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世界奇闻异事之男子辞职养3亿只蟑螂!然后发财了!

发表于话题: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1

蟑螂,是一种依靠卵生方式繁殖的昆虫。很多人都非常讨厌蟑螂,因为它是一种偷吃人类食物的偷吃虫,十分恶心,殊不知山东济南的一位名叫李延荣的男子却毅然投入养蟑螂的行列,现在就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男子辞职养3亿只蟑螂的事情吧!

许多人都害怕蟑螂,形状不仅十分巨大还非常恶心。它具有非常迅速的繁殖能力,可以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就迅速生下许多细小的小蟑螂,攀爬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处处充满它的足迹,尽管家里喷洒许多杀虫剂,也很难把它清理掉。

但是,山东省的一位叫李延荣的成年男子却做了一个让人非常诧异的决定——辞职养3亿只蟑螂。这个决定是源于生活中的一部卡通电视剧而产生的灵感,当然,起初决定养蟑螂时,家里的人都非常不喜欢,觉得蟑螂就是一种害虫,让人头疼。

可是李延荣这个男人怎么会放弃自己坚持的事呢?他毅然从工作岗位上辞工,开始到处找适合养殖蟑螂的养殖房,终于,他找到了一个300平方米的车间来养殖蟑螂,从此就开始了他的蟑螂养殖之路,该男子辞职养3亿只蟑螂也成为老少皆谈的趣话。

原来李延荣辞职养3亿只蟑螂的灵感源于一句经典台词“蟑螂是上帝创造的最完美的生物。”他先是用蟑螂做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验,发现蟑螂在解决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本领,不仅可以把食物吃掉,还能处理掉许多人们已经不能吃的生活废弃垃圾。

找到养殖场所的李延荣开始养起了蟑螂,起初投放蟑螂的规模不大,也看不出多大的效果,但是后来经过几个月的喂养时间,各地的废弃餐厨垃圾被蟑螂都迅速消化,也因此繁衍生息,现今已经发展到了3亿只超大规模的蟑螂。

他每天都会把整个城市废弃的餐厨垃圾运到养殖车间里,尽管食物已经恶心到散发着浓浓的臭味,但是投入到蟑螂的世界里,不到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被蟑螂解决得十分干净,并且也给城市的垃圾污染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

可是那么多蟑螂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3亿蟑螂啊,如果一味按照蟑螂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世界岂不是得乱套了!

善于思考的李延荣发现,蟑螂蛋白质丰富,而我国蛋白饲料稀缺,若把它烘干磨粉,制成动物饲料,市场前景可期。

  将养殖的蟑螂送至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验,报告显示:美洲大蠊虫粉中含有71.2%的蛋白质,远高于进口鱼粉,其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未检出,霉菌数量低于国家标准的500倍,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优质饲料。

培育间里,工作人员定期更换卵鞘温床,这里光卵鞘就有1700多盆,总重约2吨。

  而后的养鸡试验,更加坚定了他的理念:喂普通饲料,不加抗生素的一组鸡易患鸡瘟,半年病死一半;而同等条件下掺入5%蟑螂粉的鸡从未染病,生长速度快,肉质韧性好,骨头格外硬。“我查阅了资料,蟑螂粉含有天然抗菌肽,具有免疫、复合功能,肉鸡饲料中掺入2%蟑螂粉,可替代抗生素药物。”

养殖间自然死亡的蟑螂是优质的昆虫蛋白饲料,成为家禽竞相争抢的美食。

  同样令李延荣欣喜的是,送去权威机构检验的“蟑螂鸡”肉中,未检出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脂肪含量低于兔肉,富含高蛋白,硒含量是散养鸡的1.8倍,营养价值丰富。

  如今,李延荣和他的团队在工厂化封闭式车间里养着3亿只蟑螂,每天处理着章丘四分之一(约15吨)的餐厨垃圾。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申报了42项国家专利,已获批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

章丘环卫的餐厨垃圾车每天将大量的剩菜剩饭送至此地,通过蟑螂进行无害化处理。


李延荣的科研团队在进行蟑螂生物链产品无菌实验,探索发现“小强”的更多奥秘。


李延荣将蟑螂奉若至宝,对其习性了如指掌。


 爱动脑子的李延荣用波纹瓦养殖蟑螂,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

  2017年8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久林领衔的专家组,认定李延荣利用蟑螂处理餐厨垃圾的技术,遵循自然界食物链规律,创造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的新模式。副产品美洲大蠊虫体、干粉及卵鞘可作为昆虫蛋白饲料,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和循环利用。项目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前景广阔。

  “蟑螂属于四害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蟑螂可以产生如此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甚至会在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引发一场革命。我们在章丘新建了90亩地的自动化养殖间,7月份投产后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辐射周边地区。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我们发现蟑螂价值的第一步,我们已经成立了研发公司,下一步还要在农业、医疗等方面探索它更大的价值,‘小强’也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各位亲!点个赞吧!

标签组:[社会万象] [畜牧业] [昆虫] [蟑螂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