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式游戏众筹处境尴尬 起死回生靠把握时机重创意

发表于话题:明星社死时有多尴尬
发布时间:2021-06-01

[摘要]相对于国外的风生水起,和大多数“舶来品”一样,国内的游戏众筹目前尚且”水土不服“。

世界上第一个众筹网站ArtistShare诞生于美国,而当下最负盛名的众筹网站Kickstater于2009年在纽约成立。

KickStarter并不是一个游戏众筹网站,自网站成立四年来,上线的8405个项目中,游戏仅有603个,占7%。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获得最多筹款的前二十名中,游戏项目占据九席,接近一半的比例,而这些游戏所获得筹款总额更是达到了总数的33%左右。

Kickstarter 在上线4年后,于今年3月达到了10亿美元总筹资金额的里程碑。而在所有项目中,游戏众筹的贡献最大,占最主要部分。人们总共投资了超过2亿1千5百万美元给游戏相关的项目。其中,有1亿8千9百万筹资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游戏众筹的成功率高,事实上,它仅有35.15%的成功率,名列倒数第四,仅高于科技类(34.79%),出版类(32.29%)和时尚类(29.3%)。

而公认的在Kickstarter上开启了游戏众筹新纪元的项目,是来自大双喜(Double Fine)的游戏项目《破碎时光 (Broken Age)》。这款游戏打破了多项纪录:在仅仅8小时内就获得了100%的筹款——4000万美元。不仅如此,在Kickstarter上众筹的游戏种类繁多,既有硬核玩家钟爱的各种PC和主机游戏,也有最近流行的移动端游戏。

刚上众筹时,游戏名字叫做大双喜冒险,是Kickstarter上最早获得轰动成功的游戏众筹项目。

在Kickstarter之外,还有Indiegogo和Gambitious等众筹网站。前者的特点是不对网站上发布的项目进行审查,并且支持者承诺支付的资金将会直接分配给项目创始人,这样的规则造成的结果就是众筹完成率远低于Kickstarter,仅有9.3%。后者则专注于游戏,来自荷兰的Paul Hanraets受Kicksrater上大双喜的成功案例所鼓舞,在2012年成立了这个网站。

Indiegogo众筹完成率虽低,但也产生了24小时内募集80万美元,超过目标4倍多的Skullgirls DLC新角色开发项目。但是回观国内的游戏众筹,还没有一个案例能够让我们在一片低迷之中看到一个让人产生力量的标识。

国内“起步者”们的尴尬处境

相对于国外的风生水起,和大多数“舶来品”一样,国内的游戏众筹目前尚且”水土不服“。在有着“中国Kickstarter”之称的追梦网上,60031个项目中,只有4个是关于游戏的众筹项目,其中1个失败,2个成功,1个仍在进行中,而构成则是3款PC单机游戏和1款桌游,没有一款移动游戏。

近来,淘宝也推出了自己的众筹平台,但即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淘宝众筹”淘星愿“上也仅有三个游戏相关项目,两个已成功,一个进行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乏有由人气画师夏达的作品《子不语》改编手游的项目。而即使是在这样有噱头又有回报的项目中,他们也仅仅募集到了76000多元。但细心的人可能发现,该项目最低的支持额度为1元,而其他的项目募集最低金额至少是在10元左右。比起实质上的资金支持,这种众筹更像是一种“花钱点赞”的行为。

淘宝众筹平台上仅有的三个游戏众筹项目,《子不语》获得了7万多筹款。

同样,在国内首家专注于游戏动漫领域的众筹网站摩点网上,已上线的11个项目中,不乏《秦时明月》《屌丝男士》等有号召力的IP,除了一个项目成功之外,其他的项目目前都还处于筹资阶段,其中《屌丝男士》的官方手游,上线一月之后,目前还只募集1万多的资金。

对于国内的这种情况,摩点网CEO黄胜利承认,距离国外,中国游戏众筹的确还差得挺远。对此,他谈到了一些大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国外基本的物质基础条件优于中国,人民生活已经离开了关心温饱的状态,开始对精神层面产生更多的追求。

其次,国外的消费观念和中国不太一样,更倾向个性化。以硬件为例,对于那些新鲜个性的、但充满不确定性的硬件产品,哪怕有着很大风险,他们还是愿意进行支持。黄胜利还提到了国外的“慈善思维”,他认为这也是造成国外众筹拥有稳固基础的因素之一,而中国还需要积累。

追梦网合伙人陈卫邦补充,在Kickstarter上游戏板块是筹资金额最大的板块,但是相对于国内市场,国外游戏众筹项目以单机和主机游戏为主,网游占部分,手游很少。这和消费者习惯有关,国外很多游戏需要付费购买正版,游戏内往往没有付费项目,但是玩家愿意花钱购买;而国内单机游戏没有生存空间,用户更习惯于免费下载的道具付费网游。整体上来说,相对于国外,国内的游戏众筹环境处于初级阶段。

被迫“转型”和发挥“中国特色”

除了在支持者的大环境上国内仍与国外有着不可弥补的差距之外,在参与众筹的产品这块,国内也面临着“项目荒”的困扰。

与专注于游戏领域的摩点不同,追梦网拥有更多元化的项目。陈卫邦表示,国内的游戏众筹需要”本土化“,应该要从手游入手。在他看来,国内的手游市场比网游以及单机游戏的环境要好,机会也更多。但是,关键还是要看游戏的品质。如果能够打造一款优秀的游戏自然而然会有人来支持,对于好的游戏,玩家通常还是有着较强的付费意愿。

但国内游戏行业的现状是,很多人并不愿意走上众筹之路,他们更愿意寻找传统的投资方式或者天使投资。有了好的产品或想法,团队第一时间是拜访不同的投资人,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考虑到众筹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这跟国内现在的游戏环境有关,目前国内很多游戏厂商赚一票就走的心态比较重,所以几乎没有人去包装自己的制作人。”黄胜利分析道,由于没有形成个人品牌效应,导致大家出来众筹缺乏相应的名气,玩家不认识你,自然不会有人买单,而团队自己也没有信心。

“另一个重要的就是关于信息披露的问题,大家担心自己的产品曝光后,信息泄露被山寨,大多数CP也不愿提前公布自己游戏的上线时间,老觉得我偷偷摸摸的弄完之后上线一个产品就一定能行。但是现在是一个传媒爆炸的时代,你如果不向大家去告知游戏的内容,你就会被别的人的游戏内容给盖掉了。消费者看不见你,你怎么可能火呢?很多专业小团队缺乏市场意识,就是觉得闷头做,做好了,产品做出来是第一位的,可是万一做出来没人要呢?”黄胜利摊开手,有些痛心疾首,“我们现在很多接触下来很多开发团队他们都觉得为什么要上众筹呢?我做好产品不就行了呀,我的重心是在做产品上。可是如果你做产品的方向不对呢?你如果对市场反应不对呢?那你为什么不来市场试一下?”

中国的游戏众筹已经开始脱离众筹的本意——通过他人的力量和支持来帮助自己实现好的创意——开始扮演一个“宣传出口”和“试验田”的角色。

以摩点网为例,在现状的驱动下,他们将自己定位为游戏的试验田、练兵场。来到平台参与众筹,更多的是能知道一些反馈:大概的市场方向,玩法和美术是不是被市场买单等,基于此,团队也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调整。同时,对于很多产品来说,众筹网站也更像一个宣传出口,就像电影从立项选角到开机再到杀青都要全程曝光一样,游戏在众筹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通过众筹在前期就培养一群忠实的粉丝,哪怕是哪些没有支持你游戏的人,也会为你带来“免费”的口碑效应。

而在IP被热炒价格虚高的当下,众筹还多了另一重身份——IP价值的“验金石”。正如淘宝众筹上《子不语》的花钱点赞一样,众筹的火热程度也可以反应出一个IP的价值几何,如果做成游戏,究竟会有多少人期待?又有多少核心粉丝?

市场是检验意淫的第一标准

正如之前所说,哪怕是在国外,游戏项目众筹的成功率也并不是很高,因为市场是残酷的,如果只是闭门造车,那么即使你的游戏或者想法能让你的整个团队高潮,也不一定被大众所看好。没有人会为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去掏钱,如果走上众筹之路,就意味着你得开始与市场和大众喜好交流。而在欧美,既有那些几个小时就能突破目标筹得几倍资金的成功典范们,也有只拥有寥寥几个支持者而夭折的项目。根据这几年Kickstarter上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特征。

1.与玩家有共鸣

虽然不少成功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灵感激发,但是也有不少是傍了经典大作们的大腿。如果你能找到让你和玩家们产生共鸣的地方,那么你的游戏会比其他项目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关注。最好是一款次世代的经典老作的复刻重制,如果是那种连原本的开发商都已经放弃了的,效果更佳。比如Kickstarter上筹资最多的《Elite: Dangerous》,就是美国宇宙游戏经典系列的最新力作,Elite系列曾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游戏之一。

2.选对“出生地”

在美国,成功的项目与当地传统文化往往有较高的契合度,比如在硅谷,科技和游戏类的项目成功率就会更高,而在好莱坞所在地洛杉矶,那么电影和文艺类的项目成功率就会比其他地方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游戏项目在选择地区时,都会选择加州等地增加胜率。

3.把握时机

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众筹期限,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间也是一门学问。时间太短,可能因为知名度等积累不够而失败,时间太长,又会有久了话题性消散被人遗忘的风险。根据成功的项目来看,目前大多数项目在30-45天之间,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筹资的规模,可以进行选择。

4.“明星”效应

美国人也还是会迷信权威的,因此,如果众筹的团队中拥有一到两名明星队员,会为项目增色不少。而同时,明星成员的品牌效应在社交网络更容易传播,大家更乐于显耀自己的慧眼识英雄,成为大师通往艺术领域的垫脚石。”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效应往往容易让这些团队成为明星项目。

5.做足功课

其实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你是否有噱头,有明星,最关键的还是游戏的质量本身和你的准备是否充分。在Kickstarter上,项目发起人需要公布视频,项目说明和互动更新。而视频和发起人互动更新的频率都是你是否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的证明。人们更容易相信有诚意的团队。但是也要注意一些小陷阱,不要让自己的视频做得太酷炫。之前《Republique》的制作团队就在这里吃了亏,由于视频做得太专业,反而让玩家误会制作团队已经很有钱了,其实不太需要他们的资金支持。

而在国内,以上这些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陈卫邦和黄胜利都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国内众筹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1.至少得是个六七十分的产品

相较于国外,国内众筹更多面临一个信任缺失的问题,投资者认为不会有好的产品,自然就没有支持的动力。而有些看起来不错的产品,最后发现是涉嫌抄袭或者侵权,也是投资者们所担心的结局,因此,保证自己游戏的品质,是国内团队所需要考虑的。

2.解除戒备,增进信任

这一点就类似于上述的明星效应,团队里至少有一个必须是一个行业高手,他要有一定的行业认知度,最好是有行业的极客或者行业的大佬背书。同样是基于信任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很多人会觉得不靠谱。在短时间改变人们的消费观现在还很困难,从先试玩再付钱到先付钱然后再玩,还要冒着可能玩不到的风险,这些都会增进投资者的担忧。而一担心,荷包就捂紧了。

3.从父母亲朋开始

首先要先把自己身边的人动员起来,得到他们的认可。如果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游戏,将很难获取他人的信任。最大的天使投资者,最常见的天使投资者,就是父母与亲朋。要脱离自己创作的小世界,做到让更多的人能欣赏自己的作品,因为在开发者没有名气,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将只能依靠市场来获得玩家的支持。

4.实物回报谨慎选择

现在很多团队都考虑的是实物回报,因为一个令人尴尬的现状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对游戏的不看好,导致玩家不敢接受虚拟的回报,实物回报会显得“更加实在”。但实际上,如果团队人手有限,生产周边或者实物回报会增加团队压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增加产品”天窗“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一个产品有1000个人支持,需要发放一千份实物回报,而筹资者只是一个4、5人的小团队,那么可能在一周之内,这个团队将什么都干不了,只能集体去包周边发快递。

回报的形式有很多种,实物并不是最好的奖励形式。国外有不少团队是将支持者的形象植入到游戏中,就和《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一样,让支持的人可以享受在书里的一种死法。发掘自己团队擅长的地方以及游戏的亮点,才能有利于设计更加俘获玩家的回报。

总结而言,国内的游戏众筹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和大多数理念超前的舶来品一样,它们的首要目标是生存下去,并催生市场,这也意味自己必须进行“本地化”的变异,用来适应当下严苛的环境:缺少好产品;开发者不敢透露自己的创意;游戏玩家没有提前付费习惯;在国外作为众筹主力的单机游戏在国内没有生存空间;而手游产品则数值化流水线化,脱离创意——创意正是游戏众筹的根本之一。

为了跳出这个恶性循环的圈子,部分先行者们开始尝试另外一条道路,虽然看起来这有些背离众筹的本意,像是一个矛盾的产物——现在尝试游戏众筹的公司或者团队,本身却都并不需要筹钱——但这个矛盾的产物,未来也许将是解开矛盾的一把钥匙。

无论是玩家、还是开发者,所有人都热切期待一个真正的、成熟的游戏众筹平台,在游戏产业充满商业味道的当下,去创造一片相对干净的土地。玩家们将能够在其上发现好的内容,有追求有想法的开发者们将被支持提供这些内容。

但一切总得开始,我们需要一些试错和积累,在这些尝试之中,只要能够产生一个具有强大正面力量的案例作为标杆,就已经足够。如果只是观望和犹疑,就将永远不会产生希望。

标签组:[创意产品] [子不语] [众筹网] [kickstarter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39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