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看待“袁隆平是否被神化”这一话题?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袁隆平,一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教科书人物,对他创造的奇迹已经习以为常。




▲艰难的科研攻坚过程,用再多的文字也无法表述

如今,首批实验水稻终于成熟,在6‰盐度的灌溉水下,研发出亩产超过600公斤的海水稻。

袁老还宣布,在全国六省将开展海水稻的试种攻关,争取能在2020年国内大面积推广。

他希望在三年内,全国能种植一亿亩海水稻,若按每亩盐碱地最低300公斤算,每年可增产粮食3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这本是惠民惠国的好事,但反对声音早有出现,认为海水稻没有效益和优势,而且从盐碱地上种的稻谷,口感会很差。

更有不少舆论觉得,国内不缺粮食,海水稻更像是不计成本的面子工程,好骗补经费。

这些惊为天人的臆想观点,随便一个网站和论坛都能看到,我就不贴出来了。

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选择性忽略了中国适宜开垦的土地面积只有全国的3.7%,也忽略了中国还有15亿亩盐碱地无法开垦的事实。

对海水稻的质疑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许多对袁隆平的诋毁言论从未停歇过,且愈演愈烈。

我翻看过此类观点,来来去去无非以下几点:

1、袁隆平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所培育的杂交水稻,只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

2、杂交水稻除了产量是优势外,口感不行,且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很高;

3、袁隆平不配“杂交水稻之父”的头衔,他一个人鲸吞了所有中国农业科研者的劳动成果。

4、如今袁隆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家的隆平高科,炒作才能让股价上涨。

还有更难听的话我就不罗列了,像欺世盗名、打压后辈、蹭热度等标签等,还有高人总结袁老是一名勤奋的农业技术商人。

现在,我来逐一驳斥所有的牛鬼蛇神言论,还袁老一个清白。



►杂交水稻的意义在哪?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这句话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的,他对此肯定深有体会。当代人普遍能吃饱饭,没有饥饿的概念,根本不知道,粮食储备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

美苏争霸时期,要论国土面积,苏联比美国大一倍,但由于纬度、光照和热量问题,加上片面的重工业化,导致农业的生产效率极低,粮食缺口大。

相反,美国的土地广阔、气势适宜,加上对农业扶持力度大,发展迅速,粮食安全上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苏联只能使用大量外汇向欧美购买粮食,并在粮食问题上多次妥协。一旦欧美对苏联采取贸易封锁,苏联人民就要饿肚子,造成政治动荡。



▲苏联大饥荒时期

有了前车之鉴,中国为避免饥荒,只能努力研发杂交水稻,将提升粮食产量的任务放在首位,优先解决温饱问题。

在没有产量的前提下,先谈好不好吃,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他们嫌弃杂交水稻,却不知道,杂交水稻有上千个品种,无论是东北大米、泰国香米还是在食堂或外卖吃的米,其实都属于杂交米,而全国有将近一半的稻田都是杂交稻。

正因为手握杂交水稻这张王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才能始终保持90%以上,才能在中美贸易战中从容面对,丝毫不受国际粮价的波动影响。

换言之,杂交水稻的意义,是帮国家守住了粮食底线。

如今,中国看似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土地压力愈来愈大,随着人口和非农业用地的增加,只能继续研究生长力更强的水稻,如能在盐碱地存活的海水稻。

只有提高粮食产量,中国才能养活更多人,才能腾出更多耕地,好种植其它作物,才能减少农业的劳力需求,让更多人奔赴城市发展,这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逻辑。

用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的观点来阐明:

“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宝贵时间,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生活。”



►袁隆平是否沽名钓誉?

一些人会刨根问底:袁隆平哪里解决了中国13亿人的温饱问题?都是媒体的鼓吹而已。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70年代后,国内的粮食增产,主要依赖化肥技术的引进,和杂交水稻没什么关系,袁隆平更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首先,粮食增产是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气候,土地和化肥的配合,也需要农业高产种子的优化。否则弄再多的化肥,盐碱地也不可能变成肥沃的黑土地。

如何才算解决中国13亿人的温饱问题?从快饿死到半饱状态,这属于养活;再从半饱到温饱状态,属于解决温饱问题。

不是说没有了杂交水稻,中国人就要饿死,但袁老推广杂交水稻后,确实让更多人摆脱了挨饿。

如果你不信,可去问问长辈,六七十年代是如何靠着树根皮、野草和红薯熬过来的。

袁隆平不是杂交稻的创始人,为什么能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还抢走所有农业科研者的成果?

我们要明白,但凡开创某领域的伟人,通常不是最先发现的第一人,在科学史上有太多的例子。

如狭义相对论提出之前,庞加莱、劳伦兹等人都对相对论的理论做过铺垫和完善,但真正打开相对论大门的,只有爱因斯坦,你也只记得爱因斯坦。

而杂交水稻的概念,是由日本人先提出来,欧美日等国都尝试研发杂交水稻,最后都无法产业化,应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一直到袁老发现雄性不育株,忍着被国内学者嘲笑的压力,率先做出了三系法样本,才成为杂交水稻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人。



国内的科研者才能轻松地站在袁老的理论上研究,仅此一点,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点都不为过。

饮水不忘思源,不能因为袁老培育的杂交水稻,不是当今种植面积最广的品种,就可以质疑他所做的贡献。

国家的强盛非一人所造,为杂交水稻做出的功劳也不止袁隆平团队,还有许多被媒体忽略的水稻专家,如石明松、李必湖、颜龙安等。



▲石明松、李必湖、颜龙安

还有被誉为“海水稻之父”的陈日胜,他带领团队研发水稻的“抗性”,袁隆平团队则主攻“高产”,两个研发方向并不矛盾,更不存在谁抢夺了谁的劳动成果。

如果袁老没有研究海水稻,或许这个领域一直都得不到重视和关注,也难怪会被人误解成,袁老抢夺了他人的劳动成果。

只是在媒体的聚光灯效应下,新闻报道喜欢抓住典型来宣传,忽略了其他水稻专家的光芒。一旦没有媒体或袁老的聚焦,科研资金往往欠缺,令人叹息。

这本非袁老之意,他所做的一切,完全值得“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



►87岁的袁隆平,到底图什么?

如果你有看新闻,会发现耄耋之年的袁老,比语文课本里的照片苍老得多。



他完全可以和别的老头一样安享晚年,和老伴游泳、拉小提琴,或者逛公园遛狗。游但他没有,依旧整体在田里弯腰,琢磨着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5月28日这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的两院大会,却不见袁老身影,原来他正和团队在青岛试种海水稻。

想起袁老曾经说的话: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他劳累了一辈子,却被人说吃饱了撑着......说的也对,袁老的梦想是让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吃饱了撑着”,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一个伟人期盼的和平时代,也是伟人逐渐凋零的时代,我宁愿你跟风盲目地吹捧,也不要沾沾自喜地捕风捉影。

那些为了“被媒体忽略的科研人员”而抱不平的人,为了昭彰自己的清醒和心怀天下,除了装模作样地关注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地贬低袁老,喊几句“天日昭昭、世风日下”。

如果你真想为中国的农业科研做点贡献,就请放下手中的键盘,别在网上骂科研项目劳民伤财,少转发被辟谣多次的伪科学文章,更不要鄙夷农业类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弯腰在田地研究的时候,脊梁比站着的所有人都要直。

对未知领域多一点敬重,对科学少一分指点江山,要感谢一个让你吃饱饭的老人,真的没那么难。

标签组:[农业] [袁隆平] [三农] [水稻] [海水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02.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