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来济路演,张婧仪:无论结局如何,珍惜恋爱的过程

发表于话题: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结局好吗
发布时间:2021-06-01

  路演现场

  由陈国富监制,沙漠执导的爱情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将于5月20日13点14分全国上映,昨日影片来到济南蓝翔技师学院路演,导演沙漠、主演张婧仪来到现场,与看完电影的观众进行了交流。作为全国首批观影的观众,学生们用掌声和眼泪表达了对电影的喜欢,现场互动环节气氛非常热烈。

  · 讲述了年轻人爱情的“甜”与“苦”

  2013年1月,一位网友开始在豆瓣网发帖,直播他的爱情故事:他花了10年的时间努力,结果女朋友嫁给了别人。起初,有人怀疑这是营销号,还有人在调侃和开玩笑。几天后,人们被这个故事打动,等到直播结束,这个帖子已被奉为“神帖”,跟帖多达100多页,还被转载到其他网络平台,总阅读量达到几十万。后来网友和媒体找到了帖主,江苏文艺出版社将他的故事出版成书《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这个故事的影视版权被台湾导演陈国富买下,改编成的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于2019年开拍。

  电影围绕男主角吕钦扬、女主角凌一尧展开,讲述了一对从校园中相识相恋的年轻恋人,又在10年后不得不分开——因为成绩吊车尾,男主角吕钦扬专科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他为了给还在读书的学霸女友一个家,也为了证明自己,他不断地拼命工作、努力创业。他来到海边做围海工程,来到工地做监理,有时干脆化身农民工和包工头。天晴时,他要承受超强紫外线的日晒,天阴时,海风经常达到六七级。有时,他因为坚持原则不收回扣,被其他同事嫌弃“死心眼”,有时他被“猪队友”坑,被卷走首款还要自己垫付资金……

  电影海报

  与很多青春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将更多的笔墨放在青年人爱情的“甜”与“苦”,充分展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踏入社会后,横在年轻恋人面前的阻碍越来越复杂,有时候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是与其三观不一样的长辈,有时是分隔两地,有时事关金钱财富等非常现实的问题。

  为了展示这些困难,影片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打工人”“创业人”的辛苦与不易。例如,当男主在工地上大风大浪几个月以后,帖主曾在帖子里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往二十五六年我一向是文艺小青年,但在海边呆了大半年以后,我怎么也变不回来了。即便我穿着体面的衣裳,做了好的发型,几天后衣裳又皱巴巴,发型也乱糟糟。”影片拍摄了一段男主回城后,去女友家中吃饭的镜头,女方的母亲对憔悴粗糙、行为举止略显轻浮的男主心有不满,“天快下雨了,小吕早回吧”,女方母亲简单的一句话,并没有否定他的辛苦,而是否定了他辛苦的意义。

  “吕钦扬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一些波动,但女主角会用自己坚定的爱去呵护男主。但这段爱情故事用网络上一段话来说就是‘我搬砖就没法抱你,我抱你就没法搬砖’”,导演沙漠表示。

  电影剧照

  · 无论结局如何,珍惜恋爱的过程

  女主演一向是爱情片中重要的亮点和看点,在这部影片中,主创团队选择了新人张婧仪饰演女主角凌一尧。她是北电2017届表演系学生,当年高考时,就被媒体称作“湖南最美艺考生”。张婧仪其实并不是第一眼美女,但细看她的脸,她天生浓眉,下颌较宽,略显幼态中带有一点“男相”的英气和港味,非常适合饰演一个对爱情坚定的角色。

  路演现场,张婧仪也发表了自己对出演这个爱情故事的看法,她认为影片中的矛盾与冲突起源于男性和女性对“爱”的理解不同。男生可能会认为,“爱”是“我想给你最好的生活”,女生可能会认为“爱”是“我想让你在我身边”。

  路演现场

  面对结尾的开放式结局,张婧仪表示,这个结局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更多,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爱情给他们留下的印记更加重要。“我从凌一尧的角度去看,感觉他们最终是在一起了。不论结局如何,希望年轻的恋人们珍惜长跑的过程”。

  观影过程中,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不少观众在现场落泪。互动环节气氛非常热烈,很多学生观众踊跃发言,有一位男生讲述自己曾经的一段感情经历,“我哭了好几次,想起了上一段感情,虽然现在很穷,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更穷,我当时说了会给她幸福和未来”。对此,导演沙漠表示认同,“物质基础是一个男孩老会去想的一件事,如片中的吕钦扬一样,这件事没有做到的话,男生就总会自卑,自卑就会导致种种错误的决定”。他鼓励现场的年轻人,“要勇敢去爱,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路演现场,主演张婧仪、导演沙漠与观众互动

标签组:[影视] [恋爱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824.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