹠帝梓元

“听闻我大靖太子容冠中原,安乐寨寨主任安乐愿以三万水军求娶东宫太子。”

任安乐生性洒脱,行事豪放不羁,放言以三万水军求东宫太子一妃之位,在京城掀起骇浪。

秋狩一箭三雕、玄衣烈马疾驰入帐,“晋南任安乐,见过太子殿下。”

科举舞弊案,天下士子寒心,青龙钟响,帝王怒火

——大理寺高堂之上掷地有声,科举国祚,士子栋梁,两者皆为国之柱石。

江南决堤洪水成灾,哀鸿遍野,民声怨愤

——轻解佩剑,立于垂堂之下,以一人之力,消弭民乱。

五柳街失火 韩烨被困

——横刀立马,“混账,他是什么身份”,转身冲进火海之中

化缘山生变 韩烨坠崖

——毫不犹豫,跳崖相寻,韩烨以命相救,她之亦然,舍毕生之功为护一人

青南山副将钟海 朝堂重提旧事-帝家谋匿 举朝哗然

太后寿宴 宫闱阴私再度撕开 洗去晋南十年冤屈 安帝家满门冤魂

此后,再无任安乐。

任安乐实在是活的太潇洒,太恣意,她好像无所桎梏,霸道至极。

所以,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任安乐。


“上承于天,斯得重任”

这八个字,是帝梓元一生命运的开始。

帝家冤屈,晋南白帆,困了帝梓元十年。这十年她没有身份,没有名字,没有亲人,只背负着她作为帝家女的责任,背负着满身仇恨,一步一步在地狱里修炼。

十年隐忍,十年浴血,十年后终归来。

重扛帝家门庭,帝梓元要的远不止于此。“陛下,非大靖天下不可平。”

但她要的不是权力和王威,不是俯首叩拜和泼天富贵,她只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天下,何为真正的帝王,何为朝堂,何为盛世。

胸怀天下却不贪恋权欲,威慑朝纲依不钻营权谋之术,天下、朝堂、百姓,以阳谋纵之。

◆韩烨

十年前篡改圣旨,护下帝家孤女,十年间送往泰山国寺礼物不绝。

十年空悬太子妃位,顶着朝堂压力,只为迎一人入东宫。

在帝梓元看不见的地方,他同样蹉跎了十年。

生死之结唯有生死能化开,韩烨以命化解韩帝两家难解之局,终究让帝梓元明白,只要足够努力,没有什么是解不开的仇局。

“仇怨和宽恕,天下和所爱,我都选择你。”半生努力,终得偿所愿。


《帝皇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帝梓元的心胸,韩烨的努力,安宁的责任,洛铭西的守候

亦或是 嘉宁帝的心性,慧德太后的不甘,帝承恩的不知足

帝盛天的爱,靖安侯的忠义,温朔的赤子之心

星零塑造的人物性格都是那么明显鲜活,经得起推敲考究,读的时候真是感慨至深。

为何说帝梓元是帝盛天一手所教?

当看到韩烨教导温朔、温朔授课韩云时,我才有点明白古人的“为师、受教”

不是教导功课,不是教习经史子集,而是点明其中之意,一课受用终身,仕途也好,承荫也罢,人立则本立。

帝盛天或许不曾教帝梓元如何洗刷帝家冤屈,但她教的是帝梓元皇者本分、掌天下权柄的本分。

为什么晋南八万英魂难以掩盖?

星零的描写特别催泪,晋南地界挂满白帆,这篇土地十年之内再不会有青壮年,每个家庭都失去血亲,孩童失去了父亲,高堂失去儿子,妻子独守家门独自抚育后辈,还要让他们背负骂名,遭人唾骂……再难有欢声笑语,承欢膝下和阖家之欢。

为什么嘉宁帝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个女人的不甘和一个皇帝的猜疑,绝了帝家一百多口和八万晋南将士。

“犹如山间明月,朔朗晴空,我心甚喜。”这是彼时的嘉宁帝。

因为权柄之利呀,王者之威和把控天下的那种快感让他觉得自己无法再失去它。承位之前的朝堂历练没能让他更加坚定平和,反而隐忍犹疑,横生戾气。所以才有了成皇之后的步步阴谋,数十年勾连,终成天下大祸。

秦景如何承受的起真相?

背叛自己守护了十年的百姓,背弃了对他如师如父的施老将军,背弃了婚约和所爱之人。亦被自己效忠的帝王玩弄,他在敌国十年为贼,就是帝王一句将来必有所用……终其一生,他都不会原谅自己。

(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哦,影视截图来自于网友的视频混剪,不过这本书要被拍成电视剧了...)

标签组:[韩烨] [帝皇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125.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