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偷偷告诉你1999年被贬下凡的神仙有哪些

发表于话题:1999年神仙事件
发布时间:2021-06-01

  偷偷告诉你1999年被贬下凡的神仙有哪些类型和区别

  天界中投胎到人间的弟子分为神和仙下凡两种类型?究竟有哪些区别?什么叫神仙下凡:民间传说这些人都是神仙下凡。天生万物、皆有所用,散仙们就应该散落在各地为黎明百姓指点人生、趋吉避凶、化解灾难。而主宰天地大政方针的是神的责任,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是管理各级秩序的公务员,他们行使着权力,仙们至多是对神的世界能够施加影响罢了。在天界,玉皇管神,王母管仙。玉皇统领各级神灵,行使天界所赋予的权力;王母管理各级仙灵们的秩序,铨优汰劣。每年一度的蟠桃会就是为了奖励各方各界的大仙们,不懂规矩的孙悟空硬闯蟠桃会,遭到了惩罚。他的弼马温官职虽小,且未入流,但也属公务员系列,所以下界的马匹没有不怕他的。因为他属于神,也就不在王母的邀请之列。

  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自在。散仙们事实上都在神的管辖之内,只要你不出格、不越界,神对仙的行为一般是不会干预的。但是如果出格越界,神是要管的仙都有自大和攀高枝的特性,一是自认为法力无边,抱怨一身的本事没处使,满腹经纶没处用;二是爱和天界的神搭关系,自称与天界的领导不是亲戚就是朋友神与仙的区别在于:神相当于人间的各级干部,负责掌管隐态秩序,协调显态秩序。

  神大多由人修成,它的成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有的根基加上累世累劫修行;

  二是由铨选而来,领导们评定;

  三是靠自己争取,打拼出来;

  四是靠推举,生前为某一方做出贡献,恩泽某地的人物,身后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得到香火供奉;

  五是靠引进,引进外来的具有先进思想的、能带来社会进步、使黎明百姓受益的神灵。

  世界上有神仙的十大证据:神仙存在真假证据揭秘

  因此,一部神仙的系谱,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同时也在裁冗汰劣,逐次否定。否定那些过时了的、不能解决百姓问题的、不再推动社会前进的神灵。正是因为神仙的系谱是不断增减变化的,神位既可以升任,也可以降职,更可以解聘;仙籍可以获得、也可能丢失,隐态世界才充满了竞争。仙虽自在,但存在风险,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神虽辛苦,但名正言顺,顺序提拔,前途有望。因此大多数的仙们还是希望跻身于神的行列,它们先转生为人,再由人修成神。

  那些大仙们为何要出马征战?为何要积功德、争香火?为了进入神的行列而在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大仙,它们本意都是在帮人、助人、渡人,为人化灾解难。但由于大仙源自动物灵体,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能力,不能正确的助人,会被人的贪欲误导而违反天规,因此真正害人的不是大仙,而是人!那些立堂领仙的人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为了一己私利去害人,或为了酬金帮助客户设局害人,最终会毁了自身修行,也毁了跟随修行的大仙。大仙仍未出欲界,很容易被欲望牵引,这就需要有人来指点,避免大仙因一点点的成功、一点点的业绩而停留在掌声鲜花和笑声中,停留在钱堆里,那就会成为沉舟,待千帆竞过,则悔之晚矣!

  神与仙的最大不同是在投生人道以后,与人的生命体结合的相对牢固,且具有较高的能量。他们是担负管理显隐两态的使者,很少会发生附体想象,他们也可以通灵,但通灵的方式是运用超自然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各种神通,也有的是以超人的智慧引领时代。但因前生源自神的世界,自然也会有性格上的缺陷,好在神投生为人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接受指点而修正缺点。而往往为神指点迷津的却是那些通灵的大小地仙们,地仙指点天神,土地公给孙大圣领道,高层领导要走访基层找思路。这就是上下呼应,神与仙共生共存、互为依托的关系。历史上那些由星宿下凡而成就伟业的帝王将相们,有哪位没在发迹之初得到地仙们的指点?可指点归指点,权力还在神的手中,只有神才有任免权力,才可以为仙家批文封号。

  因此出马立堂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要有神权的法师立堂封号才灵验,大仙们才能合法的施展才能;或者是在立堂的同时供奉观音菩萨、三清四御也可以,大仙只有以佛菩萨或神来依托才有合法的地位、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

  天道投胎群体的总体特征是

  天道孩子一般投生到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或者自带财富,出生后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改善;二是早慧,少儿时期聪明伶俐,无师自通,往往会出惊人之语;幼儿园时聪慧,但在上小学期间,数学和外语功课较差,中学阶段物理功课也不好;女孩在12岁以后,男孩在14岁以后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大幅下滑,呈现人格分裂或抑郁症状;大学期间,在大一、大二之间容易出现性格障碍;能够读到大学毕业的,不适应社会生活,孤僻、偏执,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缺少工作的能力。失去生活信心,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是天道孩子共有的特征,在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有不同的印记(胎记)。

  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可以知道你是神仙转世还是分灵转世了。在这里,我还是要重复的说一次,前世并不重要,今生才是你应该珍惜的。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是神、不是仙、不是佛,更不是妖魔鬼怪,我们就是人,所以要做一个好人,也要做好一个人。命也好,运也好,没有自身的努力,什么都不会成就的!

标签组:[文化] [大仙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2048.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