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小团队”正名,《五十公里桃花坞》怎么做到的?_实验

发表于话题:五十公里桃花坞
发布时间:2021-06-01

原标题:为“小团队”正名,《五十公里桃花坞》怎么做到的?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中文里有个明明白白的贬义词,叫做“拉帮结伙”。好端端一个大集体,偏偏要三五成群的结成“小团伙”,搞得嘁嘁喳喳、内外有别。

“一个宿舍5个人,小群能拉上6个”,豆瓣小组“机智的宿舍生活”就充分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区隔。似乎在小的部落里,人更能找到自己的安全空间。三人群表情包满天飞,大群哑口无言除了统计人数无人搭理班长。

在大集体中形成小团队是不是都是坏处?1924—1932年,美国科学院全国委员会在霍桑工厂进行了系列实验。

让实验人员诧异的是,当女工们被分成“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这两个小团队后,产量反而持续增长。在访谈实验中,由于工人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加之被提供了发泄负面情绪的机会,士气高涨之下产量再度攀升。

中途加入霍桑实验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形成了著名的人际关系学派。相比管理学理论创新,霍桑实验还给大众留有一份隐秘馈赠——小团队不都是推诿扯皮又拉垮的,适当引导它们才是生产之神。

作为一种综艺版的社交实验,百年后大洋彼岸的腾讯视频新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里竟也出现了霍桑实验的“翻版”。只不过,十五个“实验对象”不是在生产电器,而是在组队建设心中的理想社区。相比流程严格的社会实验,桃花坞显然剥离了实验的控制感,更多的体现成员的个性与兴趣。

宋丹丹、舒淇和周杰要建冥想室,汪苏泷、李雪琴和辣目洋子弄起广播站,彭楚粤和周也启动了烘焙房……说真的,比起看这15个人搞“集体午觉”行为艺术,大家各结团队搞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意思多了、也实在多了。

你是团队的什么“担当”?

《五十公里桃花坞》是腾讯视频新推出的一档群居生活体验类真人秀,每周六晚8点更新,每周日、周一晚8点会员加更。

既然说是“群居”,那人肯定少不了。据说15人就能组成一个小社会,陈陈陈、郭麒麟、赖冠霖、辣目洋子、李雪琴、孟子义、OO(欧欧)、彭楚粤、宋丹丹、苏芒、舒淇、汪苏泷、张翰、周杰、周也便成为“桃花坞”的社会成员。

几乎所有群体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们有着特殊且自成体系的行为规范,这是霍桑实验的核心结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孕育的小团队也是这种“非正式组织”,亦即生活中常见的更有活力的小团队。

从“六号屋六个人”到“东北三兄妹”再到“福禄寿组合”、“开运集团”、“饭团”莫不如是。首期节目的集体大会尽管混乱无序,可成员们还是迅速锁定了和自己同频率的伙伴。

福禄寿组合里的宋丹丹、周杰、舒淇都爱好养生,交流画面就像在看BTV的《养生堂》;饭团组合热衷角色COS,苏芒演妈妈对“俩儿子”嘱咐:“妈妈出去上班啦!”OO(欧欧)一秒入戏:“回来的时候我告诉你二哥欺负我。”郭麒麟无缝接梗:“我要看着老三让他好好学习。”原来《家与儿女》出续集了,这就追起来!

桃花坞展现了大集体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团队虽小但五脏俱全。每个组织都有“人缘型”存在,受到成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具有相当的领导力。

典型代表是开运集团的张翰、饭团的苏芒、六号屋的宋丹丹,福禄寿的周杰。霸总张翰分工协作的本领超强,赖冠霖直接表示吵醒张翰问题都是他自己的,周也和孟子义以张翰为领导“听翰哥的绝对没有错。”

第二类是中间型,有时会分属不同群体拥有多重身份。比如东北三兄妹就是从六号屋分离出来的,是小团队之小团队。汪苏泷、辣目洋子、李雪琴,仨人都是北方那嘎达的,互相影响方言味儿越来越重。餐桌上“你可拉倒吧”,成为他们互相调侃的口头禅,这也是截至目前硬糖君最爱的小团队。

第三类是孤独型,彭楚粤前期一直谨小慎微不敢表现自己,最后通过烘焙和编舞逐渐融入大集体,找到个体的存在价值和归属感。“我其实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希望在这里得到一个自愈。孤独是可以自理的,但它需要一个碰撞。”欢欢的独白挺让人心疼,所以其他成员向他传递善意的瞬间特别温暖。

“人缘型”被大家花团锦簇,但作为小团队的社交中心,必然承载更多压力和责任。中间型作为“自由基”,起到的是粘合各小团队的作用。孤独型虽然要比其他成员花费更多时间融入,但受到成员的关注也较多。看节目乐呵的同时,让人忍不住也思考起自己在团队里的位置。

释放真我,小团队办大事

桃花坞650电台采访张翰时,辣目洋子的活泼恣意,在全体餐桌上肯定无法如在东北三兄妹里那么收放自如。

不难发现,相较于在大团队里的从众心理和社交压力,桃花坞成员们在小团队里的表现明显更加真实有趣。这是因为,小团队更像是释放自我的舞台,不必进行某种“理想化的表演”。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指出社会生活中的“前台”和“后台”概念:人们做出表演的场所称为“前台”,反之则是“后台”。《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小团队作为典型的“后台”,就上演了不计其数的笑料。

孟子义在开运集团作来作去,反而让成员发现她个性里可爱的地方。郭麒麟的总结最绝:“老想跟你耍点小心眼,但是吧老让你看出来。”成员合照的时候,她往中间C位一跳,张翰都没崩住说了句“孟姐,特别好。”作为开运集团团宠,孟姐是一座笑点富矿。

宋丹丹是刀子嘴豆腐心,那种直来直往反而最容易让你卸下包袱和戒备。第1期开会,让成员说出自己的职业最高成就,很“社死”是不是?但其实正是丹丹姐靠拢年轻人的方式。东北三兄妹做饭时,宋丹丹的乱入纯属担心孩子们做砸了。那句“小点火,慢慢炖”不就是全天下老妈的共享唠叨吗?

小团队对个体的尊重,加强了成员间的协作关系,让办事效率得到火速提升。东北三兄妹的650广播站办得风生水起,虽然播出时间很随意(按汪苏泷说法得等他们吃完午饭),但是节目内容贼丰富。天气预报,每日要闻,嘉宾访谈,诗歌朗诵,有村口广播站内味儿了。

福禄寿的冥想室在周杰的领导下迅速取得共识,这边舒淇和宋丹丹还在遐想花开时的安逸,那边周杰已经在和别人商量建材报价等细节了;彭楚粤的烘焙屋在周也的鼓励下迈出第一步,完美主义者彭楚粤觉得烤糊了的披萨不好看,但周也坚信没有任何事是一步到位的。

开运集团在张翰分工下,顺利完成了宣传采风任务。成员在柳树的另一头,喊着翰哥快过来呀的场景,像极了小规模公司的春日团建。

《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小团队群像营造了浓厚的幸福感,只要把人际关系理顺了,建设理想生活还不是计日程功嘛。因为语言隔阂,所以人再多都盖不成通天塔。因为亲密无间,所以小团队也能干大事。

个体的社会化,团队的内整合

梅奥当年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实验小组的产量,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身体不适而下降。因为其他人会加快速度以弥补缺席者造成的损失。她们已经结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的标准和希望的小团队,情感培养已超越同事关系。

个体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是他们不断走向更成熟更好的社会化的过程。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个体与团队的情感联结俯拾皆是。孟子义平时做饭也不多,但看到其他成员不太会的样子就自己主动做起来;OO(欧欧)收敛强势性格,给树织毛衣的闲适与工作时的push是两种画风。

汪苏泷表示:“很喜欢种地,来到这里只字不提。”不管成员们来到桃花坞,是想调整生活方式还是彻底释放真我,都是主动将自己社会化的过程。周杰平时要用小苏打泡蔬菜去农残,但因为条件限制被辣目洋子喂点“农药饭”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霍桑实验的劳动者会为了同伴加快进度,桃花坞的成员也变得和平时有所不同。但人们并不因此而觉得委屈,因为集体的归属感和人际亲密网络带来的东西显然更多。

大型社交不可能没有尴尬时刻。桃花坞“集体午觉”行为艺术遭遇的滑铁卢,就是刚形成的大群体进行统一行动容易失败的例子。有人睡不着,有人觉得晒,还有成员玩起了小游戏。但也正是这些不合拍,让小团队之间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晚上的联欢活动就不一样了,满足了小团队们渴望凝聚的社交需求,因而取得了圆满成功。650唱跳天团带来的《失恋阵线联盟》,让彭楚粤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三加二组队的《只对你有感觉》,孟子义和周也的不在调似乎难以遮掩,但周杰以一句“确定是真唱”替她们化解了尴尬。

猛男组合带来的《鬼迷心窍》,周杰朗诵配合陈陈陈弹唱颇具文艺气质;苏芒和OO(欧欧)的双语报幕整出了高大上的感觉,李雪琴和辣目争着抢着“表白”郭麒麟:“我老早就对你有感觉了!”

围着火盆齐唱《当》,为联欢会画上了完美句号。除了小团队的亲密,笑语之中桃花坞的大团队也成型了。难怪彭楚粤感慨:“第一次发自内心觉得开心了。”

从第一期的混乱无序,走向第二期的渐成章法,《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叙事方法论也浮出水面。即最大程度的鼓励村民自由发挥,以巧妙的社会学框架去解构和厘清他们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情感逻辑。

节目以旁观者的视角,为观众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交定律找到了小切口。第二期剖析小团队的正向价值,就有深入浅出的传播效果。其实,无论是个体走向社会化,还是小团队之间的内整合,都是我们寻求人际关系最大公约数的努力。如何活出真我的同时在小团队里发光发热,是一道永恒的命题,戏里戏外的人都在努力。

标签组:[宋丹丹] [周杰] [桃花坞] [郭麒麟] [张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3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