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客观评价宋慧乔的气质和长相?

发表于话题:全智贤离婚
发布时间:2021-06-03

双宋离婚了,网络上满都是他们的通稿。

结婚不到两年,网友还沉浸在他们的婚礼情景中,这边说离婚就离了!

小小也收到热心网友的诸多询问:

宋慧乔离婚了!宋慧乔38岁还像个小女孩是怎么做到的?

我也想整成宋慧乔那种感觉,但是不知道具体整哪,什么技术能办到?

是这样的宋慧乔吗?

△艳丽的

△知性的

△清纯的

每一个她都精致玲珑,哪种扮相都有细腻饱和的养分供养,整张脸的形、色、感,都处于相互咬合并相互抵消的一显一隐中。

女人们追求的极致状态在宋慧乔身上体现的毫无瑕疵,五官可以效仿,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从何下手?

网友问题一出来,我深沉的思考了一下。

得出结论,宋慧乔给人的感觉应该从两个形容词进入:轻盈、薄透。

说起来四个字很简单,但接下来我要用很多字填坑~

轻盈
轻盈是种性质,一种很天然细软,和物距、量感有关,在这里我用它形容宋慧乔的头脸。

其实宋慧乔的原生长相并不轻盈,有点钝,还有点重,看起来很憨:

△谁能预料小杨幂的骨头会生长的如此彪悍?

而且小朋友都很好看,但不代表一辈子都是小朋友的样貌。

大部分人眼睛在童年时期是巅峰,成年后都无法超越幼年时期眼睛的大小。

这是因为五官之间是有制动关系的。

幼年小脸小五官必然会反衬眼睛,成年后眼睛变小,其实只是脸和别的五官长大了而已。

△幼儿和成年人骨骼区别

其实讲宋慧乔,质疑声还是很多的,因为她的变化和我们平时熟悉的整容程度差的太多,一些特别细微的变化,某些角度的对比几乎都没说服力,这也正是我想写她的原因。

冷静的整容态度,理性的审美,克制的手法,神乎其技的现代便利,宋慧乔是操纵这些工具的好棋手。

△先从高中毕业照说起

那个时候的宋慧乔肉多,立体度模糊,眼睛上有点肿,鼻梁有点塌,鼻头发散、显得平,像亚洲特别常见的女老师形象,不突出也不玲珑。

下面详细说下轮廓五官。

瘦了以后脖子和脸分界线明显,轮廓分明,人显得精神,立体度也上升,本来就是小脸的底子,精致度也就出来了:


有人有身上瘦脸上肉多的情况。
先试下溶脂针,再试下仪器溶脂,这些都是无创的,创伤也小,可逆空间大。

吸脂一定要慎重,遇到个技术不稳定的医生,脸上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比肉多糟糕多了,而且不靠谱的吸脂医生还很多:

原生宋慧乔的钝在轮廓上是肉多,显得脸平,肉厚,臃肿。

五官上的钝体现在眼睛、鼻梁和嘴巴上。

先看下眼睛的变化:


从肿眼泡到小内双到小平扇形,眼角从尖到圆,下眼睑从上扬到下至出弧度,眼睛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优化。
这张明显一点:

你问我实锤,没有。

都说是神乎其技了,就是让人看不出破绽。

我只找到这张图,稍微有些非天然,但也不是大刀阔斧的痕迹:

在眼睛整形中,技术比审美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审美上限,你的眼睛有多长,眼裂有多宽,限制了你异想天开把双眼皮开多少毫米的想法。

关于要什么形状,开多少毫米,是有黄金比的,这点在面诊的时候,医生会演示设计,我觉得这时候不要排斥医生,医生也不是按照双眼皮尺寸收费,开的大小没利害关系,意见比较中肯。

再三强调下,不是双眼皮开的越宽,眼睛就越大!

宋慧乔的原生鼻子,鼻翼稍厚,山根平,鼻梁骨宽,鼻头欠鼓也不够挺,这几个特质放一起,笑的时候鼻子上容易显得平铺一片,钝感强烈。

鼻子在面中的作用是拔高面中部最高点,让面部走向有集中向前探的趋势。如果不够挺翘,面中部模糊,钝的感觉占的比重很大。

△鼻子钝和锐的大概感觉

宋慧乔的鼻子从山根到鼻骨到鼻头和鼻翼,都在不改变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细致的做了减法,钝的感觉保留1分,避免突兀的尖锐,鼻子被削的圆润娇俏

从混沌到雕琢:


波澜不惊下暗潮涌动:

各个角度下都没有丝毫生硬:

某些光影角度下,我可以说叹为观止吗?


我服了……
鼻子是个锥体,正、侧、斜都有不同的面,不同的光线下,鼻子的不同受光面构成的线条和角度都不同,鼻子的灵动就是这些不同的面组成的。


宋慧乔的嘴巴让大家乱成一团,喜欢的要命喜欢,不喜欢的使劲diss。
的确这两片香肠嘴在巴掌脸、细眼睛、不那么翘的鼻子之间得到中和和弱化,确实要费点心思。

我们常见的大嘴巴美女都是中和的很好的。

舒淇:

安妮·海瑟薇:

憨厚土气的坏女孩,精巧别致的魅惑女人,美的层次不一样了。

再看下嘴唇更厚的葛荟婕

宽鼻翼圆鼻头搭配厚嘴唇,窄鼻子翘鼻头搭配厚嘴唇,哪个钝?哪个土?

夸张和高级也都有所显现:


明明说嘴唇,绕了一圈又回到鼻子的功劳上来了。
没错,整形改善后五官跟着变化最多的部位就是鼻子
五官一枝花,全靠鼻当家,调停各部门的关系,融会贯通肯定少不了它。

当然,去掉鼻子的钝气,嘴唇跟着沾光是直观事实,但是鼻子的宽窄和眼距和眉距也都是有微妙关系的,这些也都要考虑,所谓格局,就是从大局观细节的嘛。

额头的填充也说下。

宋慧乔的原生额头窄、凹、平,而调整过的额头,正面看饱满,侧面看保留了凹凸起伏:

之前写过,额头不是一整块圆弧状鸡蛋壳扣在脑门上,额头上有额结节突起,有眉骨的衔接,有颞线的转折。
额头的美感在饱满没错,但是在清晰的轮廓下的饱满,是骨骼的饱满,不是脂肪的饱满。

那么多妹子不明白就算了,医生也不用心,大把的明星也看不出门道,真替她们捉急。

张静初顶着个蛋壳脑门出现在戏中,还顶着它去了金像奖颁奖现场。

天啊,填充的什么,难道没有吸收期的吗?

薄透
宋慧乔的薄透来自皮肉,肉少了显得羸弱苦情,肉多了臃肿蠢笨。

宋慧乔的肉长的刚刚好,苹果肌坚实紧贴在颧骨上,脸颊上的肉又逐渐的弱下来薄薄的包住下下半张脸:

哇,看起来好美味~


皮肤紧实和清透是元气感实打实的硬性条件,也是童颜不老的关键。
如果排斥整形或者已经调整完美的妹子,我建议把在皮肤上下点大功夫。

日常护理要勤快,定期护理要跟上,医美手段的介入绝对有必要。

皮肤斑点瑕疵,毛孔粗大和细纹,日常护理肯定不能满足,定期护理是大扫除,医美是升级机能。

医美仪器这里不多说了,下次单开一篇介绍,这里只讲皮肤的重要性。

皮肤的色泽和质地直接影响人的气质,直观的给人说不出的笼统定义。

皮肤颜色越浅,人看起来就越脱俗,越仙:
粉白的皮肤——初夏含羞少女
青白的皮肤——淡漠的富家女
发黄的皮肤——操劳的烟火气皮肤质地也一样,直观反映现状:
0毛孔皮肤细致——超然高雅
大毛孔皮肤粗糙——油腻市井
皮肤松弛下垂——哀怨愤世

△人的薄透感在皮肤上的对比体现

把牙齿美白,眉毛颜色变浅,发型常带空气感,服装多用浅透的颜色搭配,避免胸腹的厚重,穿显腿长的高腰裙,掩盖160的身高……

给大家一个温婉的乔妹:


以上说到宋慧乔的招数,都是在围绕轻盈、薄透展开。
轻盈和薄透是两种近似度很高的感觉,从头脸到气质,形、色、感相互作用。

像设计师的调色思路,调性定下来,核心气质就营造出来了,只要围绕着调性延展细节,偏差就不会太大,整体感不容易被破坏。

乔妹的轻盈薄透差不多是这两种颜色氛围:

从配色中找属于自己的调性,大家可以试下,头脸、五官、皮肤、肤质都能整体参考,想象力展开的大点,基本万变不离其宗。

标签组:[韩娱] [宋慧乔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455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