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西瓜自由要感谢这位老人!日本一个西瓜240元,普通人吃不起

发表于话题:日本两个蜜瓜拍出16万
发布时间:2021-05-31

  

  一个小知识:中国人的“吃瓜群众”称号可不是白叫的,中国是全世界最爱吃瓜的国家。

  这里的瓜指的是西瓜、甜瓜、哈密瓜……“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不知不觉进入夏季,与夏天最配的那必然是西瓜和空调。

  

  中国人对西瓜那可是情有独钟,一年能吃掉世界上70%的西瓜。并且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具备与生俱来的神秘能力:挑一只顺眼的西瓜,拿手掌拍一拍,屈起食指和中指轻轻敲一敲,再听一听声儿,抱起来左看看右瞧瞧,隔着瓜皮就能判断西瓜好不好吃。

  

  而我们能实现吃瓜自由,得感谢这位与袁隆平院士是同班同学,无私奉献的“瓜奶奶”吴明珠。

  吴明珠1930年1月出生在武汉,1953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新疆吐鲁番地区工作。吴明珠是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被誉为“哈密瓜之母”。

  

  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西瓜中的王牌——8424西瓜成为江浙一带早熟优质西瓜主栽品种,并逐渐向北方各省扩展。

  

  吴明珠62年培育了30多个品种,使得新疆甜瓜、西瓜大放异彩。

  如今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已经91岁高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多年,虽然认不出身边的亲人朋友,但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

  

  作为“夏日必备单品”,西瓜是国民度最高的水果。201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吃瓜大国——人口占世界20%,生产了全球70%的西瓜,并且自产自销,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13斤西瓜。

  

  我国不仅仅是吃瓜数量大,而且吃瓜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西瓜就已经传入我国,南宋初年西瓜种植在中原及长江流域逐步推广,到南宋中后期西瓜已在江南地区获得普遍种植。

  

  西瓜绝对是夏天“王者水果”般的存在,从冰箱里捧出半个冰镇西瓜,挖出中间最甜的那块,打开空调窝在沙发里开啃,当代年轻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在我们当快乐的“吃瓜群众”的时候,隔壁邻国日本和韩国却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日本人民同样爱吃瓜,但受限于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水果在日本属于“奢侈品”,一个西瓜折合人民币高达上百元,是中国西瓜的几十倍。

  

  吃水果被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西瓜在日本超市里都是一牙一牙售卖的,实现“西瓜自由”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有网友逛日本超市,价签上标注1/8个西瓜,售价498日元(约合人民币30元),也就是说,一整个西瓜贵达240元。

  

  为了能够更好地品尝西瓜,日本人甚至琢磨出了看家本领:在西瓜上撒一小撮盐,更能凸显出西瓜的甜味。

  另外,为了保护自己本土农业不受外界冲击,日本制定了惊人的高关税,凡是外来食品一律收取高额关税

  

  图源:《菊次郎的夏天》

  方形西瓜是日本研制的一个品种,图片里这一只西瓜大概需要人民币六七百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水果已经被异化为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即审美需求、社交需求、食用需求。水果首先是用来看的,其次是用来送礼的,最后才是用来吃的。

  就在前几天,日本北海道夕张市的特产夕张甜瓜,迎来今年首场竞拍,2只夕张甜瓜最后成交价2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

  

  夕张甜瓜被日本人视为最顶级的馈赠礼品,是世界最贵水果之一。

  再看韩国这边,西瓜能贵到什么程度?

  韩国1个苹果10多元,1个西瓜150多元,根本不算稀奇事儿。

  

  韩国水果的价格之贵,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韩国人年均水果消费量只有56.6公斤。相比之下,我国在2018年的年均水果消费量就已经高达每人82.3公斤。

  能吃上半个甚至是几片西瓜,对不少韩国人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标签组:[水果] [甜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0129.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