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瘦西湖畔美食聚,这家茶社早点名动淮扬_扬州

发表于话题:杭州西湖茶室
发布时间:2021-06-01

原标题:瘦西湖畔美食聚,这家茶社早点名动淮扬

瘦西湖畔的夏夜异常寂静,隔着真空玻璃和数百年时空,听不到盐商们连夜造高楼或白塔的声音。

双园•宴艳活动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约定,八点半在下榻的扬州迎宾馆8号楼大堂集合。

董克平老师已提前到达,与杨城一味的陶总和潘总在安排当天早茶的一应事宜。

董克平老师与陶总和潘总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神仙不过如此!

清晨香茗美点相邀,边吃边喝边聊;晚上澡堂沐浴,洗涤身体,净化心灵。

这是世俗社会对扬州舒适生活方式的感叹。

今天的扬州虽因盐商没落,早已失去富甲天下的光环,但早茶文化却丝毫未丢,还是扬州美食的代表和生活乐趣的寄托。正如扬州有名的富春茶社的茶联直言:

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 。

富春茶社

扬州吃早茶的店很多,著名的有:富春茶社、冶春茶社、五亭吟春、卢氏古宅、德春、菜根香、花园茶楼、共和春、锦春、毛牌楼、皮包水、蒋家桥、必香居、食为天等。

今天的早茶,还安排在趣园茶社。

扬州趣园茶社有着近200年的悠久历史,自2014年3月由江苏扬城一味餐饮有限公司接手经营,由原本的会所式经营模式成功转型为大众餐饮。

趣园风景

趣园,位于瘦西湖景区东部,长春桥以南,属于瘦西湖四桥烟雨景区。据传,这里当年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六次南巡,曾四次赐诗,并于1762年御书赐名“趣园”。此园主要建筑有锦镜阁、四照轩、金粟庵、涟漪阁、澄碧堂、光启堂、云锦淙等。

丛桂亭

趣园原是盐商黄履暹的私家园林,几经变迁,后为园林局招待贵客之处,现开辟为对外经营的趣园茶社。

锦镜阁

步行来到离8号楼不远的锦镜阁。

进入锦镜阁

锦镜阁是一栋小巧玲珑的江南阁楼式建筑,一楼是前部是客厅;宴设二楼,二楼窗明如镜,360度如画美景相伴。

窗明桌秀

锦镜阁二楼窗明桌秀,一桌茶宴已虚席以待。

锦镜阁里顾盼

园内林木荟蔚

从锦镜阁二楼,凭栏远眺,园内林木荟蔚。有桂树,还有乌桕、合欢、银杏、樱花、红枫等珍贵林木。

河溪蜿蜒

亭台楼阁轩室均度地而筑,

丛桂青竹绿水皆环翠相连。

当日菜谱

当日菜谱:锦绣美味冷碟;淮扬干丝、自制酸奶、美味茄鉴、翡翠鸡粥、五丁包子、枣泥糕、灌汤蒸饺、蟹黄汤包、XO酱油端、鱼子酱糍饭、藕粉圆子、虾籽干拌面、腰花汤。

开席前,桌上已摆好八味锦绣美味冷碟。

油爆虾、蜜制芸豆

八宝辣酱、毛豆菜梗

镇江硝肉、扬州泡姜

高邮双黄蛋、扬州酱菜

这八味冷碟花团锦簇,而最锦绣的莫过于高邮双黄蛋和扬州酱菜。高邮双黄蛋,蛋黄口感沙糯,油香如蟹黄;扬州酱菜,脆弹爽口,清雅解腻。这两个前菜各地来宾吃起来一份不够,又都上了双份,看来美食的共性到哪里都一样。

高邮咸鸭蛋,一蛋双黄,蛋白如璧玉,蛋黄似玛瑙,红白相间,壁合珠连。乾隆年间已是席上珍品,连袁枚也在《随园食单》中记载道: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现代文人中,高邮双黄蛋最大的拥趸无疑是汪曾祺先生,那是他魂牵梦萦思乡之念。

扬州酱菜就更不简单了,浸淫在江南文人琴棋书画诗书印的氛围中,连名字起得都讲究。其中最出名的三和取意松竹梅岁寒三友,又应天时、地利、人和之意,还指酱菜色、香、味皆美;四美借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四美具,二难并。后取意《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后人亦将酱菜的鲜、甜、脆、嫩四大特点比喻为四美。

接着该上扬州面点了,等候之时,董克平老师告诉我们:扬州面点用料宏阔、技艺精湛、出品美艳、味兼南北。所以,如果说“扬州面点甲天下”,山西、广东也许会有不服,但“川菜扬点”之誉,却已是餐饮界历来的共识。

可以说扬州面点之于淮扬菜,犹如魂魄之于躯体。

五丁包子

第一个上来的面点是五丁包子。

扬州包子品种繁多,有生肉包子、笋肉包子、牛肉包子、三丁包子、五丁包子、虾肉包子、蟹黄包子、野鸭包子荠菜包子、青菜包子、干菜包子、雪笋包子、双冬包子、萝卜丝包子、芽菜包子、细沙包子、枣泥包子、水晶包子、芝麻糖包子、五仁包子等。

今天趣园茶社上的是五丁包,五丁为鸡丁、猪肉丁、笋丁、海参丁、虾仁丁。五丁馅鲜香脆爽,包子发面蓬松软暄,麦香四溢。

趣园茶社的五丁包子:味达江海,香兼湖山。

枣泥糕

接着上的是枣泥糕,枣泥糕实际是枣泥山药糕,除了糯米粉、玉米粉外,枣泥糕浅色的部分主要是山药泥。据说,枣泥糕的原形是扬州人家里常见的白糯米甜食,经过趣园的师傅改良升级,成了现在这种养生甜点。

枣泥糕老少咸宜、造型典雅、甜糯可口,是扬州对静好岁月的犒赏。

灌汤蒸饺

再接下来是灌汤蒸饺。

汤汁浓酽,肉馅鲜嫩,饺皮紧致。

调猪肉馅料时,要加清水,清水和猪肉的比例为1:8;馅料调好后,还要加入猪皮冻,馅料和猪皮冻的比例为2:1,这样可以让肉馅鲜嫩,蒸饺里汤汁浓郁。

这是美食大V食尚小米,在央视二套《回家吃饭》趣园茶社专辑里,公布的灌汤蒸饺的制作工艺和配方。

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的登场,无论在何时何地,因其艳丽丰盈,雍容大度,都会是宴席上点心的皇后。

蟹黄汤包在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皮薄如纸,吃法奇特,用料讲究。每年8月至次年3月都是品尝蟹黄汤包的最佳时节。

以就餐体验来说,蟹黄汤包格外丰富——若用筷子小心提溜起来,便让汤包瞬时变成了一个“小灯笼”,透过光,甚至能看到汤水在里面摇晃!

汤包灯笼

汤包里八成以上的是汤水,剩下的才是蟹黄蟹肉。把吸管插进包子中,待热气散发少许,再小口小口地吸取汤汁,肉皮冻的胶质使得汤汁黏稠粘嘴、肉香浓郁绕颊。余下的部分皮薄馅软,可以蘸点香醋、就点姜丝,一大口,麦面、肉馅和蟹味之鲜四溢,幸福感满满。

XO酱油端与鱼子酱糍饭

XO酱油端,集市上的萝卜丝油端子,是面糊拌上萝卜丝,油炸后很厚实,咬开后萝卜味被面糊冲淡;

趣园茶社的XO酱油端,改良做法,外皮酥脆,酥皮部分薄如纸,萝卜丝依然具有脆感。迂回于酥嫩间,齿颊留香。

鱼子酱糍饭团,糍饭包油条,软脆对比加上爆浆的口感,对口腔的刺激,岂止冰火两重天!

藕粉圆子

藕粉圆子,圆润澄明,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呈荔枝色。藕粉圆子的汤汁是改进,汤色是从火龙果处得来的樱桃红,将藕粉圆子衬托得分外妖娆。

以藕粉和桃、杏、枣、瓜子等五仁为原料的馅心,吃起来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细嚼余香纷至沓来。

虾籽干拌面与腰花汤

完美的早茶,岂能无面,没有面的人生是不完满的;有面岂能无汤,没有汤的面,犹如无水之舟、无果之花。

趣园茶社的虾籽酱油醇鲜,或可兼济天下;腰花汤俊朗,定能独善其身。

趣园茶社以这款带腰花汤的虾籽酱油拌面,结束当日的早茶宴,堪称完满。

作者:识食物者姬图米

图片:识食物者姬图米

标签组:[美食] [小吃] [烹饪技巧] [海鲜] [早茶] [瘦西湖] [枣泥糕] [扬州天下花园] [蟹黄汤包] [包子] [腰花汤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922.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赏析

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译文新婚卧室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去堂前拜见公婆。装扮好后轻声询问夫君: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赏析这是一首...

2025-04-23

唐代朱庆馀《宫中词》文学赏析

宫中词唐代: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韵译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

2025-04-23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诗歌赏析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赏析...

2025-04-23

《吕氏春秋·似顺论》别类赏析

【原文】知不知,上矣①。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②。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③。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④,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

2025-04-23

八贤王的历史原型

宋朝的历史上没有八贤王这个人,八贤王在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事迹,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记录。八贤王这个角色,应该是文艺创作者根据民间的轶事传闻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角色,用来满足人们对于忠诚、正义和惩奸除恶...

2025-04-23

《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赏析

【原文】先王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

2025-04-23

白居易《后宫词》诗歌鉴赏

后宫词唐代: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译文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

2025-04-23

《吕氏春秋·似顺论》有度赏析

【原文】贤主有度而听,故不过。有度而以听,则不可欺矣,不可惶矣,不可恐矣,不可喜矣。凡人之知,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则人之易欺矣,可惶矣,可恐矣,可喜矣,知之不审也。客有问季子曰:“尧奚以知...

2025-04-23

《吕氏春秋·似顺论》处方赏析

【原文】凡为治必先定分①:君臣、父子、夫妇。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当位②,则下不逾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矣③。金木异任,水火殊事④,阴阳不同,其为民利一也。故异所以安同也,同所以危异也。同异...

2025-04-23

《吕氏春秋·似顺论》慎小赏析

【原文】上尊下卑。卑则不得以小观上。尊则恣,恣则轻小物,轻小物则上无道知下,下无道知上。上下不相知,则上非下,下怨上矣。人臣之情,不能为所怨;人主之情,不能爱所非。此上下大相失道也。故贤主谨小物以论好...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