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快速入门奇门遁甲,最基础原理

发表于话题:自学奇门遁甲入门教程
发布时间:2021-05-08

过很多人,读了很多关于玄学的书,背了无数多的符号,但奇门遁甲分析起来,还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看书,网上查阅资料,记笔记,整理笔记,背符号,拿身边的朋友当小白鼠练手,越练越懵,越练越复杂。在我学习这两年以来,我总结了很多很多资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发给你我整理的资料,也可以点赞关注,我会定期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笔记,收藏就ok了。


很多人都认为,学习奇门遁甲,首先得背符号,但是又有多少人背完了符号还是不会分析的?没有百分之百也得有百分之九十吧,今天我就把我整理的奇门遁甲根本的原理,归总到一起,把你们以前学习到的一个一个的点,帮助你们归整到一条线,然后再到一个面,再到整合一个立方几何体。只有全方位365度了解了,你的奇门遁甲才算是基本合格。


基本原理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知交的典范,以致后来世人赞美朋友之间所具有的深情厚谊时都以“管鲍之交”来称誉。管鲍之交之所以被人们看得如此之高,除了他们二人交情莫逆,还有着另外一份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两人之间的相知相得。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而鲍叔牙的家境比较好。他们合伙做生意,其实管仲根本没有钱用来做本钱,本钱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在获利之后,两人在分配收益的时候,管仲却很不客气地一点儿也不少拿,甚至拿回去的钱比鲍叔牙还多呢。这样,鲍叔牙手下的伙计看不过去了,就对自己的主人讲:“你这个朋友管仲也太不像话了,本钱一分都不拿,分利的时候却比谁都拿得都多,这么贪婪的人,你怎么还这么看重他呢?”鲍叔牙很平和地对伙计解释说:“这不能怪他贪心啊,管仲家里穷,比我们都更需要用钱,我们应该理解他。”


后来,鲍叔牙和管仲都参加了军队,在作战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因此,讥讽的话就传到了鲍叔牙的耳朵里,人们都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就又耐心地向人们解释:“管仲并不像你们所想的那样坏,他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如果他死了,他的母亲谁来供养呢?他这是心存孝念,才会如此的啊。


由于管仲和鲍叔牙两人的才华都很出众,不久之后,他们都得到了重用,但是两人所侍奉的主人却不是一个,鲍叔牙在公子小白的手下任职,而管仲则在公子纠的堂下谋事。当时统治齐国的襄公,是一个昏愦又残暴的君主,这使得齐国的政治局面异常地黑暗和混乱,为了躲避祸害,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出奔到鲁国和莒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争夺君位,纷纷赶回。管仲派兵截住了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待公子小白的队伍赶过来的时候,他拈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只听得公子小白大叫一声,仰面栽倒。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自己没有了竞争对手,也就放慢了行进的速度。然而,他没有料想到的是,管仲所射中的只是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使计骗过了管仲,假装被射杀,以起到迷惑和麻痹对方的作用,自己则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奔回齐国。结果,管仲和公子纠都中了计,待他们慢悠悠地赶回齐国的时候,公子小白已经登上君位,迎接他的不是国君的宝座,而是齐国军队冷森森的兵器。无奈之下,公子纠只得带队返回鲁国。但是鲁国因为惧怕齐国发兵征讨,所以也不便再继续收留他。鲍叔牙在写给鲁国国君的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齐君不忍杀之,请鲁国自行处理,至于公子纠的两位老师—召忽和管仲,则请交回齐国。”于是,鲁国杀掉了公子纠,而召忽自杀,管仲则被押送回齐国。


公子小白心怀一箭之仇,恨不得立即将管仲碎尸万段,但是鲍叔牙阻止了他。鲍叔牙对公子小白说:“臣跟随了君上,这是令臣深感幸运的事情。现在君上成为了一国之君,更是可喜可贺。在臣看来,您是一位具有高谋远略的有为之君,如果您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鲍叔牙等人就足够了;可如若您想称霸天下则非藉管仲之力不可。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您切不可失去他。请您务必三思。”小白依从了鲍叔牙的请求接见了管仲,在对谈之中,他发现鲍叔牙所言不虚,管仲实乃不世之才,于是,国之大政,一任管仲。管仲亦不负所望,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齐国政治修明,经济繁荣,军备强大,国威远扬,而公子小白也因此得以九合诸侯,一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史上称之为齐桓公。


对于管仲的为人,人们向来是颇有微词的,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管仲为人贪婪,又有临阵退缩的话柄,而鲍叔牙对此都向人们做了诚恳的解释。管仲贪婪,这是缺点,但是因为自己家里穷,因而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时候多拿一些利润似乎也无可厚非,反而显得自己为人率直,这又成了优点了。而管仲在战场上不勇猛杀敌,反倒躲躲藏藏的,唯恐伤了自己,这是怯懦的表现,可在鲍叔牙看来,管仲这样做却是因为他心中还惦念着奉养自己的老母亲,这就又成了孝义的体现了。所以说啊,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着相对性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优点和缺点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实,管仲还有一点极为人诟病之处。中国古代有着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观念,你既然侍奉了一个主人,就应当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决不可怀有二心,哪怕遭遇了不测,主人败亡,自己也不能改事新的主人,而应当以死殉之。管仲本来并不是齐桓公手下的人,他的主人是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与管仲同事公子纠的召忽舍命殉主,可管仲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没有以死相殉,其后还侍奉了旧主的仇人。人们据此来评论管仲,说他不忠不仁,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等人也持有这种疑问。然而孔子是怎样回答他的学生的呢?孔子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依靠的并不是兵车之力,他依靠的是管仲的力量啊。在这样诸侯混战、兵戈四起的局势下,能够令各个诸侯和平地集会,并且相谈以欢,这其中难道没有体现出管仲的仁德吗?”孔子又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得天下大治,人民至今仍承受着他的恩惠啊。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今天还都处于一副未开化的野蛮状态呢。管仲哪像召忽之类的人,持鄙陋的匹夫之见,为了一个忠义的虚名就随随便便地去自杀,使得自己的绝世才华因此而埋没无闻呢?”这表明,在孔子看来,管仲所谓的不思行为,恰恰体现出他敏过人的优长之处,管仲是一个不拘小德而彰扬大义的人。


以上故事希望大家对于阴阳两面有所了解,凡是阳干都是积极的,乱的,躁动不安的,干脆的,直的。阴干是消极的,被动的,不情愿的,柔和的,曲折的,所以说解读像意并不是很难,只要了解了他的特性,解读起来就容易很多。


不论是天干,八门,九星,等都有阴阳属性的界限,就好像男人和女人的区分一样,即使这个女的长的十分凶悍,是个母老虎,但她也有女性的特征,本质属性没有改变,所以说,解读奇门遁甲符号的像意,用奇门分析,还是用阴阳及五行上来解读。


持续分享奇门遁甲和读书心得,喜欢和同频伙伴一起成长!

私聊我免费领取:我收集的奇门遁甲学习笔记

PS:在离开之前,留下你的赞,看到你们的认可,糖果会十分开心哦。笔芯~~

标签组:[历史] [奇门遁甲] [中国历史] [周朝] [军师] [春秋战国] [管仲] [鲍叔牙] [齐国] [公子小白] [齐桓公] [齐国君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326.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