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天650伙食费是误会?明星天价餐补的那些事

发表于话题:明星高伙食费
发布时间:2021-05-31

苏芒到底说没说一天伙食费 650 元不够成了罗生门,但明星天价餐补的事情还是浮出了水面。普通老百姓现在想知道的是,明星一顿饭到底有多贵?

事情的起因是," 苏芒说一天 650 伙食费不够 " 的话题上了热搜,虽然节目官方微博发声回应了,苏芒也转发并再次强调:" 伙食费的问题让大家误会了 ",但网友扒出了一系列贵圈明星的天价餐补和高昂伙食费,1 个月七万元菜钱和五百元一串的葡萄还是把大家给惊呆了。

有网民直接留言,明星一天 2000 元餐补这不是贵圈公开的秘密吗?

明星天价片酬已经是个老话题,现在又多了个天价伙食费和高价餐补,说不清接下来还有什么。可与明星们天价吃喝形成对比的是,国之脊梁袁隆平院士去世后,网友扒出爷爷住旧屋、穿几十元的衣服,吃饭和保姆阿姨讨论的是吃豌豆不是四季豆。而我们的残运会冠军为了几千元参加比赛,失温不幸去世。

大家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明星到底为什么这么值钱?当然这都是市场给的,可市场又是谁捧起来的呢?

或许,苏芒一天 650 元伙食费就真的只是个误会,但这个误会还是揭开了明星天价餐补的 " 遮羞布 "。

苏芒回应一天 650 伙食费是误会,我信

苏芒到底有没有说过一天 650 元伙食费不够,答案并不复杂:没有。

看节目就知道了。在新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明星在桃花坞的开支都必须自己垫付,而不是由节目组提供,所以一些明星在去的当天也带了不少的东西,比如食物,被子,苏芒还买了一车的盆栽去桃花坞。

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周杰提出钱要用在什么地方,苏芒认为钱要用来个人吃喝上面,然后现场发动大家每一天每个人先交伙食费。

这也就是字幕和发言中 " 每一天每个人 " 来源,但苏芒的确没有说到底要多少钱,只是提出一个动议。

这个时候,宋丹丹就说,每一个人出六百五十块钱,结合前后语境不难理解,宋丹丹说的应该是总体费用。接着苏芒当场就反对了:"650 元真的不够啊,你早上不喝牛奶呀,你不吃鸡蛋啊,我不能那么差的伙食 "。

这一段发言经过营销号传播当然引发了网民吐槽,为了维护口碑 24 日凌晨,节目官微就发声了,表示是一场误会,苏芒从没说过一个人一天 650 元的伙食费不够," 开会的时候大家提议第一次每人先交 650 元,用于这段时间在桃花坞的生活费。15 人 21 天,多退少补 "。

现在网友纷纷要求节目组放出未剪辑过的原视频。但节目组敢在第一时间发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当时在场的明星那么多,如果苏芒真的说了一天 650 元伙食费不够,一旦任何一位明星日后的口径不同,对于节目的口碑都是毁灭性的,哪会有一个节目组,愿意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嘉宾背这个锅呢?

所以苏芒这次多少有点冤,可是网友质疑的明星天价伙食费,可是一点都不怨啊。

明星天价餐补和伙食费是真的

目前国内有关明星天价餐补最直接的证据来自某范姓艺人的劳务合同中,里面在 " 膳食及相关 " 一栏清清楚楚写着她一天的餐费标准为 1500 元,这也就是贵圈著名的天价餐补。

但这只是当时的标准,目前业界传出的一二线明星的餐补水平基本都达到了 2000 元。

之前有非顶流的流量明星也曾被公关公司曝出一天 2000 元的餐补,这基本算是行价了。

普通老百姓永远搞不懂,一天一两千块,明星都吃什么呢?

范姓艺人曾经晒出过一张自己水果的照片,网友扒出这是产自日本的香印青提,500 元一串,十分昂贵。

退圈已久但潮牌生意风风火火,最近又重新上架了耐克的陈姓前艺人和秦舒培这甜蜜恩爱的小两口在 2018 年就曾晒出两碗水果的照片,并直接公布眼前的这些水果价值 1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 6400 元,堪称 " 天价水果 "。

吃水果不算什么,买菜更贵了。

网友挖出此前李湘主持的一期《男左女右》。有个环节是计算嘉宾每月要花多少钱,公认的蒋欣太可爱了,一月要花 8000 在吃饭上,这个价位普通人倒是可以理解。

可接下来李湘晒出的每月的伙食费高达 7 万元,也就是说她们全家人每天要吃个两三千。

参加《拜托了冰箱》时,李湘把家里的冰箱一打开,里面全是名贵食材。

包含虫草、海参等,李湘还说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菜市,谢霆锋等名人都需要上哪里买菜,家里的食材和水果都是从那里买的。

而且李湘最后还不以为意地带了一嘴,说汪涵家也一样哈哈哈哈。

吃海参好像是明星的保留项目,海派清口代言人曾在一次访谈中公布自己的独家食谱,称自己一直都注重养生,早晨一般是八点半起床,然后只吃三根虫草,等到九点半再睡一小时的回笼觉。10 点多周立波睡醒后,要吃一根老婆炖的海参。

明星点外卖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的消费水准。

综艺《来自手机的你》中,郑恺打开手机让薇娅等人看他手机中的部分软件,结果他打开他外卖软件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郑恺一天吃了足足 5 顿的外卖,而从外卖截图中来看,光是点了一道菜,就花了 159.9 元,再加上其他的四顿饭钱,外卖总额高达三四百之多。

不过网上说的鹿晗邓超等六位节目嘉宾在《哈哈哈哈哈》里点过价值 37000 多元的外卖其实是误传。

真实情况是节目组让明星的朋友帮他们点餐,结果鹿晗的朋友一点便是 " 大手笔 ",点了三十份牛鞭给鹿晗,最后一算 3.7 万太多了,节目组紧急修改规则后最后这顿火锅也就花了几百块钱。

但通过这些明星综艺不难看出高价餐补和伙食费在贵圈已经成为常态,之前谢娜上《妻子的浪漫旅行》,在最开始不知道节目组会给经费的情况下,几位人妻纷纷向自己的丈夫要经费,杰哥也是很豪爽,表示按他们巡演时一天的伙食费给谢娜算,结果发现杰哥给到每个工作人员的用餐费也是一天 500。

哪怕是新人也能拿到不同标准的餐补。

早前签约哇唧唧哇的新人闫永强,在直播的时候就特意和粉丝分享了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发现签约经纪公司可太好了,因为出来活动是有餐补的!闫永强表示公司每天给自己的餐补是 200,知道以后马上跟朋友去吃火锅了。

强哥还是太年轻了,众所周知以龙总第一个网名命名的哇唧唧哇是娱乐圈比较神奇的公司,公司里还会给艺人交五险一金,这才是给年轻人最大的福利。

除了明星界,网红界也一样流行餐补,媒体 2017 年拿到的某平台网红主播报价表里,顶级红人住五星餐补 800,现在应该又水涨船高了。

天价片酬、天价餐补与明星们的假唱 + 面瘫演技

目前贵圈给大众的印象就是:天价片酬、天价餐补、天价伙食费,总之是赚得多吃得好,当明星简直太好了。

但公众不满的其实不是明星赚大钱,而是一部分明星的实力与高昂报酬实在不符。

虽然现在大众的印象是演艺圈就是干啥都高收入,但实际上演艺圈的收入结构包括餐补就是金字塔。横店北漂哪有什么餐补,能吃上好的盒饭就不错了。

彭昱畅没成名之前 3000 块接下了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也只是现在很多明星两天餐补的钱。

但他为了演好剧中的高中生一角,还瘦了十斤,最后这部电影拍了 25 天,我敢打包票当年清瘦无比的彭彭在剧组绝对没有在《向往的生活》里吃得好。

更古早的内娱明星吃饭故事还是当年刘晓庆拍《火烧圆明园》,她扮演慈禧,梁家辉扮演咸丰皇帝,虽然都是主角,但待遇却完全不同。刘晓庆说,内地演员在拍摄现场到了开饭时间,每人发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两个馒头一团黑疙瘩咸菜,而港台的演职员每人有一个餐车,车上红烧肉、回锅肉、清蒸鱼、白米饭应有尽有。

当年刘晓庆天天蹭梁家辉的粮票,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要吃米饭吃肉。

制片主任连说 " 好好好 ",马上吩咐去拿饭拿肉。结果刘晓庆还是够意思,说:" 我一个人吃不行。要大家都吃饭吃肉。"

当年别说是餐补,就连吃好饭都成问题,但吃不饱的刘晓庆已经是内娱能上春晚的顶流小花,是市场认证过能 " 扛收视 " 扛票房的。

后来港台和好莱坞的游戏规则不断流入内娱,但一直到前十年还没什么不妥,

著名导演蒋钦民曾在采访中说过:" 当时我导演的《天上的恋人》,制作成本不过 200 万元,演员的总片酬不到 10%。"

可见当年刘烨、董洁依然能接受低片酬。

真正改写内娱的,还是 2015 年之后," 流量经济 " 全面入侵到行业内,没有演技的流量艺人都以超高价格接下了电视剧,没有唱功的明星照样被万众追捧。

明星片酬的疯涨成了老话题了,问题是好莱坞和过去港娱发达的时候,能扛票房的明星的价值是市场和观众检验过的,片酬高也是演员的光荣。阿汤哥待遇当然也很好,但他拍《碟中谍》自己爬飞机,国内吃着两千餐补的流量鲜肉敢吗?

归根到底,这娱乐行业资本化的十年,明星片酬和天价餐补频频上新闻,背后是不合理的资本游戏,直到这两年才开始了一点点的刹车和回落,但郑大明星的风波证明行业回归正常和理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是顶级明星,日韩明星就没有天价餐补。

2017 年韩媒公布韩国男明星片酬,前 3 名是:金秀贤、苏志燮、李敏镐。

片酬折合成人民币分别是 53 万、42.5 万和 37 万。

这几年韩国女明星最高电视剧片酬是全智贤创造的,她复出参演《蓝色大海的传说》全剧总片酬大约在 1200 万人民币左右,已经是韩国最最顶级的水平,当年刚生产不久的她在冷水里持续拍摄,努力程度有目共睹。

但这个片酬随便一个演网剧的国内三线女明星就可以吊打了。

日本明星中大野智的片酬是 150 万日元,松本润 130 万日元,香川照之 180 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都只有 7-12 万每集,大概刚好够得上国内明星一个月的天价餐补。

这背后是电视台之间保持默契,不会为了抢大牌而恶性竞争,从而令整个行业的薪酬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

带着信念感演戏的日韩明星们有时候还会主动降片酬,《机智的医生生活》里曹正爽片酬 7000 万韩元,大约 40 万人民币而已,还为了保证制作费主动砍价,这种事国内明星当然无法想象。

观众喜欢看明星,明星按市场价拿到高薪本来无可厚非,可现在的问题是行业中的明星价格依然畸高,在影视综艺制作成本中的占比依然过大,这才是天价片酬和天价餐补背后的问题。

那么多钱都给明星吃饭去了,有限的预算可不就只能将将就就了吗?那么多大制作看起来还没有《御赐小仵作》这样的小穷剧制作精良有什么奇怪呢?

在一个健康的创作秩序前,明星吃好喝好都不是问题,但那些不合理飚片酬拿天价餐补的艺人,应当被行业所淘汰。

就算行业回到正轨还需要时间,那些只是正常工作,就能一天拿到 2000 元天价餐补的明星们,看着昂贵的盘中餐,好意思吗?

标签组:[苏芒] [李湘] [天价片酬] [刘晓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95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