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在海南的最后时光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5月23日上午,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再次向心中最敬爱的“90后”作出承诺,“袁老师您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力争在两年内完成您定下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和杂交水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攻关目标,并将其推广开来。”
  
泪水模糊了李新奇的双眼,曾经在医院里跟袁隆平院士相处的点滴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中。“昨天10时许,我在病床旁向他汇报了杂交稻最新进展,袁老师看着我,眨了眨眼,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最牵挂的依然是杂交稻。”李新奇说。
  
在“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91岁生命里,杂交水稻是他付出心血最多、也最牵挂的大事。为了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袁老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让他23时前休息是大家的默契
  
这两年,袁隆平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他的身体状态愈发欠佳。但是,2020年12月3日,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还是再次出现了袁隆平的身影。

2015年3月22日,袁隆平在三亚亚龙湾隆平高科南繁基地查看新品种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武威 摄

  
“袁老师今年南繁季来三亚的时间比往年早,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在三亚首次进行,他放心不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驻海南试验站副站长张展透露,相关方面已经准备条件更好的住所,但袁隆平下了飞机就直奔科研基地,这里有他心系的稻田和同事,开展工作相对便利;医生希望他入院治疗调理,但他坚持住在基地,边工作、边治疗。
  
袁隆平的房间位于基地二楼,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格局紧凑。屋内设施简朴,一张饭桌、一套沙发、一台电子琴、电视配着电视柜,就是客厅全部的家具,两张世界地图是屋内仅有的装饰。
  
卧室的木头桌上,零星放着多个药瓶。书桌上物品最为丰富,依次摆放着他常用的计算器、台灯、放大镜、老花镜、手电筒、笔筒,多本水稻国际研究资料堆放在桌角处,口袋书“英汉小词典”因经常翻阅,卷起了书角。
  
“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依然管不住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向着水稻的心。”张展介绍,袁隆平一般9时起床后就开始工作,听稻田种植汇报、交流技术攻关、部署攻关方案,甚至还会去试验田看看;晚上除了唱歌等娱乐活动,也忙工作,想办法让他23时前休息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亲自选定海南6个试验示范点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建成的基地院子,袁隆平在此工作生活了53年。从以往在基地各处健步如飞,到如今去往多处需轮椅代步,时光在飞逝,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初心的坚守。
  
让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好种子”要发挥作用。对杂交水稻工作,袁隆平一直亲自管、盯得紧、抓得细。

2015年3月22日,在三亚亚龙湾隆平高科南繁基地,袁隆平与一位工作人员交流。 武威 摄

  
2020年12月20日,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在三亚召开,全国范围内可能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目标的地区,派出相关人员参会。袁隆平坚持带病参会,最终亲自确定了20多个试验点。其中,在海南选择了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崖州区坝头村等6个试验示范点,每个示范片面积30亩到40亩。
  
2021年1月,袁隆平又组织召开杂交稻高产攻关工作会议,会上他详细分析当前的攻关项目,布置2021年全国各地的攻关计划,提出力争实现每公顷亩产新突破。
  
虽然高产攻关“路线图”已绘就,考虑到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袁隆平还是有操不完的心。
  
2020年12月28日,三亚水稻国家公园30亩试验示范点开始播种。随后,其他几个示范点的超级杂交水稻也陆续播种。“在杂交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袁老师都会仔细过问,12月播种后,他会关心秧苗长势,随后他会了解试验田的病虫害情况,水稻抽穗后,他非常关心穗粒大小,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产量。”和袁隆平居住在一栋楼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需要经常回答他各种种植情况方面的问题,“中午12点,晚上8点到9点,经常接到袁老师电话,天气情况有变、栽培管理方法调整……他都会及时考虑到,时刻想着的都是水稻、是产量。”
  
到田里去,这是袁隆平对基地年轻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虽然行动已不便,但在海南最后的125天里,他依然心向稻田。
  
“以往袁老师每天都会下田观察水稻生长情况,今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高频率下田,他就在基地拿起显微镜研究水稻种子,做记录,有时仍然坚持要去田里看看,大家虽然担心,但都了解他的习惯,只能默默做好保障工作。”张展说。
  
袁隆平是位细心的长者,为了让大家宽心,他常幽默地说:“在田野里工作,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不缺钙呢,有利于身体健康。”
  
病榻上仍然坚持听汇报
  
袁隆平的忙碌状态,在2021年3月10日上午,摁下了暂停键。因为意外摔倒,他不得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漫长的治疗时光,牵绊住了袁隆平前往稻田的脚步,却无法管住他那颗关注稻田的心。
  
袁隆平住院治疗期间,李新奇多次被叫到病房里汇报进展。“只要身体情况允许,袁老师就要见基地人员,每个高产攻关项目具体的进展都要及时向他汇报,如果我们做得不好,他还会表示不满。”李新奇说,尽管身处病榻,袁隆平仍想着提高水稻产量,将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更多区域推广。
  
为了不耽误科研人员的田间工作,参与承担看护任务的张展成了“传声筒”。
  
“袁老师在病房里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精神好,他就会细致地布置高产攻关方面生产面积、种子调配、技术指导、产量预测等工作,他边说我边记,过后还要给他反馈,一些细小的数字差错他都能听出来。入院之初,他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听到是高温天气,就会担心水稻长势和成熟情况。”张展说。
  
天道酬勤。2021年5月9日,在今年全国最早测产的点、三亚首次开展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国家水稻公园,专家们选取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打谷,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试验的“超优千号”经受住了去冬今春海南低温寡照带来的不利影响,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比设计预测亩产量900公斤多了100余公斤。也就是说,今年9月到10月,这块试验区的晚造水稻平均亩产只需突破495.17公斤就可实现攻关目标。
  
“4月20日,团队曾对试验区进行数据调查,听到汇报后,他高兴地说‘很好、肯定能突破’。后来获悉测产数据后,袁老师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在第三系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的项目攻关、技术突破、推广示范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李新奇说。
  
2021年4月6日,在多方科学评估后,袁隆平即将启程返湘继续接受治疗。“那一晚,袁老师彻夜未眠,他反复地询问回家的情况、科研的安排,我们能感受到他那急迫的心情,希望能再为杂交稻做些事。”张展说。
  
次日上午10时许,袁隆平搭乘飞机离开了他奋斗了一辈子的科研热土,谁也没曾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远。
  
在袁隆平长期工作生活的基地里,他的题字“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格外醒目。半个世纪的稻田守望,袁隆平刷新了一个个高产纪录,让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留下了184项专利技术,为中国种业发展再添动力。“禾下乘凉、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朴素梦想,由他开启,也必将激励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下去。(本报三亚5月23日电)
  
袁老的海南情缘
  
“海南是我的福地,几十年来,我的许多重要科研都是在海南完成的。”
  
——2013年4月,袁隆平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因为南繁,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连续取得突破,时间至少提前10年。”
  
——2013年4月,袁隆平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海南陆地面积少,它虽不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却是国家宝贵的种子库。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海南的作用就是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
  
——2014年11月,袁隆平在参加第七届海南省科技论坛时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海南是南繁的黄金宝地。一般搞一个品种要八个世代,一年一个世代就需要八年。但在三亚,优越的温光资源,冬季还可以种一季,所以三年就可以完成八个世代。”
  
——2018年4月,袁隆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来源:海南日报
 

标签组:[水稻品种] [农业] [袁隆平] [三农] [水稻] [种植业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65.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