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021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持续增长

发表于话题:全国高考报名人
发布时间:2021-06-03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980多万人,加上社会考生,2021年的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会出现大的跌落。所以,即使2003年是37来人口出生率最低的一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也不会跌至最低,虽然北京会跌到低谷。但高考报名人数肯定会比2020年略低。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持续增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持续增长

1、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会不会再次突破1000万

2021年,是新高考逐步渗透的一年,全国共有三种科目选考的模式,6个地区实施的是3+3科目选考(浙江科目选考是7选三,算作3+3),还有8个地区是3+1+2。其他17个地区依然是传统的文理分科。也就是说,2021年高考录取期间,高校不断在三种不同科目选考模式中切换。

2020年,14个已经进入新高考的省市考生总数有400多万。2021年,这14个地区的高考总人数大约有多少人?其他17个地区高考考生总数又是多少?这牵涉到一个核心的数据,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会不会再次突破1000万。

中国高考报名人数2007年、2008年、2009年持续超过了1000万,之后逐步跌落。十年后的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次突破了1000万,2020年再次增长,达到了1071万人。

2、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持续增长吗?

通过分析过北京高考报名人数状况,2021年跌至历史最低点,只有4万多人。也就是说,2021年是北京适龄高考考生最少的一年。从2022年开始,北京高考人数开始上升。要知道2021年高考考生,大多数是非典那一年出生的。

北京2003年出生人口减少,和非典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那么,全国的人口出生是不是和北京一样?当时北京是非典的中心,或多或少会对全国各地人口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非空穴来风。

通过数据分析,从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当年全国出生人口是1715人,一直放开二胎政策的2016年,37年时间长度,2003年出生人口是最低的一年,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是1594万人。

3、人口出生数,和高考报名人数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2018年和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超千万和2007至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是有区别的,以前高考考生基本以净考生为主,现在高考报名人数包括社会考生,其中大量是复读生,不乏新高考地区有考生家长报名参考,加大考生基数,为孩子提升选考科目等级增加机率。

前几期文章提及,每年高考复读生大约占8%左右,也就是说,现在高考报名人数有很大的水分,不是以人口出生的净人数来统计的。

但同时要分析,全国各地普通高中的入学率是处于增长状态,意味着高考考生也会随之增加。

则测算出一个数据,即18年前出生人口和当年高考人数的比率是62%。如2002年出生人口1641万,适龄高考报名人数是1017万人,加上社会考生,和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大致相当。

2021高考有多惨

2021年高考有多惨?

由于2020年的特殊性,会对2021年高考造成影响的方面主要有以下3点:

1、复读人数增加,高考竞争激烈

由于2020年疫情的原因,虽然高考因此延期,但在疫情期间,不少学校选择以网课的形式继续教学,从心理压力和教学质量上,对2020届考生产生了影响。

由此可见,相较于平淡无奇的其它年份,疫情得到控制后的第一年将会可预见的增加,因为受到影响发挥失常而复读的考生,竞争将会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加而更激烈。

2、复读生将受限,教学资源不同

2020年上半年,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对于招收复读生、举办复读班进行限制,其中部分地区甚至要求公办高中、普通高中严禁招收复读生。

虽然可以预见到2021届复读生将会因疫情增加,但由于这些规定的出台,部分地区的复读生将不能享受以往的教学资源,仅能进入私立高中。

3、高考改革,应届复读各有优势

众所周知,2021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都将迎来高考改革,根据北京、湖北的相关官方回复表示,政策上对复读考生没有限制,高考改革对复读考生没有影响。

实质上,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全新的考察模式对于复读生是陌生的,但他们却需要更短的熟悉时间。不过也有类似浙江地区保留成绩的政策,复读生相对应届生更有利。

2020年复读生赚大了?

据教育部报道,2020年高考人数为1071万,四川等地区更是突破历史新高,迎来了世上人数最多的一届考生。

毫无疑问,在此背景下高考复读考生也将会不少。由于2020年全国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限制招收复读生、举办复读班的规定,因此2020届复读生也被认为是最幸运的复读生。

此外,由于保留七选三等复读生(往届生)相关政策的存在,原本就比应届生要有更长学习时间的复读生,在部分实行相关政策的地区会更有优势,增加了“赚大了”的影响。

高考全新改革,将实现“八省联考”形式

高考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不同,重要性是一样的。教育改革的步伐在稳步进行之中,中高考都会迎来新一轮的变革,这将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高考将要推行全新的模式,考生要面临不一样的变革,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

高考面临全新变革,考生要多加了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虽然高考经历了网课和考试延期,不过招录工作也圆满结束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新一年的高考即将迎来全新的变革,多项新政策会随之实施。

高考的变革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考的科目有所变化,二是高考的录取方式发生转变。面对新的考试模式,考生需要改变思维,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选择增多,更加利于日后的发展。

新高考实行“3+3”模式。其中除了语数外三科主课之外,其他三科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模式之下,考生会有大约二十多种组合。招考录取的分数需要重新整合之后,统计成为总分,考生要多加了解才好。

教育部出题的“八省联考”已经确定,考生要多加注意

仔细复习,为考试做准备

高考时间临近,考生应该放松警惕,要按照复习的计划稳步进行。到了最后这一阶段,不管高考模式如何转变,只有认真的复习,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最终考试科目要依靠复习的成果来决定。

高考复习不能盲目进行,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考生要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重视查漏补缺,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科目的选择影响着专业的选择,因此考生要仔细复习,才能选出最为适合的科目。

科目选择很重要,要了解自身优势

高考会根据考生的排名而综合评定,选择科目显得格外重要。不单只考虑自己擅长的学科,还要斟酌最终总成绩的高低。分文理科,考生不能有其他选择,然而新高考模式需要慎重选择科目。除主科外,其他要依据优势决定。

多地采取赋分制计算总分,总分排名更加公平

高考采取新模式,物理和历史需要进行“二选一”,由于大学报考的专业中,大多以物理成绩为主要考量。因此考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最好多加考虑,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

重视主科,对成绩的影响深远

改革之前,考试的模式以文理划分科目,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理科生则会忽视语文和英语的成绩。事实上主科的成绩会影响总分的变化。考生要重视主科复习,语数外成绩稳定,才会有余力提高其他学科。

三门课程之中,语文属于最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总成绩的影响力重大。主科是必考科目,题目的难度没有了差别,同等条件下不能只选择纯文科或是纯理科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到综合排名。除非成绩拔尖,不然很难脱颖而出。

新高考的其他重大变化,考生也要多加了解

采取赋分制,考试更公平

每门的学科考试难度会有所不同,采取赋分制计算,属于比较公平的考试制度。这样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文理划分,考生要综合考量,选择适合的科目,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最终考取理想中的大学。

考试科目中,除了三门主科之外,最主要就是物理和历史的选择。大多数考生会认为物理的难度会更大,分文理时明显会不占有优势。但采取赋分制后,选择物理会比较好,这样大大地会提升总分的排名,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1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持续增长相关文章:

★ 2021年新高考人数各省排名

★ 2021年新高考录取分数线

★ 2021年浙江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 2021全国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

★ 2021年高考各省份录取批次

★ 2020高考会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降低

★ 2021最新高考政策解读2021年

★ 2020年高考招生有哪些变化?

★ 2021年新高考政策解读

★ 2021全国高考新规政策3+1+2解析

标签组:[高考] [高考人数] [浙江新高考] [复读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027.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