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021新高考数学内容变化

发表于话题:2021高考变化
发布时间:2021-05-31

随着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开考,我省也正式进入不分文理科的“新高考时代”。往年高考数学科目都是分文理科的,但从此次考试开始将不再分科,考生要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数学考卷新的特点及变化

主要是多选题评分规则的改变,这与2020年高考Ⅰ卷相比多选题由原来部分选对得3分改为选对得2分,减少了考生得分的投机性;不再画“重点”,增大了知识的覆盖面;与高等数学多点衔接,为高等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出现了新型试题,如逻辑推理题、结论开放性试题,进一步明确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性和数学知识积累的必要性;另外还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了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

八省联考新高考适应性数学考试

整份卷子有几个不变:

1.数学问题的表述依然简洁常规;

2.难点还是圆锥曲线+函数+导数;

3.依旧传承“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主干;

几个重要变化:

1.竟然没有送分题,刷题也没用;差生真不好过…

2.多选题题由原来的部分选对得3分调整为2分(广东仍为3分);靠猜也不行了,更加要求全面性,基础性…

3.立体几何无论大题还是小题不按原来套路出题,高考不再划“重点”,“敲黑板”了(高考与中考将取消考试大纲,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教辅上课学校和买几本书上课老师会很难看…

4.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在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了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展示了数学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同时兼顾了试题基础性.,创新性和和综合性…

5.创新点多,亮点多,出现一个开放性填空题

标签组:[高考] [数学] [数学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0202.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